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基辛格 | 上頁 下頁


  1938年8月20日,基辛格一家坐船到了英國,在親戚那兒作短暫停留後便去了美國。離開德國時他們只允許帶上一些零花錢,家中大量藏書被迫留下。

  不到三個月,納粹暴徒搗毀了他們的猶太教堂和大部分猶太人的機構。隨即基辛格的伯伯、姑姑、嬸嬸等13位親戚先後喪生在納粹集中營裡。他們中有人曾認為希特勒不會持久,以致坐以待斃。

  第二章 廣闊天地

  1.華盛頓高地

  他的第一個念頭是穿過街道——經過多年毆打和嘲弄後的一個自然反應。他獨自一人在曼哈頓西部第185號街道行走,正朝一個賣冰淇淋小攤走去,突然他瞥見一群男孩——陌生的非猶太人朝他這邊過來。在菲爾特,這番相遇至少遭致一場羞辱,他開始跨下人行道,就在這時,他想起了他在美國。

  本世紀初,俯瞰哈得遜河的華盛頓高地住滿了波蘭和俄國猶太人。

  這些人發了財後搬到郊區去住了,留下一連串的猶太教堂和熟食店來接待新的猶太移民潮。當從希特勒那兒逃出來的難民抵達華盛頓高地時,這個地區被戲稱為第四帝國。

  50歲的路易斯·基辛格很難適應新的語言環境下的生活。他很有英語功底,可能正因為此,他害怕犯語法錯誤,為自己濃重的口音難堪。

  因此,他惜言如金,比他那些教育程度差得多、忌諱也少得多的朋友說得要少。

  這裡不需要教師,經濟大蕭條使找工作也變得十分困難。他的岳父在他們到達美國時就死去了,基辛格一家從他那兒得到了一筆小小的遺產。但這點錢很快就用光了。路易斯幹了兩年的臨時工後,才在一個德國朋友開的工廠混到一個低薪的圖書保管員位置。

  支撐家庭的重擔落在比他年輕14歲的葆拉肩上。她好交際、頭腦敏捷、能言善道、並且很快就學會用英語交談,她替人在酒宴、婚宴幫廚,後來又獨立替人操辦晚會。

  從菲爾特的恐怖氣氛中解脫出來的海因茨·基辛格就像逃出樊籠的囚徒,一頭紮進他的新生活。在朋友中間,他第一個發現他以前未見過的棒球。他很快弄懂了棒球是怎麼回事,甚至怎樣去體育館觀看,門票多少錢他都瞭解得一清二楚。

  但當他和朋友們一塊去參加駕駛考試時,他失敗了。他又試了兩次,還是不及格。別人都輕鬆地通過了這種考試。

  到美國一個月後,他進了喬治·華盛頓中學。這所學校是這個城市的公立學校系統的驕傲,學校有這個城市最好的教師,並且提供最好的教育。

  一開始,他被認為是有外語障礙的學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第一學期他英語得了70分,第二學期一躍為90分。從此他幾乎每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他是德國難民學生中最成熟、最嚴肅認真的一個」,他的數學老師安妮·辛德白說,「我覺得那些學生比我們的學生要嚴肅認真得多。」一位基辛格班上的德國難民回憶道:「我們當然很認真。不認真學習又能做什麼呢?除了學習好,爭取進市立大學,我們沒有其他辦法溶於美國社會。現在,孩子們取笑學習用功的人,過去我們都很用功。」說著,他帶著一絲微笑補充道:「特別是亨利(海因茨·基辛格)。」海因茨·基辛格不再那麼虔誠地禱告,他母親感到他去猶太教堂作禮拜主要是為了做給他父親看。

  在陌生國土上度過少年時期的基辛格仍舊落落寡合、不善交際。他因為頭腦成熟受到年輕移民的尊敬,但他跟他們保持著心理距離。「當我們最初來到這裡時,亨利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難調整出恰當的心態,尤其是當我們的父親沒有工作時。」他的弟弟瓦爾特說。

  他特別怕上舞蹈課。在獎品數目幾乎跟學生數目一樣多的舞蹈課上,基辛格從未獲過獎。

  舞蹈班上有個黑髮姑娘,是從紐倫堡逃出來的難民。在離開德國之前,她家是個很成功的制鞋商。她長得楚楚動人但不太熱情奔放,像基辛格一樣深沉而清高。

  文學和音樂是這位叫安妮·弗萊歇爾的姑娘的特殊愛好。除此之外,她還具備做賢妻良母的所有素質:她和姐姐自己做衣服穿,她喜歡給鄰家看孩子,照料偏癱的父親。她很快就跟亨利約會了。

  基辛格父母對這對年輕人的來往表示歡迎,因為這樣能使他們的兒子不那麼孤僻。

  雖然基辛格的英語帶有濃厚的巴伐利亞口音,但他比他的朋友更想跟美國人同化,更野心勃勃,更想在美國取得成功。其他人悠哉遊哉地呆在親戚關係密切的猶太社會裡,即便生意做得成功,也不願脫離移民的生活方式。

  但這不是基辛格。他熱切希望溶入社會,變成地道的美國人。

  「我同化得快,也許是因為我16歲就開始工作了,這使我更加獨立。」他自己解釋道。

  基辛格從喬治·華盛頓中學畢業之後,毫不費力地進了紐約市立大學。這所學校專為紐約的天才學生提供免費高等教育的機會。基辛格是這所大學的全優生,儘管他白天仍然要到制刷廠上班。當時,他的奮鬥目標並不高,只想畢業後繼承父親的專業——做一名會計。

  可他一直在尋求更高、更遠的發展機會,軍隊為這種想逃避拘謹生活的青年提供了最好的出路,1943年2月,19歲的基辛格應徵入伍。

  2.軍隊生活

  在一個髒乎乎的訓練營裡,亨利·基辛格獲得了美國公民權。這不過是軍隊為仍舊是移民身份的士兵補辦的例行手續,沒有什麼儀式。他被人推來搡去——打預防針、數脈搏、立正。

  但對基辛格來說,公民權是他掙來的榮譽。為美國而戰就是為祖國、為家鄉而戰,他已不再是外人。

  軍隊給像基辛格這一類的人提供了許多新機會,這裡有來自美國各個角落的人,如果說美國是個熔化鍋,「軍隊使熔化鍋裡的東西熔化得更快」——基辛格在軍隊的戰友和在政府的同事赫爾穆特·索南費爾特說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