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古德裡安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二


  一般說來,進軍的情形算是相當順利。普通的車輛拋錨的很少,但是戰車方面卻比較多。準確的數字我已經記不清楚,不過至少它們還沒有超過30%。到了3月15日閱兵的那一天,所有的戰車也都修理好了。由於它們所走的距離那樣遠,而行軍的速度又是那樣快,所以這個故障的數字實在並不算太高。可是對於那些並不瞭解戰車性能的人,連同博克上將在內,就不免要大驚小怪。所以在大閱兵之後,這個年輕的裝甲兵種就從某些方面受到了不少的嚴厲指摘。他們認為現在已經可以證明戰車不適宜作為執行長期持久進攻之用。事實上這完全是無稽之談。要正確地評估裝甲部隊在這一次「維也納進軍」中的成就,那麼首先就要明瞭下列各點:

  (1)裝甲部隊對於這一次的行動可以說是毫無準備。在這一次進軍開始的時候,他們還只剛剛開始「連」級教練。至於幕僚人員在理論上的訓練也都還沒有完成。誰都沒有想到會突然來了這樣一個「師」級的冬季大演習。

  (2)較高級的指揮部也同樣是毫無準備。這一次的行動完全是希特勒一個人所發動的。對於裝甲兵而言可以說是一個臨時性的考試,事實上裝甲師是在1935年秋天才正式成立,所以一切都感到十分的困難。

  (3)這一次臨時發動的「維也納進軍」對於第二裝甲師而言一共行進了大約420英里里程。對於近衛師而言則大約為600英里,而時間則不過48小時左右。可是大體說來,一切任務都要算是圓滿完成。

  (4)裝甲兵自己所感到的最大弱點就是保養設備不夠充足,尤其是在戰車方面。這個弱點在1937年秋季演習中就已經很明顯地表現了出來,不過要求改良的建議到了1938年3月間卻還沒有完全付諸實行,這個錯誤以後永遠不可再有。

  (5)燃料的供應可以看出來是一個基本問題。這一次的弱點應該立即加以改善。因為這一次根本上沒有使用彈藥,所以彈藥方面的補充無法加以考察,不過也同樣值得我們注意。

  (6)無論如何,這次任務已驗證了裝甲師在運用上的可行性,並證明我們原先對它所抱的理想並沒有錯誤。

  (7)這一次進軍告訴我們沿著一條路線移動一個以上的摩托化師,並無什麼困難,我們關於摩托化軍的組織和戰略運用的看法似乎都是對的。

  (8)這一次經驗使我們對於戰車部隊的運用和補給方面,學得了一些新的東西,但是對於我們有關戰車戰術的基本理論,卻並沒有什麼新的收穫。從現在到將來,都可以證明德國裝甲兵所走的路線是一條正確的路線。

  丘吉爾在他那本既珍貴又極具意義的回憶錄中,對於德奧合併的經過,曾經有過一個完全不同的描寫,值得在此加以引述。

  凱旋地進入維也納一向就是這個奧地利籍的「小班長」的夢想。在3月12日星期六的夜晚,奧地利首都裡的納粹黨人已經計劃好了要舉行一個火炬大遊行來歡迎這位大英雄。但是入侵的德軍卻沒有一個士兵到達,只有三個坐火車來的設營人員先行到達,於是這三個人就被他們舉起在街上遊行了。……這個事件的內幕原因很遲才洩露出來,原來德國的「戰爭機器」越過國界之後,就慢慢開不動了,到林茨附近更完全停頓了下來。儘管天氣良好,道路也很平滑,但是多數的戰車卻都拋了錨。而摩托化的重炮更顯出了它的弱點,從林茨到維也納的公路上完全給重型車輛擠得水泄不通。第四軍團的司令,希特勒的寵臣,賴興瑙將軍對於這一次暴露德國陸軍弱點的事件,應該完全負責。

