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古德裡安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三二


  6月30日,我用下述的每日命令向我的部下發表了告別書:

  古德裡安兵團:

  當這個兵團就快要解散的時候,我願意向所有各部隊表示熱烈的感謝。

  從埃納河抵達瑞士邊境和孚日的偉大勝利,將成為戰史上,用機動部隊實行突破的一個英勇戰例。

  我感謝你們已達成的成就,這是我十年以來苦心奮鬥的結晶。

  對於未來的新任務,你們要用同樣的精神追求同樣的勝利,一直到達成大德意志的最後勝利才停止!領袖萬歲!

  古德裡安

  §休戰

  當我駐在貝桑松的時候,有兩個人來拜訪我,是很值得追憶的。6月27日黃昏的時候,第十九步兵團的榮譽團長艾普將軍(Gen.Ritter von Epp),利用到前線看他自己部隊的機會,路過貝桑松,就來順便看看我。我們本來是老朋友,因此有了一次長談,徹底地討論到對法國的休戰,以及今後對英作戰的種種問題。我對於這些談話感到非常愉快,因為在前方太孤獨了,一直都沒有人來和我交換意見。

  7月5日,我又招待了第二個訪客,他是戰時生產部長托德博士(Dr.Todt),他來此的目的是要搜集前線軍人的原始意見,以修改將來對於戰時生產的計劃。不過我們當然也就談到了整個的戰略問題。

  對於休戰條約的簽訂,希特勒感到滿意,德國人民也覺得開心。可是我卻並不那樣的樂觀。為了實現勝利,前面有幾條路可走。我們可以堅持法國必須完全解除武裝,用我們的軍隊佔領他們的全國,並接收他們的艦隊和殖民地;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我們可以用維持法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為條件,要求法國傾全力幫助我們,以來迅速地獲得與英國之間的和平。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又有許多不同的岔路。不過無論採取哪一條路,其目的都是為了要使德國能夠在有利的環境當中結束這場戰爭——包括對英戰爭在內。

  要想與英國謀和,第一是要重建外交談判的關係。希特勒在國會中的講演是不能產生這個效力的。假使外交手段失敗了,那麼就應該立即採取軍事上的行動。當然的,希特勒和他的幕僚們已經在考慮對英作戰問題——即著名的海獅作戰計劃(Operation SeaLion),但是由於我們在海空軍方面都沒有足夠的準備,所以這個計劃是很難實現的。另外也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法,就是讓英國人明白其所處環境的危險,迫使他們非接受和平談判不可。

  照我個人的看法,為了要在短期內恢復和平,首先應該立即佔領法國在地中海方面的基地,加上意大利的基地,我們就可以在非洲登陸,同時第一流的傘兵部隊也可以佔領馬耳他島(Malta)。假使法國人願意參加這次戰爭,那當然最好。否則,用德意兩國的兵力,也應該立即展開這樣的進攻。英國在埃及的實力薄弱是我們早已知道的,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境內現在遺留有強大的兵力,馬耳他對於空中攻擊的防禦則略顯不足。所以照我看,向這一條路線發展才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只要把4到6個師的裝甲兵力運到北非去,就可以使我們獲得絕對的優勢,英國縱有援兵能夠趕到,也是無能為力。很明顯的,在1940年,由德意兩國的軍隊在北非登陸,當然比在1941年意軍被挫敗了以後,再去援救好得多了。

  可能是由於對意大利人不信任,所以希特勒才不想在那個時候發動對非洲的戰爭。不過更可能的是,希特勒的思想無法超出歐洲的範圍以外,他根本不瞭解地中海對於英國的重要性。

  不管怎樣,在當時對於我的建議卻再也沒有下文。一直等到1940年,我才知道艾普將軍曾經找了一個機會,把我的意見陳述給希特勒知道,可是希特勒對於這個意見似乎並不感興趣。

  我在貝桑松駐留的時候,曾有機會去欣賞當地的風景。7月1日,我站在勞德山(Mont Rond)的山頂上面,對著那個著名的日內瓦湖,做了一次遠眺。我也曾到裡昂(Lyon)去探視我的大兒子,他在西線戰場上已經是第二次負傷,由於他的英勇作戰,已經獲得了提前升遷的機會。

  7月初,古德裡安兵團正式解散,有些師調回德國,有些則開往巴黎地區。兵團部的人員也調往巴黎。希特勒這時候也在巴黎,我們原本受命在他面前舉行盛大的閱兵分列式,幸好最後被取消了。

  在巴黎的時候,我曾到凡爾賽(Versailles)和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去觀光,後者是一個奇妙的古堡,裡面充滿了名勝古跡。我對於在馬爾邁松(Malmaison)的拿破崙博物館,特別感興趣。在館內由一位年高德劭的解說員親自帶領著我參觀。和這位大歷史學家暢談有關那位「偉大的科西嘉人」的往事,的確是非常有意義的。此外更不用說只要在軍事條件許可之下,我還遍遊了巴黎的一切美景。

  7月19日,德國國會開會,我和許多高級將領都奉召出席。希特勒在那裡當眾宣佈晉升我為一級上將。

  由於原定的閱兵分列式並未舉行,因此古德裡安兵團的參謀人員實在無久留巴黎的必要,所以在8月初我們又調回柏林,在那裡我們又好好休息了一段時間。

  當時,留在法國的部隊已經開始忙於「海獅作戰」的準備,不過從開頭起,這個計劃就沒有太嚴格的付諸執行,照我的看法,姑且不說在敦刻爾克不應該放走英國的遠征軍,在目前我們也缺乏足夠的空軍和船舶,所以事實上這是一個毫無希望的工作。從這兩個弱點(空軍和船隻),也就可以看出來德國是既不想和西方國家作戰,而且也毫無充分的準備。9月間秋季風暴來臨的時候,「海獅作戰」計劃早已死亡,現在就等著下葬了。

  「海獅」對於戰車部隊只有一個影響,那就是對於水底戰車的試驗。8月10日,這種型式的戰車已在德國戰車炮術學校中開始試用。在1941年對蘇作戰時,曾經利用它們來渡過布格河(Bug)。

  基於西線戰場上的經驗,希特勒命令每月應生產800輛到1000輛的戰車。可是兵工署一計算,要實行這個計劃就需要20億馬克的鉅款,並且還要動員10萬個技術性的工人和專家。希特勒看到耗費這麼龐大,也只好把這個計劃打消。

  希特勒又命令把Panzer Ⅲ型戰車上所裝的37mm火炮,改成60倍徑炮身的50mm火炮。事實上所用的卻是42倍徑炮身的50mm火炮,所以炮管就短得多了。希特勒當時並不曉得兵工署擅自改變了他的意見,到了1941年2月他才知道。所以他非常惱怒,一直記得這件事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