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華盛頓 | 上頁 下頁
一九


  北美民兵偏不信邪,沒有「望風而逃」,6月16日這天,以3000兵力主動突然出擊,一舉攻佔了波士頓港北面的制高點班克山。這裡居高臨下,英軍的活動盡收眼底,對英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第二天,英軍組織優勢兵力瘋狂反撲,一定要奪回班克山陣地。他們以為民兵只會打打遊擊戰,如果打陣地攻防戰,當然不是對手。誰知大出意外,民兵們勇敢無畏,一連打退英軍的三次進攻,殺傷敵人無數。雙方在班克山前展開了一場血戰,戰況異常慘烈,真是彈雨紛飛,屍橫遍野。最後民兵方面因彈藥告罄才撤出陣地。英軍此役付出的代價極其慘重,死傷達1054人,其中軍官占的比重很大,民兵的損超過450人。英軍雖勝猶敗,從此再也不敢小覷民兵了。

  2.整頓大陸軍

  華盛頓對班克山戰鬥既興奮又擔憂。憑他的軍事經驗,這一次雖給了英軍狠狠一擊,但敵人豈肯善罷甘休?他必須儘快趕赴前線,整頓人馬,籌集物資彈藥,準備迎接更大的惡戰。

  7月2日,華盛頓等人抵達波士頓的劍橋,設立了司令部。民兵們手裡舉著各式各樣武器,熱烈歡呼總司令到來。

  7月3日,在哈佛廣場的一棵大榆樹下,華盛頓騎在馬上手持指揮劍,檢閱了長達半英里的民兵隊伍,正式宣誓就任大陸軍總司令,受命于民族興衰存亡的危難關頭。

  馬薩諸塞議會對新建立的大陸軍司令關懷備至。據可靠的文字記錄,給司令部配備了一名司務長、一名管家和三名女廚師。華盛頓本人從家裡帶來了幾個黑人僕役。初到新英格蘭,獨立操辦飲食困難還不少。

  司務長力求辦得豐盛些,好隨時招待來辦事的客人或官員。華盛頓喜好社交,但從不花天酒地,待客彬彬有禮,他的心思主要放在工作上,日常飲食十分簡單。

  檢閱大陸軍時面對歡呼的人群,華盛頓頭腦異常的冷靜。隨後立即在李將軍陪同下,帶領司令部人員視察了民兵陣地。從一個軍事專家的眼光看,擺在眼前的局面非常的嚴峻。他把敵我雙方的情況做了一番詳細的對比。

  他清醒地看到,英國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強國。它的工業發達,擁有一流的海軍和陸軍。而北美大陸只是它的一個殖民地,人口不足300萬,從未有過正規軍,更遑論海軍艦隊。民團連隊雖然英勇無畏,畢竟無固定兵員、無嚴格訓練、無組織紀律、無後勤保障。戰時召之則來,年終自動離隊回家。雙方的力量對比是如此之懸殊,也是大陸會議遲遲不敢宣佈獨立的重要原因。

  英軍一萬餘人,武器裝備精良,彈藥儲備充足。3座浮動炮群控制著出海口,一艘載有20門大炮的軍艦停泊在波士頓城和半島之間。威廉·豪將軍的主力部隊佈防在前沿陣地,前哨距離民兵僅150碼。

  北美民兵守衛在一條八九英里長的半圓形戰線上。號稱15000人,實際遠遠不足此數,其中9000人來自馬薩諸塞,從沒受過正規軍訓,衣著襤褸,武器雜亂,隨意出入營地,毫無秩序。就是這樣的武器和軍裝,很多也是士兵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按規定,報名應徵者需自帶槍支,否則交1元錢才能使用一支槍;自帶1條毛毯者獎給2元。據華盛頓到任後的普查統計,全軍的彈藥庫存,總共才32桶炸藥,每名士兵只有9發子彈,全部家底僅僅夠打10分鐘。這個情報若被英軍知道,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奇怪的是英將蓋奇確實得到了這個情報,但他看見民兵毫無膽怯後退的跡象,認為情報不可靠。)。營帳的式樣如同他們的服裝一樣五花八門。有用木料搭的、有用帆布紮的、有用磚石砌的,都是匆匆拼湊而成。營地裡還住有一些來探望丈夫或兒子的家屬,實在不大像軍隊,倒像是一群拿著武器的農民或獵人。

