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歌德 | 上頁 下頁 |
三八 |
|
他不承認某個民族文學是模範,這個看法是正確的。但是古希臘文學也不能例外。這裡也顯示出歌德對古希臘文學的偏愛和過分崇拜。 歌德喜愛中國文學,並用批判與吸收的觀點來看待它。他說:「中國、印度和埃及的古物不過是些珍奇的古董而已,見識一下這些東西是好的,可是從道德和審美修養的觀點來說,它們於我們的用處並不多。」 第二十三章 詩人夢想「教育省」 詩歌和小說《威廉·邁斯特》、《浮士德》是歌德一生創作的三根支柱。它們伴隨了歌德整個一生。 早在1777年,28歲的歌德就開始寫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了。不過,1909年底才由瑞士蘇黎世的一個文科中學教員畢雷特發現歌德寫的這份初稿。書稿題為《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這是歌德的女友巴爾巴拉·舒爾泰斯夫人的手抄本。 後來正式出版的小說分兩部:《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1795—1796)和《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1821—1829)。 歐洲中世紀的手工業者從學藝到成為師傅,通常要經歷三個階段:學習時代、漫遊時代、為師時代。因此,根據歌德的創作思路,他大概還打算寫第三部的。 《威廉·邁斯特》從開始構思到第二部出版,時間跨越50多年,作者的思想也必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為了敘述的方便,現在將兩部放在一起來介紹。 《威廉·邁斯特》描寫了一個青年的成長、內心的發展和道德的完善過程。因此,它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教育小說或發展小說。 主人公威廉·邁斯特是一個富商之子,他從小就熱愛文學和戲劇,不願繼承父業。他愛上了一個名叫瑪麗亞娜的女演員,兩人同居並生了一個孩子。後來由於發生誤會,威廉懷疑她對自己不忠實而離開了她。這一波折對他精神上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他不再搞戲劇,回到商界來。但是庸俗而枯燥的商人生活使他很反感。他父親要他去外地催還債款,途中他遇到了演員和劇團,他對戲劇的愛好又在心中複萌。他胸懷宏願大志,要為德國創造民族劇院。他資助一個快要解散的梅裡納劇團,讓它購置道具、佈景。不久,他自己參加了這個劇團。在這期間,他花錢從雜耍團老闆手裡贖出了受虐待的十二三歲的意大利少女迷娘,她從此就一直留在威廉身邊。以後他又收留了一個意大利豎琴老人。這就是膾炙人口的關於豎琴老人和迷娘的故事。迷娘身體長得很好,但發育不很健全,外貌不很端正。她的歌聲卻很吸引人。小說第三部一開頭那首迷娘曲把人帶到了南國——意大利: 你知道嗎,那檸檬花開的地方, 茂密的綠葉中,橙子金黃, 藍天上送來宜人的和風, 桃金娘靜立,月桂梢頭高展,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願跟隨你,愛人啊,隨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圓柱成行, 廳堂輝煌,居室寬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著我: 人們把你怎麼了,可憐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願跟隨你,恩人啊,隨你前往! 你知道嗎,那雲徑和山岡? 驢兒在霧中覓路前進, 岩洞裡有古老龍種的行藏, 危崖欲墜,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岡? 前往,前往, 我願跟隨你,父親啊,隨你前往! 關於迷娘和琴師的身世,小說沒有作詳細交待。《迷娘曲》(之三)的第一段唱道: 別讓我講,讓我沉默, 我有義務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傾訴衷腸, 只是命運它不願意。 迷娘失去了歡樂。琴師則受命運捉弄,無意中犯了亂倫罪,只好遠走異國他鄉,用流亡生活和眼淚洗刷心中的痛苦。琴師唱道: 天神啊,你們領我們到人間, 你們讓可憐蟲犯下罪行, 然後讓他受心靈的折磨; 造孽者都要受現世的報應。① ①以上三首詩均引自楊武能譯本:《迷娘曲》。灕江出版社,1991。 威廉隨劇團來到一位伯爵府中演戲。在這裡他遇到了許多貴族,即上流社會的人物。其中有個貴族青年雅諾向他介紹了莎士比亞,從此威廉將莎士比亞崇奉為教父。 離開伯爵府後,這個劇團輾轉流浪,半路上遇到強盜搶劫。威廉受了傷,幸被一個過路女子所救。傷好後,威廉將自己的劇團介紹給他的舊相識賽羅。威廉與賽羅商談如何演出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這時的威廉早就從事該劇本的翻譯,對改編莎劇和表演已很內行。威廉扮演哈姆雷特。賽羅的妹妹奧萊麗亞扮演莪菲莉霞。通過演劇,兩人成為好友。後來奧萊麗亞去世。臨死前她委託威廉將一封遺書交給她昔日的情人羅塔裡歐。羅塔裡歐是一個貴族,胸懷坦蕩,思想進步,他曾滿懷激情地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軍旅生涯耗費了他不少金錢。戰後他回到故鄉,也解放了自己家的農奴。威廉將信交給他,見到他是一個開明貴族,便同他結為朋友,共同組建了一個以服務於人類為宗旨的秘密團體「塔樓兄弟會」,並且要建成一個世界性的商業公司。威廉在羅塔裡歐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菲利克斯。牧師向威廉宣佈:「你的學習時代過去了」,發給了他一張結業證書。他不是學藝出師,而是學會生活,成了生活的主人。最後他與羅塔裡歐的妹妹娜塔麗亞結婚,那可憐的迷娘卻在對威廉的默默的愛情中死去。 迷娘和豎琴老人的故事是非常動人的。中國著名的歌德研究家馮至在這本小說的《譯本序》裡曾斷言:迷娘在當時德國社會裡不可能有像她那樣的模型,可以說「是歌德心靈中的產物」。其實,歌德在第一次去意大利時,在路上遇到過彈豎琴的老人和一個小女孩①,這可能促使歌德在他們身上虛構和鋪陳出一篇故事。因此,歌德1787年7月5日在羅馬寫的信裡宣稱:「我的《威廉·邁斯特》增加相當多了。現在應把以前的舊稿子棄掉」。這裡所說的「增加」,恐怕不單純指「對各種藝術的思考」②吧。 ①參看趙乾龍譯《意大利遊記》第7頁,花山出版社,1995年。 ②同上,第203頁。 《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是第二部。1821年寫出初稿,1825年開始修改和擴展,1829年脫稿。雖然威廉·邁斯特仍在小說中出現,但是小說結構鬆散得出奇,是用日記、書信、談話、觀感、格言、詩歌、故事等拼湊而成的。既沒有中心主題,連貫的情節,也沒有中心人物。威廉·邁斯特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他在「塔樓兄弟會」裡立下過誓約,他必須永不停息地去漫遊,在任何一地不得停留3日以上。他的任務是聯絡更多的人和團體,建立更大的組織,實現他們改造社會的理想——通過教育,建立一個具有人的美德的精神文明社會。 威廉帶著兒子菲利克斯開始漫遊。他首先來到一個大莊園主的家,到達一個城堡,見到城堡主人及其兩個侄女。這位莊園主在美洲有大片土地,恰好這片土地與塔樓兄弟會的土地相鄰。威廉在漫遊中遇到他的遠親,貴族瑪卡莉亞,認識了她的侄子雷納多。受雷納多之托,威廉去各地尋訪他的失女納霍娣娜。為了旅行方便,威廉將兒子留在「教育省」。教育省是一個相當於一個行政省的地區。這完全是歌德創造的一個「理想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