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倫·凱勒 | 上頁 下頁
四五


  1922年,她們又積極投身美國盲人基金會的工作。海倫抓緊時間又寫了兩本書:

  一本是《我的宗教》,一本是自傳第二部分《中流》。

  後來,她又寫了《安妮·沙利文·麥西、海倫·凱勒故事的續集》。

  直到這時,海倫才知道老師曾在救濟院有過悲慘的生活。

  她們曾不用真名到國外去秘密旅遊、演講。

  這時,一封電報發來說:「麥西過世了。」

  沙利文悲痛不已。她的病又復發了。

  1936年10月20日,在昏迷中,沙利文老師不幸辭世。

  5.訪問各國

  老師去世了,海倫悲痛萬分。

  她在日記中寫道:

  「極度的悲傷就像是無邊無際的——永恆的黑夜。」

  老師沙利文的骨灰已安置在華盛頓國家教堂裡。

  海倫和波列坐船到蘇格蘭去。波列當牧師的哥哥拍來電報,邀請她們去波斯威爾家做客。

  痛苦、悲傷、生離死別都放在一邊了。海倫開始回到希望之路。新的生活開始了。

  湯姆森牧師的住處是個好地方。她們初到,長子大衛打開大門,其他孩子們沖出來迎接她們。屋裡有一爐好火、一壺熱茶等待著她們。這溫暖令人舒心。一隻只愛撫、同情之手向她們伸來。

  一個多月中,海倫時而閱讀,時而寫作,時而鼓勵波列。她參加牧師家聖誕節的準備工作。

  牧師兩個小兒子,14歲的羅伯特,12歲的約翰,被指定為海倫的保護人。他們四處檢查,生怕有什麼東西會絆倒她。

  若有什麼激動人心的趣味事情,他們就會飛跑去告訴她。大衛把收音機搬來,讓她觸摸它的振動。

  而獨處時候,她則陷入沉痛悲傷之中。

  她準備去一次日本。

  此前,她接受過為日本盲人奮鬥的岩橋武雄先生的訪問。他邀請她去日本。早在12月,日本政府就發了電報來請她春天去日本。美國盲人基金委員會主席米格爾先生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催她接受邀請。

  2月她們回家;3月底就向舊金山進發。

  日本已派人到紐約城大中心站迎接她。

  海倫聞到了枙子花香。她明白,這是日本友人送的花。

  這次日本之行,扣人心弦。日本對她的歡迎,極為隆重,極為熱烈。大使、岩橋武雄、政府官員、盲人、聾人學校代表,都到場迎接。

  海倫開始工作,「忙得忘記了個人的悲傷。」

  會議上,探討教育殘疾兒童的問題,記者招待會,演講,視察殘校,參加皇宮遊園會。天皇、皇后接見了她們。

  她們還參觀了一些漂亮的偏遠村莊。

  她們品嘗日本食品,按日本方式悠閒地跪坐在腳跟上,按日本方式睡在地板上。

  在那奈,和尚邀請她們爬上梯子,去摸大佛的腳。海倫是享受這種神聖特權的第一位婦女。

  她抓住鐘索,敲響古鐘,向如來佛致敬。

  她摸稻子,摸茶樹。

  人們熱愛她,喜歡她。

  她還到過日本佔領下的朝鮮和我國東北(滿洲)。但日本印象最深。

  10年後,她又去了日本。但這時美國和日本正進行緊張野蠻的戰爭。美國在日本城市投了原子彈。

  兩年半中,她巡視了七十多所醫院。

  她用親身經歷來勸慰傷病人員。

  她還被盲人基金委員會請到歐洲去視察盲人情況。

  她訪問了英國、法國、意大利戰時失明的人。

  她們來到了巴黎。

  海倫來到赫斯家。12年間,赫斯就是海倫的家務總管。他和她們一道坐船去荷蘭看望朋友。

  聖誕節早上,她們回到故土。

  看到被燒的房子,她們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心的鄰居請她們住下來。

  就在這時,戰火把她的房子燒得精光。她的許多信件,也全都燒掉了。最令她傷心的是她孜孜不倦,她嘔心瀝血斷斷續續寫了20年的《老師》一書手稿也被燒毀了。

  她悲痛地呻吟著。

  她痛哭失聲!

  要重建一幢房子也許不難,但要重寫《老師》,對於海倫來說,真不是一件易事。一切都只有靠記憶了。

  海倫沒有灰心。

  她在鄰居家中,在布拉迪家中,在內拉的打字機上,又開始了頑強的寫作。

  她單槍匹馬,獨自一人幹,不聲不響地幹。

  雖然她的工作常因為盲人的事而中斷,但她硬是把全書重新寫完了。

  最後將此書譯為布萊葉文,她開始審訂。到《老師》最後出版,她共花了10年時間!

  她認為:這是她最好的一本書,也是她最後一本書。老師若在天有靈,也會感動淚下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