  這種狀況與華盛頓的要求,相差太遠太遠。可就是這樣的一群農民,用簡陋的工具築起了一系列半圓形炮臺群,實現了包圍波士頓的計劃,使英軍不能越雷池半步。官兵們的愛國熱情,使總司令激動不已。他明白前兩次戰鬥的勝利,主要是依靠這種熱情,英軍則是吃了麻痹輕敵的虧。

  視察歸來,他確信當務之急是迅速認真整頓大陸軍,然後才可以採取軍事行動。

  他的整頓措施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統一全軍建制。民兵們來自四面八方,從現在起他們已是一支屬￿全北美的軍隊了。他把全軍整編成若干個線式團隊,每團由來自同一個殖民地的官兵組成。各級軍官佩戴明顯的區別標識。每天晨禱之後,定為宣讀司令部命令的時間。

  第二,嚴肅軍紀。華盛頓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要求官兵必須做到軍容整潔,嚴守紀律,令行禁止,並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士兵要服從長官的指揮,軍官應當忠於職守。嚴禁姦淫婦女、搶劫財物;凡違犯軍規或擾亂社會治安者,視情節輕重處以禁閉、鞭笞、直至開除軍籍。士兵的住所,規定每天掃除一次。同時要求軍官關心屬下士兵的生活,要成立軍營廚房,改善膳食。

  第三,加強後勤保障。華盛頓不斷向大陸會議彙報反映,向各殖民地領導人呼籲,請求儘快給部隊供應急需的武器彈藥、糧食和1萬套軍裝。在他的催促下,大陸會議陸續成立了一整套後勤供應機構。與此同時,派出小部隊四出收集糧食、物資,組織士兵中的工匠就地取材,製造子彈和大炮,以解燃眉之急。

  第四,注意內部團結。要把13個殖民地的民兵,從建制和思想上凝結成一個整體。這位總司令還注重提拔新人,惟德才是舉,決不搞狹隘地方主義。分配物資或戰利品時,儘量一視同仁,分得公平合理,徹底打破地域觀念。有功必褒獎,過失定處罰,賞罰分明,令部下心悅誠服。

  第五,調整軍事部署。華盛頓剛剛上任就發現兵力部署極不科學。

  戰線拉得過長,一萬多人馬分散在八九英里長的弧形線上,中間暴露出許多薄弱環節,此乃兵家之大忌。英軍兵力十分集中,萬一以優勢炮火實施突然攻擊,大陸軍必被突破,有攔腰切斷之虞。因此果斷決定,將部隊分為3個大部分:左翼軍由查爾斯·李少將率領,駐守冬令山和展望山;右翼歸沃德少將指揮,駐守羅克斯伯裡的幾處高地;中路軍由普南特少將節制,駐守劍橋。3支部隊相對集中,防區責任明確,進可以合擊,退能夠聯防。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大陸軍的面貌確實大為改觀。官兵們士氣高昂,求戰心切。華盛頓覺得,現在是出擊英軍,收復波士頓的時候了。

  他在1775年9月、10月和次年的1月,三次在軍事委員會上提出強攻波士頓英軍的作戰計劃。因為大陸軍每個士兵服役期限僅有一年,屆時,老兵要離隊回家。但沃德、查爾斯·李、普特蘭、托馬斯等人認為時機不成熟。而且,總攻英軍必然要炮轟波士頓,城內居民恐遭池魚之災。問題太重大了,便向大陸會議請示,在協商會上爭論了幾天,計劃遂被擱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