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歌德 | 上頁 下頁
二五


  1797年是作為謠曲豐收的一年載入史冊的。

  謠曲《新鮑俠斯和他的制花女》敘述一個詩人熱戀一位制花女的故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詩人和制花女是誰。正當一些貴族和市儈文人對歌德及其愛人進行人身攻擊的時候,歌德故意將古代故事中的畫家改換成詩人,歌頌制花女,無疑是對這些敵人的有力還擊。

  《掘寶者》是歌德在讀了《彼特拉克的遺言》之後寫的,告誡那些想靠咒語掘寶發財的人「不要再掘寶,枉費心機!」《魔術師的門徒》取材于古希臘作家琉善的《撒謊者》,用這個門徒學到半吊子魔術結果闖出大禍的故事,說明學習要虛心,本事要過硬的道理。《科林斯的新娘》和《神與舞女》均取材于書本上的故事,篇幅不短。歌德博覽群書,隨手拈來,即可成篇。他寫詩已駕輕就熟了。這些謠曲,或者說,敘事詩(歌德不喜歡謠曲這個名稱)各有特色。每段的行數可長可短,少則幾行,多則十幾行。《神與舞女》一段有11行。

  席勒寫的謠曲同歌德寫的可以媲美。

  1797年7月底,歌德開始了他的第三次瑞士之行。在蘇黎世他拜訪了老朋友邁耶。他們倆打算合寫一本意大利美術史,歌德想再次去意大利搜集資料。但是他未能成行,因為拿破崙的軍隊正在入侵意大利。他只好怏怏返國。在返國途中,邁耶陪他遊覽了四林湖。歌德晚年向愛克曼談起了他這次旅遊的感受。

  他說:「那裡美麗而雄偉的大自然使我再度得到很深的印象,我起了一個念頭,要寫一篇詩來描繪這樣豐富多彩、瞬息萬變的自然風景。為著使這種描繪更生動有趣,我想到最好用一些引人入勝的人物來配合這樣引人入勝的場所和背景。於是我想起退爾的傳說在這裡很合適。

  「我想像中的退爾是個粗豪健壯、優遊自得、純樸天真的英雄人物。作為一個搬運夫,他在各州奔波,無人不知道他、不喜愛他,他也到處樂意給人一臂之助……

  「關於對立的一方,蓋斯勒在我想像中是個暴君,不過他貪圖安逸,很隨便,有時做點壞事,有時也做點好事,都不過借此尋尋開心。他對人民和人民的禍福概不關心,在他眼中沒有人民存在。

  「與此對立的人性中一些較高尚善良的品質,例如對家鄉的熱愛、對祖國法律保護下的自由和安全感、對遭受外國荒淫暴君的枷鎖和虐待的屈辱感、以及最後逐漸醞釀成熟的要擺脫可恨枷鎖的堅強意志,我把這些優良品質分配給瓦爾特·富斯特、斯陶法肖和文克爾裡特之類高尚人物。這些才是我要寫的史詩中的真正英雄人物,代表自覺行動的崇高力量,至於退爾和蓋斯勒雖有時出現在情節裡,總的來說,卻是一些被動的人物。

  「當時我專心致志地在這個美好題目上運思,而且哼出了一些六音步格詩行。我看到靜悄悄的湖光月色,以及月光照到的深山濃霧。然後我又看到最美的一輪紅日之下充滿生命和歡樂的森林和草原。我在心中又描繪出一陣雷電交加的暴風雨從岩壑掠過湖面。那裡也不缺少寂靜的夜景和小橋僻徑的幽會。

  「我把這一切都告訴了席勒,在他的意匠經營中,我的一些自然風景和行動的人物就形成了一部戲劇。因為我有別的工作,把寫史詩的計劃拖延了下去,到最後我就把我的題目完全交給席勒,他用這個題目寫出了一部令人驚歎的大詩。」(1827年5月6日)

  席勒沒有去過瑞士,沒有實際感受。1803年8月25日晚開始搜集和閱讀有關瑞士的資料。歌德有一次談席勒寫《退爾》的情形:「席勒先在他的房間四壁貼上許多他所能找到的瑞士的專圖,他還讀瑞士的遊記,甚至對於瑞士獨立地區的一街一巷都能熟悉無遺。同時他研究瑞士歷史。他把一切材料綜合之後,開始工作,真可說,他不到寫完《退爾》不站起來。他疲倦的時候,伏案睡覺。一醒來,便索取濃咖啡——不是如後人所誤傳的香檳酒——來提起他的精神。於是《退爾》就在6星期裡完成,真是一氣呵成似的!」

