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盛頓 | 上頁 下頁 |
三四 |
|
華盛頓的愛國精神和凜然正氣,得到人民群眾和大陸會議的贊同。6月初,英國的「和談委員會」成員從倫敦來到美國。他們知道華盛頓的態度舉足輕重,便帶著華盛頓在英國的一位好友的信件,前來會見華盛頓,請求總司令給代表團開一張去約克鎮的通行證。華盛頓斷然拒絕,並建議大陸會議不同這個代表團談判。幾天後,大陸會議正式回復:除非英國軍隊全部撤走,立即承認美國獨立,否則決無和談可言。 英國和談委員們在美國逗留數月一無所獲,最後只得打道回府。臨行前發表了一個帶威脅口氣的「宣言」。聲稱如不廢除同法國的同盟條約,拒絕同英國議和,這將意味著一場毀滅性的戰爭。 殖民主義者就是這樣不肯輕易退出歷史舞臺!這個時候,它自以為還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軍從,佔據著美國最大的城市——費城。 就在英國政府一隻手派遣和談代表去美國討價還價的時候,另一隻手同時在積極備戰。他們決定陣前易帥,派亨利·克林頓將軍接替威廉·豪勳爵的司令官職位。 英軍的失敗,令這位侵略軍司令受到很多責難。英國人說他聽任叛軍把他指揮下的優勢軍隊圍困在城市裡,指責他沒有與柏高英配合,致使英軍慘敗。豪將軍不服氣,埋怨英國內閣不聽他的建議,他自知沒法再幹下去了,就提出辭呈。亨利·克林頓將軍于5月11日起接替指揮英軍。 新上任的亨利·克林頓將軍,對下一步的戰爭作出了新的部署。他密切注視著華盛頓和法國軍隊的動向。據他偵察得知,一支強大的法國艦隊,載著1800名官兵正向北美駛來,協助美軍作戰。 英國的新司令上臺,重新部署兵力,準備再戰。華盛頓更是時刻警惕,準備迎接新的軍事進攻。他提醒他的同胞,千萬不能因為有了法國的承諾,從而鬆懈警惕。 5月20日,華盛頓在福吉穀得到情報,英軍似有撤離費城的跡象。 費城軍營裡出現忙亂,英國人忙著收拾個人行李。有人在拍賣東西,重炮裝上了船,運輸船上安裝了運載馬匹的設備,裝好了乾草飼料。 華盛頓冷靜分析,很可能是敵人真要撤退了。因為英法之間一開戰,法國海軍有能力封鎖水路,英軍駐在費城就很危險。但還不清楚他們撤向何處?敵人在撤退前是否會發動一次惡戰? 狡猾的英軍行動十分詭秘,將近一個月按兵不動,仍然把費城控制在手中。目前英方亨利·克林頓手中的人馬約有1.5萬人,華盛頓的大陸軍也差不多是這個數目。 6月18日清晨,克林頓將軍率領全部英軍迅速撤出費城,向著桑迪岬半島開進。桑迪岬半島與大陸之間有一道很深的海峽,英軍用船隻組成一座跨越海峽的浮橋,讓陸軍部隊開過去。然後再分散去斯塔滕島、長島和紐約島。英軍在紐約大抓壯丁,給大船配備人員準備出海。看來是準備對付法國艦隊的到來。 美軍隨後收復了費城。 2.出現了腐敗 乘英軍撤退之機,華盛頓乘勢追擊:派在薩拉托加戰役中負傷的阿諾德將軍率一部留守費城;令從英軍那裡交換回來的李將軍和韋恩將軍,分別率軍前去柯利爾渡口。華盛頓親自率領主力部隊渡過特拉華河,到普林斯頓紮營。又指揮民兵埋伏在英軍退卻路線兩旁的森林中,截斷水源糧草,破壞橋樑,伺機打擊行進中的敵人。 英軍部隊臃腫龐大,動作緩慢,首尾拉出足有12英里。