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肯尼迪 | 上頁 下頁 |
九二 |
|
他還思考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並且很欽佩英國史學家A·J·P·泰勒的著作。肯尼迪說:「希特勒以為他能奪取波蘭,英國不會作戰(或者)……在波蘭戰敗後,不會繼續戰鬥。」他又說,後來在朝鮮,北朝鮮人「顯然……沒有想到我們會參戰,而……當我們打到北部時……我們也沒有想到中國人會介入」。因此,在柏林危機時他對全國說: 在我的一生中,我國和歐洲三次捲入了大戰,每一次雙方 對對方的意圖都作了嚴重錯誤的判斷,從而帶來了巨大的災 難。現在,到了熱核時代,任何一方對於另一方意圖的錯誤判 斷,都可能在幾小時內造成比人類歷史上全部戰爭所造成的 更為嚴重的破壞。 批評他的人指責這種講法是奉行「不求勝利」的政策。然而,肯尼迪認為,象「無條件投降」和「沒有代替勝利的結局」之類的傳統口號不再有任何意義了。他說:「在核時代,徹底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他甚至認為,冷戰就其傳統的意義來說,也不可能「獲勝」。他並不希望在冷戰中戰敗。他只希望加以抑制,讓它持續地進行下去,使之有可能讓自由和真理的持久力量自然地、和平地取得成功,並防止冷戰吞噬掉我們所有的精力,從而損害到其他利益。他說:「用不上打一場核戰爭,我們想……讓當今仍為共產黨國家所控制的地區感染上托馬斯·傑斐遜稱之為『自由病』的那種疾病。」 他認為同共產黨國家進行的意識形態鬥爭,或者經濟、科學和政治方面的競爭,在短期內不會結束。他說,這種競爭不會導致我們美國人民在自己的傳統薰陶下期待的那種馳名於世的「勝利」,充其量也不過導致一個漫長而又緩慢地「脫離共產主義,走向國家獨立和自由」的演變過程……但是假如自由和共產主義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上爭取人們的忠誠的話,「那末我將懷著日益增長的信心展望未來。」 §他對共產主義和共處的態度 如果那些指責他推行「不求勝利」政策的人說的是,他沒有決心把抱著共產主義思想意識的人從地球上趕走,那末這種指責是正確的。他謀求制止蘇聯政權向外的擴張,而不是制止它內部的哲學思想和發展。他認為,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共產黨人的侵略和顛覆,而不是共產主義本身。1961年他寫信給赫魯曉夫說:「貴國政府信奉的哲學是貴國自己的事,但貴國政府在世界上的所作所為則是全世界的事。」 在他的任期中,沒有什麼事改變他關於共產主義具有殘酷無情的野心的觀點。這些野心是他決心要反對的。但是僅僅不同的思想意識並不構成危害我們共同的生物利益的理由。赫魯曉夫在第一封私人信件中把世界比作挪亞方舟,因為「純潔者」和「不潔者」都要方舟漂浮不沉,不管一個人把自己列入哪一類。肯尼迪回答說,他很喜歡這個比喻,不管美蘇兩國的思想有何不同,它們的合作對防止爆發另一次毀滅一切的戰爭是必需的。在每一次危機——在柏林、東南亞和古巴——的高峰或結束時,他都力求同赫魯曉夫接觸,以便回到協商的道路上去,並防止暴力和猜疑再度滋長。 從就職之日起,肯尼迪就不把共產黨人稱為「我們的敵人」,而稱為「那些使自己成為我們的對手的人」。他說,西奧多·羅斯福的名言:「說話溫和但手執大棒」,是「我們大家奉行的一條很好的準則」。「我產的言論只需要表達信念,不需要帶來戰爭」,1963年在達拉斯準備發表的那篇演說稿中他這樣寫道,「如果我們強大,我們的實力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言論。如果我們軟弱,我們的言論也毫無幫助。」 1963年,他在美利堅大學的演說——由古巴導彈危機中所顯示出的實力作為後盾——向共產主義制度伸出了橄欖枝。他說: 我們認為共產主義非常令人嫌惡,因為它否定了個人的 自由和尊嚴。但我們仍舊可以為俄國人民所取得的許多成就 向他們歡呼祝賀……即使一個國家的政府或社會制度極其 邪惡,也不應就此認為它的人民缺乏美德……世界和平…… 並不要求每個人都愛他的鄰居……只不過要求他們在相互容 忍的情況下共同生存,使他們之間的爭端得到公正與和平的 解決。 1961年,他對《消息報》編輯的講話更為大膽: 如果各種觀點都有機會公平地表達之後,有哪一國的人 民通過自由選舉決定實行共產主義制度,那末美國將會接受 這種局面。我們所反對的……是一個小小的好戰集團採用顛 覆手段強制實行一種制度……如果蘇聯僅僅尋求……維護 它自己的國家安全,並允許其他國家按照各自的意願生存 ……那我相信,當今引起種種緊張局勢的那些問題就會迎刃 而解了。 就西方的防禦和外交能夠影響共產黨國家政策的演變而言,他希望要防止共產黨國家政策的支配力量出現在北京而不是出現在莫斯科,要防止這種政策由斯大林的追隨者而不是由赫魯曉夫的追隨者去制訂,要防止這種政策謀求向外擴張而不是向內擴張。他知道,莫斯科同北京一樣,也相信共產主義將在世界範圍獲勝,而且可以預料,赫魯曉夫同斯大林一樣,也會利用一切正當與不正當的手段去實現這種野心。但他希望美國和盟國的力量和政策到時候能說服莫斯科和赫魯曉夫懂得:安全地或廉價地通向主宰世界的道路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渠道都為進行真誠的談判而敞開,引起蘇聯擔心的任何真正的理由都可以和平地消除,而取得和解的現實、有效的步驟——這能使莫斯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國內——會增進雙方的利益和安全。 §和平的工具 肯尼迪在一次講話中指出,在他的辦公室的地毯圖案中編織的總統印信上,大鷹面對著和平的橄欖枝。在天花板上那個較舊的印信圖案中,大鷹面對著戰爭的箭。下一章將敘述肯尼迪如何加強這些箭。但是,正如前幾頁所明確闡述的,他的目標是和平,他致力於裁軍、聯合國、外層空間的探索以及援助不很幸運的國家的人民,使這個國家的橄欖枝變得有所加強。 一、裁軍 肯尼迪在競選中曾抱怨說,政府中從事裁軍工作的人員連一百名也沒有,而且又分散在各機構中,因此他後來新設立了美國軍備控制和裁軍署——世界上第一個這種全面的、專門的研究和計劃機構。這個機構經一個共和黨人約翰·麥克洛伊籌備了一個時期後,于1961年成立起來,由另一個共和黨人威廉·福斯特擔任署長。它闖過了國會的反對——以及為這機構名稱的一些愚蠢的爭論——體現了為提出具體裁軍建議所需要的科學、法律、軍事和外交等各種人才的大結合。雖然該機構的工作並不十分成功,而且,同已採取的裁軍措施沒有多大關係,它對迫切的小問題(如防止突然襲擊的聯合措施)和長遠的大問題(如所有軍備生產停止時所必需作出的經濟調整)都進行了有益的研究。一位宗教領袖向總統抱怨說,該機構領導人中的一個有威望的企業家始終沒有專門從事過和平運動的工作。但總統指出,即使是老資格的和平信徒也不會改變五角大樓和國會的反對態度。他還說:「你相信贖罪,是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