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倫·凱勒 | 上頁 下頁 |
四六 |
|
6.追求世界和平 海倫是一個世界和平的追求者。在她的一生中,有一半的精力是投入到盲人的福利和反對戰爭、追求世界和平的事業中。 海倫先後出版了《我的一生》《我所居住的世界》《石壁之歌》等書後,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因而受到社會的如潮好評。作為盲女,她終於躋身於上流社會。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她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海倫儘管已步入社會中上層,生活已有保障,名聲越來越好,但她並沒有忘記那些仍然生活在最底層的盲人和窮人。 她通過數次的穿越美洲各地,進行演講,瞭解到還有千千萬萬的盲人在痛苦中掙扎,在黑暗中掙扎,得不到社會的重視,得不到人們的援助,他們的生活十分悲慘。海倫決定通過自己的筆,為他們呼籲;通過自己的卓有成效的活動,為他們呼籲。 從大學三年級開始,海倫便開始投入到這一偉大的事業中。 波士頓的康培爾先生,他組織了一個名叫「波士頓婦女工商聯盟」的社會團體。該團體以增進盲人福利為宗旨,為盲人的福利事業鼓吹與呐喊。 接著,他們成立了一個實驗所,專門教人做些手工藝之類的工作。他們還在波士頓開設了一家專賣店,推銷盲人的產品。不久,馬薩諸塞州等地也設立了好幾家同樣的商店。 海倫決心讓盲人走出困境。 她認為,眼下盲人要解決的困難有兩個,一是如何讓盲人學技術學手藝,然後自食其力;二是如何提高盲人的教育水平。 她認為,應當把世界各地的幾種盲文點字方案統一一下,搞出一個通用的新方案來。 這不是異想天開。 26歲時,海倫由州長推薦,出任了馬薩諸塞州的盲人教育委員會委員。 美國明星報在當地有較大的影響,海倫·凱勒就盲人問題,提起新聞輿論界的重視,希望他們大力宣傳盲人事業。 27歲那年,海倫走進了明星報社。 明星報總編輯尼爾遜先生接待了她。 海倫說:「您能否在貴報開闢一定的版面,來討論一下盲童的問題?」 尼爾遜說:「不行。本報版面有限。」 海倫並不就此退卻。她反復向總編輯尼爾遜先生闡明這一事情的意義。她軟磨硬纏,弄得尼爾遜先生實在說服不了她。這時候,尼爾遜先生答應道: 「那就先試試吧!」 大功告成。 海倫很快寫出了幾個真實的例子,以說明兒童的盲眼與父母的性病有關,她呼籲社會各界注意這個問題。 紐約一位著名醫學博士提出,「預防孩童失明有新的方法」。他進一步指明說,「盲人約有2/3是因為出生時眼睛受到病菌感染而失明的。」 所謂「病菌感染」,指的就是因為這些盲人的父母做了不光彩的事,而染上了不可公佈的性病。 在當時,醫生、報紙對此都避而不提。 這位博士指出:「嬰兒一出生就應該做眼睛的消毒,這一點應寫在法律上,要有明文規定,有法可依。」 他還希望媒介大力宣傳如何預防兒童感染這種病菌。 海倫的文章很受報社頭頭器重,尼爾遜總編將其刊登在明星報第一版。 立即引起社會的廣泛反響。 《仕女雜誌》也刊登了類似文章。 海倫又陸續寫了不少文章,都在美國的報刊上發表。 《盲人雜誌》也在這種氣候下順利辦了起來。海倫還在《教育百科字典》上發表關於盲人問題的論文。海倫成了一個大忙人。稿約不斷,她常常工作到半夜。 她還要經常去出席各種會議或演講。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訓練,她學會了當眾說話。但仍然十分吃力。沙利文老師帶她到新澤西州做過一次實驗性的演說。之後,她常常外出演講。 她首先是將手指放在老師的嘴唇上,向台下人說明她可以經由老師的嘴唇的動作知道她在說些什麼。然後她就開始回答聽眾們提出的新問題。她常常是現身說法,以自身為例子,說明只要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人類的潛能往往就能達到充分的發揮。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她的演講技巧也在逐步提高。 33歲那年,她決定前往華盛頓去演講。在華盛頓,她親自參加了威爾遜總統就職典禮。她「觀看」了雄壯的閱兵式。 海倫在華盛頓演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社會反響強烈。一時間,海倫名聲大振,各方飛來邀請函,請她去演講。她變得更忙了。 《海倫·凱勒》一書第93頁這樣描述她們當時的情景:她們除經常奔走於華盛頓和紐約兩地外,還到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地演講。 有一次,她們坐火車到路易斯安那州去,正值洪水剛過不久,鐵路仍有不少路段被洪水淹沒。她們坐的火車要從水中駛過,洪水沖打著車廂,忽然傳來「砰」的一聲巨響,乘客們紛紛探頭外望,原來有一截粗大的浮木撞在車廂上。水面上漂著許多牛啊、馬啊的屍體,令人觸目驚心。她們搭乘的那列火車的火車頭,竟然拖了一株連根拔起的樹木走了好長一段路。 邀請她們去演講的有城市裡的學校、婦女團體,也有農村或礦區的組織,有時也到工業集中的都市去對勞工團體演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