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古德裡安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七七


  最後我向他問道:「你到底為什麼今年一定要在東線進攻呢?」說到這裡,凱特爾就接腔說:「我們因為政治上的理由,必須要進攻!」我回答他說:「你想想看,到底又有幾個人知道庫爾斯克是在什麼地方?我們攻下了庫爾斯克與否,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無關痛癢的事情,所以你為什麼一定要在今年發動攻勢呢?」希特勒回答我說:「你說的一點都不錯。我一想到這個攻勢,就不免要作嘔。」我回答說:「你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是一點都不錯。所以就擱置它吧!」希特勒就向我保證說,他並沒有決定要實行這個計劃,這樣就結束了這一次談話。除了現在已經不在世的凱特爾元帥以外,當時在場的人還有我的參謀長托馬勒,和生產部的紹爾先生,他們都可以當作這一段故事的人證。

  第二天我又乘火車到勒特曾去,我的幕僚都暫時住在那裡,所以我要去看看我們的一切設備佈置得怎樣。5月13日,我又和史貝爾會晤,在那一天下午又和希特勒舉行了一次會議。5月1日,希特勒曾經視察過一輛鼠型戰車的木制模型,這是波爾舍教授和克虜伯工廠的傑作,它準備裝上一門150mm的大炮。它的全部重量最初定為175噸,照慣例希特勒對於原有的設計總還會有一些修改,所以它的總重在將來一定會接近200噸左右。

  不過這個模型上面卻並沒有裝備機關槍,以供近戰之用。因為這個原因我就決定不採用這種武器,這與波爾舍在設計他的「斐迪南虎型」戰車時,是犯了同樣的錯誤,結果使它在近戰中完全成為廢物,任何戰車都無法避免會要實行近距離戰鬥的,而當它與步兵協同作戰時尤然。於是我們之間又發生了激烈的辯論,因為差不多除了我個人以外,其餘在場的人都無不稱讚「鼠型」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車。實際上,除了大而無當以外,它可以說是一無所長。

  在這一次戰車表演完畢之後,我就飛返柏林。

  5月24、25日兩天,我去視察駐在布魯克(Bruck)的第六五四戰車營,這個營所用的戰車就是上文所說的波爾舍虎型戰車。接著我又去視察生產豹型戰車和戰防炮的工廠。到了5月26日,我又飛往巴黎,主要的目標是視察設在那裡的戰車營長訓練班。5月27日我到亞眠去視察第二一六戰車營,28日又到凡爾賽去視察了一個連長訓練班,並且又到了南特(Nantes)去與第十四和第十六兩個裝甲師的師長會商。最後,我在5月29日又去視察聖納澤爾(St.Nazaire)的要塞,其目的是為了要研究大西洋長城到底有多大的防禦力量。結果我才知道,這個所謂長城者,實在遠不如宣傳中的那樣堅固。我在5月30日飛回柏林,31日又與史貝爾會晤。6月1日又到格拉芬沃爾(Grafenwohr)去視察第五十一和第五十二兩個豹型戰車營,並且在當天趕回柏林。

  這個時候,最高統帥部裡面,突然產生了一種想入非非的意見,主張把第一裝甲師調到希臘去,以防止英軍在那裡登陸。這個師的實力剛剛補充完畢,並且裝備著全新的豹型戰車。它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強力的預備隊,現在他們卻準備這樣把它隨便地浪費掉。我當然立即提出抗議,於是不免與凱特爾發生了激烈的舌戰。我說也許一個山地師對於希臘的情形還更適合些,他卻說因為供應此種部隊的馬匹飼料需要太多的運輸工具,所以不能這樣辦。對於這種妙論,我實在無法和他辯論,不過最後我還是設法留下了那些豹型戰車。有一個派往希臘偵察地形的戰車軍官回來向我報告說,希臘的狹窄山路和橋樑實在不能容豹型戰車通過。於是我才獲得了希特勒的批准,把豹型戰車營截留了下來。可是蘇聯戰場上少了第一裝甲師,不久就使我們嘗到了惡果。

