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明威 | 上頁 下頁
一七


  3.引路人

  過了幾個月,海明威才鼓足勇氣帶著安德森的信去拜訪格特魯德·斯泰因。

  她和她的女秘書托克拉絲小姐住在盧森堡花園路一幢像小巧的博物館一樣漂亮的房子裡,室內掛滿了油畫。主人用新鮮的葡萄、草莓榨成的果汁招待他和哈德莉。

  海明威衣冠楚楚,把自己打扮得像《多倫多明星日報》的董事長而不只是該報的駐外記者,儘量不顯示出自己對這幢華麗典雅的房子及其譽滿巴黎的女主人的驚訝。他把自己的幾首詩和一個短篇小說《在密執安那邊》給斯泰因看。斯泰因快速地讀完了他的稿子。

  她欣賞他的詩,說寫得「明白曉暢而又別具風格」。至於小說,她認為:「還不錯,沒什麼大毛病,只是並不吸引人。這就像畫家作畫,他盡可以畫他喜歡的東西,但不一定能掛在牆上讓大家欣賞。」她對小說中的一個小夥子在湖邊勾引姑娘的情節不感興趣。

  海明威覺得斯泰因的文學觀正像他母親,年齡也確實不相上下。斯泰因還評論了一些青年作家,她對喬伊斯的意識流小說《尤利西斯》非常反感,還說喬伊斯正在挨餓。海明威後來說,要是誰在斯泰因那裡第二次提起喬伊斯的名字,她就會宣佈「你是不受歡迎的人」。

  海明威對斯泰因的文學偏見感到十分好笑。但也許正因為此,他反而對她消除了敬而遠之的心理,在對斯泰因有過短暫的不滿之後,他覺得她是一個可親的長者。

  斯泰因樂於鼓勵和資助青年作家、藝術家,她在這方面的工作比她自己的創作更有意義。此後,海明威便經常參加斯泰因寓所的文藝集會,他恭聽斯泰因的談話,擇其善者而從之。斯泰因也稱他為「吉卜林式的作家」,他很高興,大受鼓舞。幾年以後,他的成名作《太陽照常升起》問世時,他用斯泰因的名言作了這部長篇小說扉頁的題詞。他長期對自己的母親耿耿于懷,而在巴黎的幾年裡,他對斯泰因像母親一樣敬重。

  由於他曾經幫助斯泰因出版了一部在許多編輯部周遊了12年之久的作品《美國的形成》,幫助她爭得3.5萬法郎稿費。斯泰因對他非常感激。

  他並不是到斯泰因的寓所去得最勤的文學志士青年,但斯泰因對他另眼相看,當他處在文學事業與家庭責任的劇烈衝突中而萬分苦惱的時候,她曾給他以慈母般的關懷。

  庫·辛格的《海明威傳》中有這樣一段動人的描述:

  「人家不要我的小說,他在一封信裡寫道,『我們靠吃韭菜、喝劣等酒和白開水過日子。』

  「他情緒低落的時候就到體育館去,借運動和苦練來發洩怒氣。練得精疲力竭之後,他回到家裡喝杯啤酒,又徹夜劈劈啪啪地打字。

  「一天,海明威又去拜訪格特魯德·斯泰因,他獨處一隅,不言不語。……到了夜裡10點,他才靦腆地宣佈說,哈德莉懷孕了。斯泰因女士一聽就恭喜他,他卻氣呼呼地頂了回去:

  『我還太年輕,不該做父親!』

  「又過了一個小時,斯泰因和她的女秘書托克拉絲才使他的情緒安定下來,送他回家。她們要他相信,一切都會順利解決的。

  「解決辦法顯而易見。海明威夫婦返回美國,在那裡生了兒子約翰,可五個月後,又帶著孩子回到巴黎。海明威發誓要忘掉一切,全力寫作他那部已構思成熟的長篇小說。

  「斯泰因和托克拉絲這兩個老處女則圍著嬰孩團團轉,忙得不亦樂乎。她們給嬰孩做了一把鑲有繡花邊的小椅子,編織毛衣,還提出一些外行的建議。到聖公會教堂洗禮時,斯泰因女士和一個上年紀的英國退伍軍人分別做了孩子的教母和教父。

