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盛頓 | 上頁 下頁


  在寒風中,二人利用身邊帶著的唯一的一把斧子砍樹伐木,幹了整整一天,終於在日落之前製成了木筏。兩人乘著木筏在激流中上下顛簸,費了好大工夫才到達河中心。突然洶湧的流水把木筏沖出好幾米遠,華盛頓不幸掉進了十英尺深的冰水之中,他在水中拚命掙扎,幸而「抓住木排上的木頭才僥倖脫險」。雖然他們竭盡全力,但「仍無法使木排到達河岸」。他們只好棄筏登上河中小島,燃起篝火,在刺骨的寒風中過夜。天色微亮時,他們發現河面封凍,華盛頓高興得喊叫起來,兩人踩著冰到達彼岸1754年的元旦,華盛頓開始翻越藍嶺,7日終於到達威爾斯溪,11日華盛頓在貝爾沃待了一天,16日他急忙趕到威廉斯堡把法方的回信交給總督。

  兩個半月的艱難行程最後結束。

  丁威迪在總督府接到法方的信件時,望著身材高大而神情疲乏的華盛頓,內心激動不已。他要求這位出色的使者專門撰寫一份書面報告提交委員會。華盛頓根據自己的日記寫了一份7000字左右的「旅途報告」。後來此報告書以《俄亥俄日誌》之名正式出版,書中還附了華盛頓畫的路線圖。總督特地把華盛頓的地圖手稿呈送給倫敦的上級機關。華盛頓因此在弗吉尼亞聲譽鵲起。

  華盛頓在整個出使期間表現得謹慎精明,果斷堅定,富於獻身精神。他在同反復無常的野蠻人和狡猾的白人打交道的時候,表現得異常機智而鎮定。他以軍人的眼光,對這個地區的制高點和可以防守的地點以及同軍事活動有關的一切細節,都觀察得細緻入微。

  他在嚴冬季節長途跋涉,不顧雨雪交加,經常露宿野外,時時有遭受背信棄義的敵人襲擊之虞,可是他卻安之若素,不以為苦——這一切都不僅使省督,而且使一般公眾認識到,他雖然十分年輕,卻是一個十分適於擔當軍政重任的人物。可以說,這次出使的歷險生活猶如一所社會大學,使他學到不少人生的真諦、社會的真理,為他一生的命運奠定了基礎。從那時起,他就成為弗吉尼亞初升的朝陽。

  在富有英國傳統的弗吉尼亞成長起來的華盛頓,于英法爭奪北美殖地民的矛盾、爭鬥、角逐中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和軍事生涯,隨著這對矛盾的激化,命運之神把華盛頓推上了硝煙滾滾的戰場。

  弗吉尼亞總督于威迪讀了華盛頓冒險帶回的法方復函,勃然大怒,在他看來,訴諸武力已被提上議事日程。為此,總督把預定4月18日召開的弗吉尼亞議會提前到2月14日,火速討論有關問題。在會上,丁威迪強調了形勢的嚴重性,希望議會能同意籌劃弗吉尼亞軍費的決定。在他的心目中,英王的君權和省督的尊嚴是極其崇高的。但是,在市民院中,這種觀念卻受到日益覺醒的獨立精神的嚴重反抗。在弗吉尼亞,人們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鄉村莊園,他們的意志就是法律。這些人都是富於獨立精神和勤於思考的,有些市民院議員甚至對英王擁有這片有爭議的土地大膽地表示懷疑。最後市民院勉強通過了撥款1萬英鎊的決議,但是市民院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對這筆數目不大的撥款的用途進行監督。丁威迪因此而大發雷霆之怒,他以激烈的口吻抱怨市民院深深感染了共和國的思想方式,想要侵犯英王的君權。