而美軍輕裝前進,已趕到英軍前頭。英軍主將克林頓突然發現這一情況,立即改變行軍路線。由北上改為往右折,向通往蒙默斯和米德爾頓的方向,再到海口登船去紐約。 6月27日晚,英軍8000主力到達蒙默思附近駐下休息,右翼是黑森雇傭軍,據守在與米德爾頓相連的大路上。李將軍現在已恢復副總司令職務,帶領6000美軍前鋒追趕到距英軍僅5公里的地方,華盛頓率領主力部隊跟在後面。華盛頓命令李將軍立即進攻敵人左翼,主力部隊從右翼包抄過去。戰場形勢對美軍十分有利,應該是穩操勝券了。可是這位複職的李將軍又積習不改故態復萌。戰鬥剛剛打響,李將軍莫名其妙地違抗軍令,帶領部隊往後撤退。取勝良機稍縱即逝,反倒打亂了華盛頓的部署,使韋恩的部隊找不到友軍,一側暴露在敵軍火力之下,陷入一片混亂。韋恩兩次派人要求李將軍調回部隊支援,得不到任何答覆,不得已跟著撤退。華盛頓趕到前沿時,戰局已十分緊急,立即命令格林從左面衝殺,韋恩從正面抗擊。美軍打得機智勇敢,一直打到夜幕降臨終於反敗為勝。克林頓害怕遭到夜襲,趁著月色連夜運走傷員逃之夭夭。 美軍這場追擊戰本可大勝,可惜因李將軍的抗命放跑了大魚。 華盛頓對李將軍的戰場表現感到很惱火,險些壞了大事。就向先頭部隊書面調查取證,成立了由一名少將、4名準將和8名上校組成的軍事法庭,對李進行審理。審問過程中,李將軍脾氣暴躁,說話刻薄,甚至恣意謾駡。法庭調查結果,判定他違抗軍令,未對敵軍發起進攻。軍事法庭最後給予停止指揮權一年的處分。李將軍還是不服氣,就給大陸會議主席寫了一封辭語侮慢的信件,結果他被革除軍職一擼到底,回到弗吉尼亞老家去了。 美國的獨立戰爭,如果都像人們所盼望的那樣順利,勝利早就應該來到了。可惜天地間總是「好事多磨」。「假如」法國的艦隊早些到來,就可能使英軍陷入困境。美法聯合作戰,從海上和陸上包圍英國軍隊,切斷其向紐約撤退的通路,就可能迫使英軍投降。事實上法國派出的由12艘大戰艦和6艘快速艦組成的艦隊,逆風在海上航行了整整87天,才於1778年7月初到達弗吉尼亞海岸。 姍姍來遲的法國艦隊,受到美國軍隊的熱烈歡迎。乘艦而來的有地面部隊4000人,同來的有法國駐美國公使熱拉爾。艦隊司令是久負盛名的沙場老將德斯坦伯爵。華盛頓被大陸會議授權,同德斯坦司令官共同制定進攻計劃。 他們計劃第一步攻取桑迪岬。法國艦隊很可能摧毀停泊在那裡的英國艦隊。華盛頓率領美軍渡過哈得孫河,待法國艦隊攻勢得手即配合行動。當時法國官兵也異常興奮,他們以「把美洲從英國國旗下拯救出來」的勇士自居。 他們的第二個計劃是奪取羅得島。這裡是英軍的重要軍事要塞和物資儲備基地。統率該島的皮爾戈特將軍,手下有6000人馬,分佈在島上的各個工事和防線。 遺憾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兩次機會都化為泡影。1778年這一年的戰局,就這樣以美法聯軍無大作為而虛度過去了。 1779年的仗怎麼打?經過周密分析研究,華盛頓決定仍應採取守勢。以防守來贏得時間,解決內部新出現的嚴重問題:統一思想,加強團結,積蓄力量,協調與法軍的聯合行動,以對付仍然急於速戰速決的英國軍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