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哥白尼 | 上頁 下頁
一八


  §第四章 艱難時事與《天體運行論》

  1531年以後,哥白尼逐漸擺脫公務,用較多的時間從事自己所喜愛的科學活動。他的中青年時代在學習和緊張的公務活動中結束了,現在已經接近了老年。以前他是受舅舅照顧的、神甫會中最年輕的神甫。然而,現在舅舅早已不在人世,自己的老同學和老同事也越來越少了,其中許多人已經謝世,另外一些人則取得了很高的教會職務。哥白尼雖然屬神甫會中年事最高的長者和任職時間最長的人,但仍然只是一位普通神甫。青年時代熟悉的人大多已經離去,接替他們的是比哥白尼整整晚了一輩的青年人。哥白尼跟他們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因為這些年輕人的生活閱歷和知識都無法同哥白尼相比。青年人以十分崇敬的目光看待哥白尼,把他看成是一位智慧老人,但在路上相遇卻多是對他加以回避。在他的老朋友中只剩下了從前的一位同學蒂德曼·吉斯。另外一些擔任了重要教會職務的人,早已把同哥白尼相識之事忘得乾乾淨淨,用冷漠的、有時甚至是不友好的態度對待他。

  哥白尼在克拉科夫還有一位大學同學伯納德·瓦波夫斯基,但只能同他保持書信往來。哥白尼沒有多少朋友,甚至能同自己一道分享天才發現的熟人也很少。

  當時瓦爾米亞已進入一個不利於發明和發現的時期。

  在意大利以北的一些國家裡,一個旨在改革宗教的思想運動正在興起,後來發展到反對教會、教皇及其整個統治系統。這場宗教改革運動是同德國威丁堡教授馬丁·路德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馬丁·路德譴責教會從事的贖罪卷交易,還否定主教會議的絕對正確性和教皇的權威,要求取消宗教等級制度。

  路德改革思想,很快席捲了波蘭,並在騎士團普魯士紮了根,在王屬普魯士,其中包括哥白尼的永久逗留地——瓦爾米亞,改革思想也得到迅速傳播。宗教改革運動對瓦爾米亞神甫會構成威脅,因為這種運動要抹殺它存在的意義。為此,同這種改革運動的鬥爭要比同一種新的宗教鬥爭還重要。哥白尼對那些神學辯論大多不感興趣,他也沒有譴責宗教改革者。在他豐富的遺產中沒有任何一個例證能說明他深入鑽研了神學,也從未見他使用正統的教會觀點去評價別人。

  他大概懂得,如果他譴責宗教改革者,那將是非常不道德的,因為他自己從事的研究工作也正是反對正統教會思想的。他對社會改革的興趣主要是經濟性質的問題。有趣的是,哥白尼的朋友也是一些十分寬厚的人。法比安·盧茲揚斯基主教從不盲目輕信,更不是狂熱者。他的繼承人莫裡齊·費貝爾對許多問題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採取容忍態度。哥白尼最親密的朋友蒂德曼·吉斯整個一生都屬守寬大為懷的原則。

  哥白尼自己從未像神甫會其他同事那樣厭惡路德的信徒,他的第一個學生就來自馬丁·路德身邊。

  在市民階層看來,路德主義是一種廉價的宗教,不要求人們為教會做出更多貢獻。封建地主和窮人都對路德主義寄予希望,希望能把教會的巨大財富分掉。

  正是這樣一些認識形成了有助於傳播宗教改革思想的條件,這一點是哥白尼十分清楚的。

  1525年,騎士團國家改建為路德派公國,它為宗教改革思想在瓦爾米亞和王屬普魯士的傳播提供了方便。從前擔任騎士團大首領的阿爾佈雷希特,現在是世俗化的大公,他企圖利用瓦爾米亞的宗教改革運動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這些政治目的則是同宗教沒有絲毫關係的。阿爾佈雷希特未能用武力佔領瓦爾米亞,於是他便想通過灌輸自己的路德主義來達到攫取瓦爾米亞主教和弗龍堡神甫會土地的目的。他從克魯萊維茨向瓦爾米亞派遣了一些傳教士,去說服人們改信路德教。傳教士活動的地區首先是1520年至1525年曾經被十字騎士團佔領過的地方,即布拉涅沃、奧爾內塔、良城、皮耶寧日諾等地。如果宣傳運動很順利的話,阿爾佈雷希特就可以宗教為藉口,一舉吞併這些地區。這些路德傳教士還利用所謂的傳教機會,從當地教堂和修道院掠走了一些珍貴文物。

  1525年初,也就是向波蘭國王宣誓效忠之前,阿爾佈雷希特想竭力保住哪怕是一部分已被他侵佔的土地,結果未能得逞。為此,在瓦爾米亞主教費貝爾看來,這場宗教改革運動是對他分佈廣闊的財產的一種威脅。作為瓦爾米亞最大的封建主,他不僅把這場宗教改革運動看成是自己主要的意識形態敵人,也看成是經濟方面的大敵,為此他堅決反對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傳播路德主義。1534年,普魯士各界通過了譴責路德主義的決議,把它稱為「路德宗派」。

  費貝爾主教忠實于羅馬天主教教會,他通過發佈公開信和各種指示,禁止宣傳新教。

  布拉涅沃成了瓦爾米亞宗教改革運動的重要中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