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他不但要求取消帕裡亞的制度,而且催促那班不可接觸的人——帕裡亞人——趁此機會起來施展他們的本事。他說他盼望帕裡亞人在新印度的社會中,做出偉大的貢獻。他設法使他們有這樣的自信心,並把他自己燃燒著的理想,灌輸到他們中去,他說他在這被壓迫階級中,看到那些可以成功的潛伏著的力量。他相信在五個月內,「不可接觸」的階級一定會依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他在印度民族中所應享有的地位。 甘地自身已樂得看見他的呼籲在人民的心中得到響應。有很多地方,被關押的帕裡亞人都得到了釋放。 在甘地被捕之前一天,他作了一次演講,敘述帕裡亞運動的進步。婆羅門的弟子也都給予了贊助。高等階級作了很多表示憐憫和慈愛伯裡亞人的事。甘地自己講過一個婆羅門的弟子的故事。說他是個不過19歲的年青人,卻自願去作一個清道夫,以此與不可接觸的人共同生活。在1921年4月末,「不可接觸」的習慣已漸次消滅。在很多村莊中,「不可接觸的人已可和印度教人雜居,並享受與他們同等的權利。可是也有一些地方,情形還是悲觀的,特別是在馬達拉斯,印度國會從這時起已把它列為討論的事件。在1920年12月間,那哥普爾會議表示,要廢除不可接觸的制度。 甘地以解放伯裡亞人同樣豪放的精神,從事於另一種偉大的事業,這種事業,就是婦女解放運動。性的問題,在印度是一個特別困難的問題,因為它已受了一個普遍難堪和指導不得其法的肉欲的洗禮。童婚已使國民肉體上和道德上的能力都在萎縮。男性的腦中,只存有滿足肉欲的心念,這對於女性的尊嚴不啻是一種侮辱。甘地發表了印度國家主義運動者對女性的鄙視和婦女的埋怨,他本人試圖袒護女性。他說,她們反對的言詞,正足以證實印度還有一種和「不可接觸」的禍害相等的痛瘡。 但是婦女的問題,並不是純粹的印度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這件事,也如他對帕裡亞人一樣,他盼望被壓迫者自已行動起來,而不盼望壓迫者解放她們。他告訴婦女們不要再把她們自身看成一種滿足男性肉欲的物品,以求鼓起人家的敬仰。他要她們忘記她們的肉體,而投身到社會事業中去,不顧一切的危險,雖然因此有種種的效果發生,也只好為信仰而忍受苦楚。婦女們不但應當放棄一切的奢侈品和拋棄或焚毀外國的貨物,而且必須分擔男人的問題和艱辛。在加爾各答地區有很多上流的婦女都欣然就獄,這足以表明一種精神。婦女應當為應做的事業而和男人競爭,不應當依靠人家的憐憫生活。在需要犧牲的時節,往往是婦女的精神超過男子。 所以婦女們都不用恐懼。就是最弱的人,也一定能保存她的光榮。「凡是知道如何死的,必定永遠沒有恐懼。」應當奉作信條。 甘地沒有忘記那些墮落的女同胞。1921年7月11日,8月11日和2月15日在安得哈拉和巴利薩爾省開會時與她們進行了廣泛的對話,他很嚴正和簡單地對她們說,她們也回答他,信賴他,並請求他的忠告。他設法為她們謀求一種正當的生活,他向她們建議。要她們從事紡織,她們都同意。假如大家一定給她們以贊助,則她們在隔天便可馬上起工。於是,甘地轉而又向印度的男人做鼓動,教他們尊敬女性。他說:「在罪惡之中博得勝負的,在我們的革命之中並沒有他的地位。自主的意思是我們應當把每個印度的居民,都作弟兄姊妹一般來看待。在兩性之中,女性並不是較弱的,而是較優的,較尊貴的,因為就是直到現在,她還是犧牲、忠誠、慈善、忍耐和智慧的實體。婦女的直覺,常常被證實為比男人的自作聰明更加智慧,更為正確。 在印度的婦女當中,從他自己的妻子論起,甘地常常得到聰明的幫助和瞭解。從她們中間,他得到了幾個最得力的門徒。 在1921年,甘地的權力,已達到他的最高點,就其為道德上的領袖來說。他的權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何況又有幾乎無所限制的政權,不期而遇地落到了他的手裡。人民都把他當作聖人。他的畫像,也都畫作斯裡克裡斯拿的模樣。但是在1921年6月份的印度青年報上,甘地還反對這種舉動。在年終的時候,全印度的國會把斯裡克裡斯拿的權授給了甘地,並給他以指定其承繼者的權柄。他成了印度政策的惟一操縱者。在這時候,如果他以為妥當的話,他真可以開始進行政治的革命,甚至於宗教的改造。 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並不要求這樣做。這是為了屬道德上的莊嚴呢?還是良心上的狐疑?或者是兩種原因並有,也未可料。一個人的心,要由另一個人來瞭解他,並非容易。而要一個屬另一種族和文化的人來瞭解他,更加顯得特別困難。那麼,要捉摸一個像甘地的精神那麼深沉紆曲的人,更是難了。在這動亂的年頭,在這很多迷失的事都在印度發生的情境中,人們要斷定究竟那舵手的手是否顫抖,是否常常堅定地駕駛時代的航船按照正確的方向前進,還真是難說得很。但是可以試著對這個「生存著的謎」的感覺加以說明。可以按照甘地這個偉人的宗教上的景仰及人們因他的真誠而感動的真誠,說出人們的感覺。 假如甘地的權大,他濫用這種權柄的危機也是一樣的大。他的運動已經遠到這步田地,只要略起微波,便可影響千萬的人。所以要引導這艘時代的巨輪順利前進,同時又要在變幻無常的大海中保持其鎮定的狀態,也就日見其難了。人們要想使那些浮動而並沒有受到壓迫的群眾情感和那中和而遠慮的理智互相調合,在當時甚至被認為是只有依靠超過人的力量才能解決的問題。甘地這溫存而虔敬的舵夫,在這時祈禱和依賴上帝得到的回答,在風濤怒吼之中,已差不多消失了,哪裡還想能傳達給其他的人呢? 甘地非常堅定,他並沒有被虛榮左右搖動的危險。 沒有一回讚頌他的事會使他轉頭,並且反而要使他受困,使他覺得不自然。在一般先知和主持神秘的人中,甘地可算是例外,因為他並沒有看見異象,也並沒有默示。他並不想使他自己相信他是受一種超過自然的力所指導的,他也並不想使他人這樣相信他。他所有的,只是光輝四射的真誠。他的額際,永遠是鎮定和明晰。他的心,從沒有虛榮。他也和其他的人一樣,還是一個平凡的人,而並不是一個聖人。他不要人家稱他為聖。可是,他的狀態,已經證明他的確是印度人民心目中的聖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