  1804年2月中旬席勒完成全劇。3月中該劇在魏瑪劇院初演。

  《威廉·退爾》中蓋斯勒命令退爾射孩子頭上的蘋果一場是非常著名和驚心動魄的。在這場寫作過程中,歌德向席勒提出過具體建議。歌德對愛克曼說:「因為他進行工作一般很大膽,就不大注意動機伏脈。我還記得為了《威廉·退爾》我和他的爭論。他要讓蓋斯勒突然從樹上摘下一個蘋果,擺在退爾的孩子頭上,叫退爾用箭把蘋果從孩子頭上射下來。這完全不合我的天性,我力勸他至少要為這種野蠻行動佈置一點動機伏脈,先讓退爾的孩子向蓋斯勒誇他父親射藝精巧,說他能從一百步以外把一個蘋果從樹上射下來。席勒先是不聽,但是我提出我的論據和忠告,他終於照我的意見改過來了。」(1825年1月18日)

  歌德十分佩服席勒,說他對這些材料「利用得非常巧妙」,說「席勒的才能生來就適合於舞臺」。席勒沒到過瑞士,但是他在劇中所描繪的瑞士風景非常逼真。

  從以上的事例就可以看出,歌德和席勒如何真誠坦率地親密合作。

  2.席勒病逝歌德哭了

  歌德于11月底回到魏瑪。他立即投入新建成的魏瑪劇院領導工作。劇院成為了他與席勒合作的又一領域。該劇院揭幕時演出了席勒的大型悲劇《華倫斯坦》三部曲的第一部。在兩人合作的10年間,席勒的劇本沒有一部不在這座劇院裡上演。

  魏瑪劇院是當時德國70多座劇院中的一個小劇院,比起慕尼黑、法蘭克福、柏林、漢諾威、漢堡、斯圖加特、德累斯頓等大城市的劇院來都要小得多,但是經過歌德和席勒的辛苦經營,這座劇院已名播四方。

  歌德認為,劇院是支持和促進提高民族文化教養的力量。為了把魏瑪劇院辦成德國劇院的一個典範,席勒辭去了耶拿大學的教授職務,遷居到魏瑪來。歌德為他找的寓所離歌德住處不遠。從此,兩人經常你來我往,切磋技藝,討論辦好劇院的種種問題。

  要辦好劇院,除物質條件和經費外,首要的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劇團和一批能吸引觀眾的劇目。

  歌德建立一所戲劇學校,親自任教。他指導演員排練,為此制訂《演員守則》,他作為舞臺監督,對排練非常認真,對演員的選拔、演員的做功和說唱功夫要求非常嚴格。他要求演員不僅能表現自我,而且要能表演與自己不同性格的人物。他很重視像伊夫蘭特(1759—1814)、卡洛琳·雅格曼(1777—1848)等名演員的領銜主演,這能吸引觀眾。

  當時舞臺上有的是趣劇、鬧劇,藝術低劣,內容貧乏。為了解決劇目問題,一方面,兩位大師自己動手寫。歌德寫了《私生女》(1803),請席勒幫助改編自己的劇本《哀格蒙特》、《伊菲革涅亞》、《塔索》,使之適合演出要求。席勒寫出了《華倫斯坦》(1799)、《瑪麗亞·斯圖亞特》(1801)、《奧裡昂的姑娘》(1802)、《恨世者》(斷片,1802)、《梅辛娜的新娘》或《兄弟冤家》(1803)、《威廉·退爾》(1804)、《狄默特尼烏斯》(斷片,1805)。另一方面,他們翻譯和改編外國劇本。其中有席勒改編的劇本《杜蘭朵》(1802)。該劇有個副標題:《一個中國公主的故事》。原作者是意大利著名戲劇家戈齊(1720—1806)。歌德和席勒之所以要上演《杜蘭朵》,是為了讓觀眾看厭了嚴肅劇之後「換換口味」,輕鬆一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