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高爾基 | 上頁 下頁
一八


  §十、一本及時的書——《母親》

  在崢嶸歲月裡,高爾基不僅創作出了《底層》這樣有影響的戲劇作品,而且創作出了一部後來被評論界視為「高爾基的最重要的作品」的長篇小說。這就是《母親》。

  小說通過青年工人巴維爾及母親尼洛夫娜獻身革命的事蹟反映了20世紀初俄國國內的革命鬥爭。

  工廠像一頭怪獸一樣吞噬著工人的血汗。老鉗工米哈伊奇·弗拉索夫是工廠裡最好的鉗工。但他對上司態度粗魯,所以得到的工錢總是很少。他精神十分苦悶,於是經常酗酒,還和人打架,回家後就拿妻子尼洛夫娜出氣。弗拉索夫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母親尼洛夫娜是個受盡生活折磨的人,長年累月的勞動和丈夫的毒打已把她折磨壞了,她走起路來沒有一點聲響,整天帶著哀愁和不安的神情。整個人顯得柔順又悲哀可憐。

  父親死後,兒子巴維爾也成了工人。剛開始,他也像父親一樣苦悶地喝酒、抽煙。但不久,巴維爾發生了變化。他開始拿書回家用功了,那些粗野的話也從他的談吐中消失了。巴維爾告訴母親,這是因為他看了一些禁書,明白了一些道理。巴維爾還談到母親生活痛苦的原因,母親暗自驚奇。

  不久,巴維爾和少數青年工人在革命知識分子的幫助下,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影響。他們在母親家裡秘密組織了革命小組。

  工廠裡出現了他們秘密散發的傳單。憲兵逮走了兩個工人,母親看到這一切,眼睛裡湧出了無可奈何的眼淚。

  不久,發生了「沼地戈比」事件。工廠周圍有一片滋生蚊蠅的沼澤地。廠主藉口改善工人生活條件,宣佈從每一盧布工資中克扣一戈比做為排水的費用。

  巴維爾在自發組織的群眾大會上挺身而出,一方面積極支持和領導工人同廠主進行面對面的說理辯論;另一方面,他向工人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革命思想,號召他們團結起來,自己解放自己。但由於廣大工人尚未覺醒,巴維爾也缺乏鬥爭經驗,在演說時過多地講道理。結果,廠主一出現,工人們馬上惶惑地給他讓路,還有人脫帽、行禮。鬥爭以失敗結束。當晚,巴維爾被捕了。

  「沼地戈比」鬥爭失敗後,母親目睹了警察搜捕革命者的野蠻暴行,既害怕又憎恨。但她終於邁出了革命的第一步,代替兒子去工廠散發傳單。當然,她的行動主要是出於母愛,是為了營救自己的兒子。

  沙皇抓不著巴維爾等人的把柄,只好把他們放出來了。經過「沼地戈比」事件和獄中鬥爭,巴維爾逐漸成熟,工人群眾日益覺醒。「五一」前夕,同志們決定舉行遊行活動。巴維爾不顧女友沙馨卡的勸阻,毅然擔負起領導和指揮遊行示威的重任。在遊行示威過程中,巴威爾威風凜凜地高舉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工人們像鐵屑被磁石吸住一樣,緊緊地聚集在他的周圍。他們高呼口號,高唱戰歌,同前來鎮壓的反動軍警英勇搏鬥。「五一」遊行遭到了沙皇政府的野蠻鎮壓,巴威爾再次被捕。

  母親在遊行過程中,始終與兒子在一起。她也同敵人進行了搏鬥,兒子被捕後,她主動向周圍的群眾宣傳革命道理,這表明她的革命意識已經覺醒,尼洛夫娜作為一個自覺的革命者,開始參加党所領導的革命鬥爭。她經常冒著生命危險,不顧艱苦勞累,到工廠、農村去散發書報和傳單,向農民宣講革命道理,執行秘密聯絡任務,營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她的眼界開闊了,鬥爭經驗豐富了,不再害怕敵人,也不再篤信上帝了。

  巴維爾在被捕後遭到審訊,他把法庭變成了鬥爭的陣地。他大義凜然,發表了激昂慷慨的演說,痛斥沙皇專制統治的暴行,宣佈共產黨人推翻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戰鬥綱領:「專制制度不是束縛我們國家的唯一鎖鏈,它只是我們必須從人民身上最先打碎的第一道鎖鏈,現在我們要求獲得足夠的自由,使我們將來能奪取全部政權。我們的口號很簡單——打倒私有制,一切生產資料歸人民,全部政權歸人民,勞動是每個人的義務。」巴維爾終於成長為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

  巴維爾被判處了流放,母親覺得十分難過。但是人們紛紛圍過來安慰她。同志們把巴維爾的演講稿印了出來。母親主動要求去送發這些傳單。但在車站候車時,她發現自己被嚴密盯梢了。她沉著鎮定地將隨身攜帶的傳單向群眾散發,然後再進行鼓動宣傳,當軍警殘暴地抓住她時,她喊出了:「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撲滅不了的」

  巴維爾是在俄國小說中塑造的第一個有血有肉的高大的無產階級戰士形象。尼洛夫娜由一名落後無知、溫順柔弱的家庭婦女,成長為一名勇敢、堅定的、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在《母親》中,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構成了作品的主要情節,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成了作品的主人公,這是世界文學中破天荒的大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