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歌德 | 上頁 下頁
三一


  1812年1月蓓蒂娜路過魏瑪,試圖與歌德家和解,願意承擔吵架的責任。但是歌德仍然嚴厲拒絕。歌德夫人在背後擺出一副復仇者的姿態。他們將兩年前她送給歌德的一幅丟勒名畫的摹擬畫退給她,從此斷絕往來。

  但是,1812年蓓蒂娜生了第一個兒子後去特普尼茨休假,又遇到了歌德,同歌德談了話。歌德向她道了再見。歌德給妻子寫信時卻未說實情。他寫道:「我絲毫沒有理會阿爾尼姆夫人。我很高興的是,我離開了這個精神病人。」

  蓓蒂娜後來成為著名的浪漫派作家,在歌德死後,她編寫了《歌德同一個孩子的通信》。但是研究家發現,她將通信數量增加了兩、三倍。許多是她杜撰的。

  克裡斯蒂安涅多少也瞭解歌德見異思遷的性格。在她給歌德的大約600封信中,也有給歌德發出警告的信。她寫道:「難道蓓蒂娜,還有那位艾本貝格夫人真的沒有去卡爾斯巴德?這裡傳言,茜爾維和波利娜也去那裡了。你要和她們幹什麼?真的,她們太過火了。你看著辦吧,不要把我,你的老伴忘記了。我請求你,有時候也想著我。我仍然堅定不移地信任你。隨便人家怎麼說吧。本來也只有你一個人在想念我。」①歌德得到警告後,輕浮的行動有所收斂。他是真心愛她的。他給她的信裡充滿了甜蜜的情語。其他的情人只是暫時相處的朋友。只有她才是他的終身伴侶。

  ①轉引自艾米爾·路德維希著《歌德傳》第421頁。

  大致與寫十四行詩的同時,歌德從1807年冬至1808年夏創作了詩劇《潘多拉》。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的第一個女人。相傳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類以後,宙斯圖謀報復,一方面將普羅米修斯綁在懸崖上受酷刑,另方面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粘土捏成美女潘多拉,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作妻子。潘多拉出於好奇心,私自打開宙斯要她給厄庇米修斯的一隻「百寶盒」,裡面所裝的疾病、瘋狂、罪惡、嫉妒等禍患一齊飛出,只有希望留在盆底。從此人間有了各種災禍和毒蟲。這就是所謂「潘多拉的寶盒」故事。歌德寫的是《潘多拉的歸來》。他製造了一個烏托邦:普羅米修斯的兒子斐列羅斯和厄庇米修斯的女兒厄庇美萊亞在迷誤和誤解之後結合為眷屬。潘多拉終於重新變成了人。

  劇中有一段(第374—380詩行)描寫厄庇美萊亞出現在熟睡的父親面前,她多麼像詩人想像中的米娜的形象:

  喂!從溫柔的姑娘那裡你們要什麼?
  不安靜的、目空一切的人們!
  財富、權力、榮譽、顯赫——
  你們要的莫非這些不成?
  姑娘不可能給你們這一切。
  她的饋贈,她的聲音,
  她的一切都像少女一樣柔情。
  厄庇米修斯醒來後說:
  多麼甜蜜美妙的夢境!你消失了!

  但是,歌德對米娜念念不忘。他為了弄清楚婚姻問題,竟引用了化學術語「親和力」作為長篇小說的書名。他探討婚姻關係,發現男女之間的愛情關係如同化學元素一樣,可以化合和分解。這種破壞傳統習俗的「親和力」會給人帶來不幸。

  小說中愛德華伯爵和妻子夏洛蒂在自己的莊園裡過著平靜的生活。可是他的朋友(一名上尉)和愛德華的侄女奧狄麗來到田莊後,四人的關係發生了「化合作用」。A、B、C、D四個元素重新組合。愛德華愛上了侄女,夏綠蒂與上尉相互吸引,發生了愛情。但是人與人的關係究竟與自然科學現象不一樣。夏綠蒂想阻止夫妻關係的惡化,與愛德華生了一個孩子,以為從此可以破鏡重圓,重修舊好。但是孩子不幸淹死。奧狄麗也絕食而死。愛德華失去所愛的人和孩子,也憂鬱而死。「親和力」的作用沒有產生新的化合物,而是毀掉了一個好好的家庭。