  6月15日,我又在為了我們的問題兒童——豹型戰車——大傷腦筋,因為它的履帶和操縱系統都還有毛病,而且光學儀器也不能令人完全滿意。在第二天,我就告訴希特勒,我不主張讓豹型戰車在東線戰場上參加戰鬥,因為它們還不能夠正式作戰。

  我又到慕尼黑去訪問隆美爾元帥,目的是請教他在非洲戰場上所學得的經驗,當天晚上我飛回柏林。6月16日,我先到於特博格(Juterbog)去視察炮兵武器,然後再飛往貝希特斯加登,去和希特勒舉行會議。在中途我又在格拉芬沃爾降落,再度去檢查那兩個豹型戰車營的毛病,以便可以向希特勒提出直接的報告。除了戰車在技術上的弱點以外,所有的官兵在操縱上的經驗也都還不夠,而且還有人缺少戰鬥經驗。但不幸的,就是這些事實並不能夠說服希特勒和他的陸軍參謀總長,放棄那個從頭就錯起的東線攻勢。這個攻勢現在已經定名為「衛城作戰」(Operation Citadel)。

  自5月12日突尼斯(Tunis)淪陷之後,我們就已經喪失了整個的非洲戰場。7月10日盟軍在西西裡島登陸。25日墨索里尼已被推翻和囚禁,巴多格裡奧元帥已經奉命出組新的政府。所以意大利的退出戰爭,是已經可以指日而待了。

  當南歐的局勢日非,戰禍日益接近德國本土的時候,希特勒卻正在東線上開始發動攻勢,這次攻勢的計劃和執行都可以說是完全不適當。從別爾哥羅德地區起,在南面一共有10個裝甲師、1個裝甲步兵師和7個步兵師開始攻擊,而在北面,也有7個裝甲師、2個裝甲步兵師和9個步兵師,從奧廖爾以西的地區,開入戰場。這一次德國的陸軍可以算是把一切攻擊力量都用盡了。希特勒本來是不主張作這一次的攻勢,可是後來不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麼,又改變了初衷。似乎陸軍參謀總長的壓力是一個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這個攻勢在7月5日開始,我們所用的戰術,還是那一套老辦法,這是蘇聯人早已有經驗的,所以一切都不出他們料想之外。希特勒本來有兩種替代計劃,一是從謝夫斯克向蘇聯突出地區的最前段部分攻擊,一是在哈爾科夫的東南面突破蘇軍的防線。可是他這一次居然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見,而熱烈支持蔡茲勒的計劃,那就是在提門地區內,向蘇軍突出地區實行雙包圍的行動,以求在東線上重獲主動的地位。

  在7月10日到15日之間,我曾經到兩方面的前線去視察。我先到南線,然後再到北線,並且在戰地與戰車部隊的指揮官舉行商談。這樣我才可以看清一切行動的內幕,發現我方人員和裝備的弱點。我對豹型戰車的預言可以說是不幸而言中。在穆德爾軍團中,雖然有90輛波爾舍虎型戰車,但是它們卻無法作近戰之用,因為它們既缺乏足夠的彈藥,又沒有機關槍。所以它們雖然能夠突入敵軍的步兵陣地,卻無法毀滅敵人的火力,因此我們的步兵根本無法跟上去。

  等到它們攻抵了蘇軍的炮兵陣地,結果反而都為蘇軍所擊毀了。儘管戰車部隊作戰十分勇敢,而且不惜慘重的犧牲,但是步兵們卻還是無法擴張戰果。穆德爾進展了大約6英里遠後,就停頓了下來。在南面,德軍比較成功,但是既不足以封鎖住這個突出地帶,也不足以強迫敵軍退卻。蘇軍在7月15日開始向奧廖爾反攻,因為要加以防守,所以我們的攻勢就更形減弱了。到了8月4日就不得不撤出該城。同一天別爾哥羅德也失陷了。

  一直到這個時候為止,在奧廖爾東北面的蘇夏河—奧卡河陣地已經飽受了一切的風浪。這也是我在1941年12月所選擇的防線。我上次去職的原因就是為了它,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