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茲華斯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華茲華斯之所以認為嬰幼兒時期是人的天堂,是人一生中最幸福、輝煌的時期,原因在於人從上帝那裡來,人出生前與上帝溝通,所以,嬰幼兒還依附有上帝的靈光,因此「天堂只在我們嬰提時代降臨」。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身上上帝的靈性越來越喪失,世俗生活使靈光消褪,因為人開始受世俗的奴役,所以「牢獄之戶開始垂下簾幕」。到了青年時代,人踏上自己追求世俗功名的旅途,所以離上帝、離仙境愈來愈遠,但由於青年時期很靠近幼年時期,所以,「仍把自然崇拜、頌揚」。華茲華斯認為上帝的靈魂也普遍存在于自然之中,人的靈魂還能與自然的靈魂感應、溝通。而到了成年,離幼年愈遠,離自然也愈遠,所以成年人眼前黯淡,靈光消逝在日常生活中。 詩人以一個6歲的小孩為例。母親的吻,父親慈愛目光的籠罩,使小孩幸福無比。詩人認為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模仿人生,受世俗的奴役: 這位小演員 將「生命」與她帶來的隨役 排滿千變萬化的人生舞臺。 因此,這孩子才是「最好的哲人」,「盲人中的明眼人」,有「不朽籠罩」,有著「天生自由的光輝」。 然而,歲月會使他對自己的這種「福分」盲目開仗。 成人花畢生精力找尋,最後迷失在昏黑之中。 詩人同時認為成人的世界也非一片黯淡,成年的活力來自「人的天性還能回憶」,這樣,童年的光源將永不消失。儘管誰也不能令綠草茵茵的時光倒流,不能令花卉繽紛的歲月回轉,但昔日的記憶與我同在,因此,幼年的光亮將照耀我們一生。此外,沒有了童年的成人,還可在大自然中汲取力量,因為自然同樣為上帝所造,此中也有神靈,所以成人還能憑藉自然,從中汲取活力。 如果說《丁登寺》主要寫自然,《永生頌》主要寫童年,那麼《序曲》的內容則既包括童年又包括自然,還進一步擴展到整個人生與整個社會。 華茲華斯的《序曲》始作於1798年去德國旅居,1805年完稿。但詩人一直未將它付梓,在以後幾十年的歲月中,詩人不斷修改,直至1850年死後,《序曲》才與世人見面。1850年的《序曲》 已與1805年的初稿有了很大的差異。大多數人都認為初稿勝於定稿。1850年發表時沒有題目,「序曲」是華茲華斯的遺孀加上去的。全詩規模宏大,14卷,8500行,敘述詩人從繈褓始至青年時代的1798年這一人生階段的心靈旅程。各卷的名稱如下:卷一:兒時及學校;卷二:學校(續);卷三: 劍橋;卷四:暑假;卷五:書籍;卷六:劍橋及阿爾卑斯山;卷七:倫敦;卷八:追思——由對自然的愛及至對人類的愛;卷九:法國;卷十:法國(續);卷十一:法國(續);卷十二:想像及其他;卷十三:想像及其他(續);卷十四:結語。 《序曲》前幾卷是自傳體的,後幾卷為抽象的議論。 卷一、卷二寫詩人在湖區的生活,突出詩人與自然的神交。卷三寫詩人在劍橋對城市生活的感受,離開湖區,心卻更神往家鄉的自然風光;第四卷寫從劍橋回泰森太太家度過的暑假。前四卷是一個主題,即: 詩人在自然的陶冶下心靈的成長。後面部分寫人生中的其他方面。卷五寫書籍對詩人心靈的影響,詩人認為書能補充自然的教訓。卷六寫劍橋,卷七寫倫敦,詳述詩人對城市生活的感受與不適。卷八重述、回顧21年來的生活,寫自己的情感從愛自然轉至愛鄉下平民。卷九、卷十、卷十一,詩人敘述他被革命喚醒的希望,以及這種希望的破滅,革命激情的消褪。卷十三,詩人從傾心革命的立場轉而面向上帝。他在此表示,這部長詩著力於肯定上帝、想像力與精神仁慈之愛。這與華茲華斯早年是個泛神論者,後來信仰上帝的這一轉變有關。可見長詩並沒有嚴謹的框架,也沒有統一的主題。但是長詩始終是圍繞詩人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感受來寫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從中看到詩人各個時期思想的轉變,從中能觀察到絕然不同面貌的華茲華斯。我們能看到他理想破滅、回歸田園後,接受上帝的仁慈之愛,感受天恩的那份寧靜,也能看到華茲華斯在法國期間的壯懷激烈。在第十一卷中,有表現詩人歡呼革命的著名段落: 啊,希望和歡樂的行動! 強大的盟軍站在我們一邊, 而我們因有愛而堅強, 幸福啊,活在那個黎明之中, 年青人更是如進天堂! 長詩的第九卷表現了詩人對法國革命的頌揚,對現實的批判與對未來的憧憬: 但是我更痛恨 絕對專制,一人的意志 變成了眾人的法律,還有一批人 享有不公正的特權,站在 君主與人民之間,只為君主效勞, 對人民則驕橫無比。 一切排斥性的規定永遠廢止, 浮華的典禮、淫佚的制度、殘酷的權力, 無論誰建立的,獨夫或是寡頭, 一律取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