  歌德寫的這本心理小說立意新穎,影響深遠。後世作家仿效者不少。直到今天德國作家馬丁·瓦爾澤寫的中篇小說《逃馬》的情節也與此類似。

  第十九章 詩王樂聖同晤面

  德國是最有名的音樂王國。歌德小時候曾在法蘭克福看過神童莫紮特的演出。1778年3月26日,8歲的貝多芬在科隆舉行了他的第一場公開的音樂會,轟動了德國,轟動了波恩宮廷。他得到了官方褒獎。但是他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他不是神童,無法與莫紮特相媲美。他只是在他父親的打罵和威逼之下,才掌握鋼琴藝術的。

  貝多芬比歌德小21歲,幾乎可以說是兩代人。他敬仰歌德,欣賞青年歌德的充滿叛逆精神的作品。他譜寫過歌德的《迷娘曲》。1810年他創作了《哀格蒙特序曲》,想把樂曲寄給歌德。正好貝蒂娜從小與歌德熟識,又崇拜貝多芬。於是她自然成了他們倆之間的橋樑。貝多芬讓她轉達自己對歌德的敬意。她又將歌德的信中的意圖轉告貝多芬:「請轉達我對貝多芬的衷心感激之情。我很高興同他結識,交流思想和感受肯定會帶來益處。或許你能使他到卡爾斯巴德一遊。我幾乎每年都要到那裡,會有閒暇時間聽他的音樂,向他請教。」貝多芬得悉歌德的信之後,高興得喊了起來:「如果有誰能使他理解音樂,那就是我!」

  然後他們倆直接通信了。貝多芬向詩人表達了自己發自肺腑的景仰之情:「當我讀到這部奇妙的《哀格蒙特》時,激起的熱情使我重新思索、感受並把它譜成音樂。我非常希望知道您的意見,即使是責備,那對我和我的藝術也會是有益的,我會像得到巨大的讚賞那樣接受它。」(1811年4月12日)

  歌德熱情地覆信,對貝多芬的饋贈表示感謝。他希望在魏瑪能上演這部譜成音樂的悲劇,並相信它會「給自己以及我們這裡的您的許多崇拜者的莫大的愉快」(1811年6月25日)。

  貝多芬這時正患耳疾,有點重聽。聽力對於一個音樂家是多麼重要,這是不言自明的。他在同年夏天去特普利茨療養,他想在這裡遇見他崇敬的詩人,但是希望落空了。他的醫生告訴他,療養一次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再去療養,也許能見效。於是,在1812年夏天,貝多芬再次去那裡療養。他聽說,瑪麗亞·盧多維卡皇后將于7月也到那裡去療養,歌德必然陪同去那裡。於是貝多芬從維也納出發,經過布拉格,於7月5日到達特普利茨,住在「橡樹」旅館裡。兩周後,他在住房裡等候著渴望已久的客人的到來。

  歌德先請女僕遞進自己的名片。貝多芬立即朝門口迎了上去。

  善於辭令的歌德說:「我十分高興與您結識。」接著歌德對貝多芬為自己的詩作譜寫的歌曲和《哀格蒙特序曲》表示衷心的感謝。

  歌德關懷地詢問起貝多芬的耳病病情。貝多芬說:「感謝上帝,耳疾對我的創作沒有影響。我對音樂的想像依然是那樣純粹和清晰。」

  接著貝多芬表示願意聽取歌德對他譜的樂曲有什麼看法。

  歌德直言不諱地說:「我把您譜寫的與我的朋友澤爾特譜的相同的詩放在一起比較。我認為澤爾特譜的好。澤爾特的歌和我的詩本質上是一致的。而您譜的曲子卻相反。我經常覺得有些不舒服,仿佛我看到我的孩子穿上了陌生的服裝。①」

  ②轉引自高中甫著《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第140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