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回憶錄 > 回顧-越戰的悲劇與教訓 | 上頁 下頁
五五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一日,我同厄爾·G·「巴斯」·惠勒討論了他們的擔憂。他說他們大多數人認為,如果總統決定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那麼我們就得撤出南越。馬克斯威爾·泰勒的觀點則完全不同。我問他對參謀長們的建議有何評論,他說,那些建議完全脫離了肯尼迪和約翰遜政府長期奉行的原則:「越南人在南越是為他們自己而戰。」數周之前,威廉·威斯特摩蘭來電說:「除非不遠的將來在南越能出現一個高效率的政府,美國在南越內外採取軍事進攻都不會阻止南越一天天衰敗下去。」

  由於這些建議嚴重對立,總統于十一月二日讓威廉·P·邦迪牽頭建立了一個工作小組,重新研究可供選擇的策略。

  第二天,林登·B·約翰遜贏得了大選的勝利,在當時來說,他是美國歷史上以壓倒優勢的得票數獲勝的人。

  工作小組的工作是從零開始的。

  工作小組全面考察了各種假設、前提和選擇方案,重新評估了我們在南越的立場和在東南亞的目標。考察工作經歷四周,得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結論。由於十二月一日要與總統開會,工作小組起草了一份報告,其部分內容如下:如果我們不採取足以在軍事上擊敗北越甚至共產黨中國的軍事行動,則我們不能保證非共產黨的南越能繼續存在下去。這種軍事行動有在亞洲導致嚴重衝突的巨大風險,它不可能僅限於空軍和海軍的行動,而是不可避免地要採取與朝鮮戰爭規模相當的地面行動,甚至有可能使用核武器。

  參謀長們低估了這些風險,認為這些風險「比繼續現行政策或撤出東南亞的選擇方案更能令人接受」。但是,林登·B·約翰遜總統和我決心規避的正是這些風險。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在隨後幾年內對我們空襲北越的行動造成了重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我們想避免核戰爭的風險。

  參謀長們及其僚屬在各種場合提到核戰爭的可能性,並表示可以接受核戰爭的風險,這使總統和我感到震驚。撇開核打擊所引發的道德問題不談,向擁有核武器的對手首先使用核武器無異于一種自殺行為。我不想誇大參謀長們的觀點所包含的風險,但我認為即使是災難性事件的低風險也應回避。一九六四年我們還沒有得到過這樣的教訓。我擔心我們國家和全世界今天仍未完全吸取這樣的教訓(因為這個問題對我們的安全極為重要,我在附錄中做了詳細闡述)。

  十一月十九日,總統得到了進一步的報告。迪安·臘斯克告訴他,工作小組已開始集中研究三種選擇方案:一、在一定的基礎上談判解決問題;二、對北越加大軍事壓力;三、「介於二者之間」的策略是,對北越加強壓力的同時,與河內保持聯繫,如果河內希望如此的話。他向總統保證,我們不會竭力推動任何一種選擇方案,所以,總統可以自由地做出他認為對國家最為有利的決定。

  十二月一日雖有陽光但天氣很冷,地下覆蓋著薄薄的一層白雪,這是冬季的第一場雪。到林登·B·約翰遜牧場過感恩節的林登·B·約翰遜總統已經返回,要與他的越南事務高級顧問就工作小組的建議做出決定。從西貢飛來的馬克斯威爾·泰勒和副總統赫伯特·漢弗萊的出席說明了會議的重要性。總統再次聽到了,關於南越政治形勢變幻無常的痛惜之言和失去南越將嚴重破壞我們的遏制政策的警告之詞。

  工作小組提出了三種選擇方案(「在一定基礎上」談判解決問題的方案沒有提出來):一.在無希望避免失敗的情況下繼續無限期執行現行政策。

  二.對北越至南越的交通線和參謀長們提議的九十四個目標進行猛烈轟炸,迫使河內停止支援南方越共並進行談判。

  三.逐步展開上述轟炸行動,目的相同,但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較校軍方人士也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參謀長們偏好第二種方案;馬克斯威爾·泰勒希望從第一種方案逐漸演變為第三種方案;威廉·威斯特摩蘭希望第一種方案再執行六個月。

  會議召開前不久,中央情報局提交了對轟炸效果的評估報告,這使事情變得更為複雜。報告附和參謀長們的觀點,認為北越的交通運輸線和工業基地極易受到空中打擊。但中央情報局強調說,由於北越的經濟主要依賴農業和高度分散的大量村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所以轟炸既不能給北越造成難以克服的經濟難題,也不能削弱河內向南方的遊擊戰提供足夠人力物力的能力。中央情報局還指出,北越領導人認為西貢政府的垮臺指日可待,所以他們可能忍受大規模轟炸而不改變政策。

  現在看來,我們當時向總統提出的選擇方案顯然充滿漏洞。我們沒有面對幾個基本問題:一.如果在約翰·F·肯尼迪總統遇刺之時我們相信南越人自己就可贏得戰爭(這需要政治穩定),那麼是什麼因素使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呢?

  二.相信「猛烈的」或者「漸近的」轟炸計劃將迫使河內停止支援南方越共並進行談判的基礎是什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