  希特勒本人的座車從林茨經過時,看到這個交通阻塞的情形,就不免大光其火。之後輕型戰車在混亂之中勉強前進,到了星期天的上午才到達了維也納,而重型戰車和摩托化的重炮則都改用火車裝運,一直等到閱兵大典將要開始的時候才剛剛趕上。希特勒在興奮過度的群眾擁護之中,進入維也納,這是舉世皆知的鏡頭。可是在這個神秘的光榮的背面,卻有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內幕。事實上,「元首」對於他的軍隊這樣的丟臉,是大為震怒,他痛駡他的將軍們,可是他們卻也反唇相譏。他們指出希特勒沒有聽信弗裡奇的忠告,因為弗氏早就曾經提出警告說,德國的力量還不足以冒險一戰。不過外表上卻還是粉飾得很好,一切的儀式和典禮都還是照樣進行……

  很明顯丘吉爾不免有一點道聽而途說之。據我所知在3月12日那一天從巴伐利亞(Bavaria)到維也納之間根本上就沒有火車行駛,所以那三個設營人員除非是天上飛去的。德國的「戰爭機器」在林茨附近暫時停頓的原因,就是因為等待希特勒的緣故,這是我的命令,並無其他的內幕。否則當天下午就可以到達維也納。那天的天氣不好,在下午就開始下雨,而在夜裡更有強烈的大風雪。從林茨到維也納只有一條公路,而且正在翻修之中,所以路面的情形也是十分的惡劣,不過大多數的戰車還是平安地到達了維也納。

  至於說到有關重炮兵的弱點,那根本上就不可能存在,因為我們在當時並沒有任何的重炮兵單位,同時道路也從未被阻塞。賴興瑙將軍接任第四軍團司令的職務是在2月4日,他一共只到任五個星期,所以對於他所屬部隊的裝備問題,事實上很難說要他負責的。至於他的前任勃勞希契上將任職的時間也很短促,因此也很難說他應該負有什麼責任。

  如我上文所記載的,我在林茨曾經遇見希特勒,他似乎一點都沒有光火的模樣。我見過他許多次,這一次也許是他最為感動的一次。當他在陽臺上向那些情緒熱烈的群眾講演的時候,我就站在他的旁邊,可以對他觀察得很清楚,他的眼淚流在他的雙頰上面,看起來並不是在「演戲」。

  那個時候我們也就只有輕型戰車,重型戰車也和重炮一樣,完全不存在,所以當然更不需要用火車去載運它。

  沒有哪一位將軍挨了痛駡,至少我是不知道。同樣的,將軍們也沒有和希特勒吵過嘴。以我個人而言,在這次進軍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林茨還是在維也納,希特勒對於我都是優禮有加的。惟一曾經對我找過麻煩的人就是佔領軍總司令博克上將,原因是因為我命令在戰車上面懸旗結彩,他認為這不合規定。不過當我向他解釋說,希特勒已經批准了這樣的做法,他馬上也就不再追究。

  那個被認為開不動的戰爭機器,經過部分改良之後,在1940年的春天即展現它的威力,把西方國家的落伍陸軍打得落花流水。很明顯的,丘吉爾的意思是想證明,假使1938年英法兩國的政治家要是敢於一戰的話,那麼也許勝利就很有希望。可是英法的軍事領袖們卻比較理智化,抱著懷疑的看法。他們知道自己陸軍的弱點,但是卻不知道怎樣去增強自己的實力。德國的將領們也同樣愛好和平,不過他們卻並不是因為本身有弱點,或是害怕什麼新發明;他們只是相信他們的國家用和平的手段也一樣可以達到國策上的目標。

  第二裝甲師就留駐在維也納地區,從那年的秋天起,就開始接管奧地利籍的補充兵,党衛軍近衛師和第十六軍的軍部在4月間就返回柏林。現在維爾茨堡地區空起來了,所以在1938年秋季,就又成立了第四裝甲師,由賴因哈特將軍(Gen.Reinhardt)擔任師長,此外第五裝甲師和第四輕型師也都先後成立。

  在1938年的夏季中,我擔任承平時期一個軍長所負責的工作,主要的就是輪流視察我的部隊。這樣就可以使我對於所轄的官兵都有深切的認識,並且建立在戰場上的互信,這種互信是我最感到驕傲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