  「……海明威拿出許多紙張開始寫他那部長篇小說……」

  這部長篇小說就是後來的《太陽照常升起》,它在海明威當了父親以後的一年多,正好是他24歲生日的那天在巴黎出版。小說的扉頁的題詞,是斯泰因評論海明威等一批青年作家時說的一句名言——「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但海明威並不是斯泰因的文藝沙龍中正式的成員,他對於圍著斯泰因轉的許多自命不凡的文學青年非常蔑視,就像在肯裡沙龍時一樣,他很少參與他們關於這個主義,那個方法的清談。他尖刻地諷刺這些人:

  「這是一夥行為古怪和相貌古怪的人,圍坐在圓頂咖啡店的桌子旁。這些人幾乎都是遊手好閒的,把藝術家應該用於創作的精力花費在閒談上,談論他們想做這樣做那樣,對於得到承認的藝術家的作品一概予以譴責。真正的藝術家從自己的創作中得到滿足,而他們空談藝術居然也同樣得到滿足。」

  海明威也自命不凡,但他同時又像鬥牛一樣將強勁有力的腳牢牢地抵住堅實的大地。

  在斯泰因的沙龍裡,海明威心目中只佩服艾茲拉·龐德。

  但他第一次持安德森的信去見龐德時,印象也不好。他和哈德莉都覺得龐德傲慢。龐德留一把不加修剪的山羊鬍子,懶懶散散地倒在圈椅裡,用手指不停地擺弄赤黃色的亂髮,一副對人愛理不理的樣子,但一開口說話便神氣十足。海明威是個寧挨暗箭,不吃明槍的人,最不能忍受別人的傲慢。回到寓所,他馬上寫了一篇諷刺龐德的文章。

  這篇文章幸而聽取路易斯的意見沒有投出去發表。海明威很快就發現,龐德真有才華,而且待人坦誠,樂於助人。

  在斯泰因的沙龍裡,每逢有龐德在坐,日子就過得有意義了。他的意象派主張與海明威正在探索的文學風格有很多相通之處。海明威讚賞他用字就像吝嗇鬼用錢那樣,他的風格已簡練到只剩骨架的程度,卻有令人震驚的感染力。

  龐德對朋友堪稱赤膽忠心。海明威說:「龐德不寫作的時候就利用業餘時間力圖增進朋友們的財富,包括物質和藝術兩方面的財富。朋友們受到攻擊時他就出來保護他們,把他們安排在雜誌社,免受牢獄之苦。他為他們安排音樂會。他介紹他們認識一些有錢的女人,他叫出版社接受他們所寫的書。他們自稱病重垂危的時候他徹夜陪護在他們身邊,看他們立遺囑。他替他們預付住院費,勸阻他們自殺。所以到後來,他們中間的一些人也就不忍心一遇機會就傷害他。」

  龐德很熱心地把海明威的詩歌和文章介紹給文友辦的刊物,並說他個人是很喜歡海明威的詩歌的。龐德說話很坦誠,不像斯泰因那樣帶有尊長者獎掖後進的意味,海明威很受鼓舞。以至有一段時間熱衷於寫詩,也確實寫了一些構思新奇,字句凝練的詩歌。

  曾經發表過海明威一個短篇小說的新奧爾良《兩面派》雜誌在刊登他的一篇作品的時候,附有編者按語,說海明威正旅居巴黎,受到艾茲拉·龐德的賞識,不久的將來會出詩集。

  海明威後來還覺得,龐德其實很隨和。他願意向海明威學習拳擊。

  龐德天生不是打拳的材料,交手三五下,海明威身上還沒出汗,他就在地上癱成一團。但海明威感到,龐德不怕丟臉,敢於迎接自己的巨拳,這表明他有誠意,講道德。這事使海明威很高興。他對朋友眉飛色舞地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