  有了撥款,丁威迪總督就把募兵人數增加到300名,分成六個連。有關當局請華盛頓擔任整支部隊的指揮官,但華盛頓婉言謝絕,說他還年輕,沒有經驗,這副擔子太重了。後來,由喬舒亞·弗賴上校擔任了指揮官,華盛頓任副手,領中校銜。

  對於兵士和軍官的徵募,都是極其困難的。最終於4月2日,華盛頓從亞曆山德裡亞出發,前往俄亥俄河岔口的新碉堡。華盛頓決心為國王和國家效忠盡職。但在歡欣之餘,華盛頓的心中也出現了一片陰雲。

  總督曾答應他可按中校軍銜每天領得15先令的薪俸,而現在只同意給12先令6便士。同英國正規軍同樣軍階的軍官相比,每月要少15英磅的收入,想到這裡,他心中不平。這也許是華盛頓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殖民地人民遭受歧視的苦味,認識到世上竟還有這類不平之事!這種不平好像一粒小小的種子埋進了華盛頓的心田。

  但是當華盛頓帶著120人的隊伍奔赴前線時,迫切的求功之心驅散了華盛頓心中的陰雲。他騎在馬上,眺望前方,心潮起伏。經過十天左右的艱難行軍,華盛頓的隊伍到達溫切斯特。在那裡他繼續募兵和徵集馬車。但是馬車的徵集困難重重,華盛頓心煩意亂,焦急萬分。因為他必須以最快速度把兵力帶到威爾斯溪,然後進入俄亥俄河叉地區(即華盛頓建議修築堡壘的地區),才能搶在法軍之前到達目的地。但是,當時唯一可行的運輸工具就是四輪馬車,有車才會有速度,誰的速度快誰就能取勝。

  最後,華盛頓只弄到十輛老馬破車。因此,在通過陡峭險峻的隘口時,這些馬匹都拉不動車輛,只好由士兵用肩膀推著車輪前進。一天,華盛頓越過卡卡普河到達愛德華茲的時候,得到一位上尉送來的情報:800名法軍正向特倫特所在地逼近,英軍據點隨時會遭到他們的進攻。華盛頓束手無策,只得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不久,又傳來尚未完工的英堡已被法軍佔領的消息。華盛頓不顧一切率領軍隊終於到達了威爾斯溪。然而駐守在那裡的特倫斯上尉竟沒有為他徵集到一匹馬。華盛頓準備從威爾斯溪到河叉地區的急行軍計劃因缺乏運輸工具而無法實現。

  4月22日,駐守河叉地區的一名英國少尉匆匆趕來報告:法國人已經控制了俄亥俄河叉地區。華盛頓在同法軍的行軍競賽中落後了,失敗了。這實質上是由於他對向農民徵集馬車的效果和時間缺乏必要的瞭解所致的。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剛涉足軍事的華盛頓並沒有在失利的環境中退卻。相反,他確信只要儘快地帶領隊伍向前推進,收復被法軍佔領的堡壘還是大有希望的。

  因此,華盛頓把奪取紅石溪和莫諾格赫拉河的交匯地作為下一步的目標。因為這裡是法軍運送軍火到河叉地區的必經之地。儘管天公不作美,連日陰雨,道路泥濘不堪,華盛頓還是帶著隊伍向紅石溪頑強行進。5月17日,華盛頓收到了丁威迪的信。華盛頓從信中得知從南卡羅來納來的兩個獨立連已經到達弗吉尼亞,從紐約出發的兩個獨立連也將從水路趕到這裡。華盛頓知道,這「獨立」兩字的含意就是英國正規軍之謂,獨立連的軍官均由英王直接任命,這種連隊不與任何團部掛鉤,完全獨立行動。與此同時,有關薪俸的消息使他怒氣衝天,上級規定華盛頓部隊軍官的薪俸每天不得超過一磅六先令,這同獨立連英國軍官的待遇形成強烈的反差。華盛頓的軍官在斯蒂芬上尉的領導下起草了一份正式抗議書,請華盛頓轉交丁威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