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在英人的統治下,亞洲文化的餘燼,只是遊絲不斷地在各大學和學院中保持其靜止的狀態。差不多經過40餘年,亞力加還是一個印回合辦的大學,是一個在印度的回教文化中心,而加爾塞大學,為塞克文化中心,班拿勒斯大學,則為印度文化中心。但是這幾個已陳舊的大學,都是依賴政府的,由政府供給維持的。甘地盼望要把這些大學改變為純粹的亞洲文化中心。在1920年,他在亞米達巴得創立了古茶拉特國立大學。他的理想是團結印度。印度教徒的達摩法和回教徒的伊斯蘭,便是兩種宗教的柱石。他的宗旨是保存印度語言並用它作為全國革新的源泉。 甘地秉著他最公平的態度,「覺得系統式的亞洲文化的研究,並不次於要研究歐洲的科學」。聖斯克利特、阿拉伯、波斯、巴利和馬伽狄等處文化的寶庫,都應加以搜索,以便發現民族力的源泉。這種理想,並不是單要滋育或重述古代的文化,而是要憑藉過去的風俗和近代的經驗,以造成一種新的文化,換句話說,就是要綜合影響印度的生活,或受印度本土的精神所影響,而生存於印度的各種文化,為一種新文化。這種綜合自然而然地是沙德希式的,而不是美洲式的,即是各種文化,都有它應有的地位,而不是以一種優勝的文化併吞其他一切的文化,因為以一種文化併吞其他文化,其結果只是一個「人為和強制」的統一,而不是趨向於「調和」。在國立大學中,一切印度的宗教都有課程,印度教人可以研究可蘭經,而回教徒也可研究沙斯塔剌斯。簡單一句話,就是他不相信在人類中沒有什麼事不可拿出來討論的,而他所摒棄的,也只能是這種摒棄的精神。印度斯坦的語言,已定為必修的科目,因為是聖斯克利特、痕都及烏耳都的通語。 校中不但由於研究的方法培養獨立精神,而且特別注重職業的訓練。 甘地盼望逐漸組織高等學校,使教育傳播各鄉鎮,用以普及到一般的群眾中去,所以不久便可將受教育與未受教育的兩種階級的致命的裂痕彌合起來。 並且因為儒雅的人都應受工藝的教育,而工農階級,也應受文藝的訓練,財富分配不均和社會哀怨的呼聲,還可因而減少。 甘地反對歐洲的教育方法,因為只知一味發展智力,而藐視手工的訓練,他要一切的學校,從小學至大學都編入手工的科目。他相信學童用紡織來代還學費,是一種最好的方法,因為他們由此可以學習做活,為獨立生活做準備。至於進行心理的訓練,甘地則一開始就非常注重。但是在學童未能正式受訓練之前,應當預備一批合適的教員。 所以這種被甘地視為新教育基石的高等學校,也就是專為訓練教員而設的。這種學校,並非是平常的學院或學堂,更適當一點,還是一種道院。 甘地在亞米達巴得的沙特雅格拉道院是他的師範學校,其中管束教員的規則,比管束學生的規則還多,並且教員都應作道院式的宣誓。在平常的宗教儀式中,這種宣誓,不過是純粹的消極形式,在這種道院中,他們用一種積極的犧牲和博愛精神宣誓。他們宣誓包括了下列內容: 1.誠實的宣誓。平日不說謊,還不算是誠實。就是為國家的利益,也不應當說謊,這就是所謂誠實到底,就是因此而反對父母尊長,也是必須的。 2.戒殺的宣誓。一定要對自己認為不義的人,不加以傷害、不加以恨怒,並反而愛他,才算夠足。要反對專制和暴虐,可是不要傷害專制者或暴虐者,只是用愛來征服他;就是因反抗他的命令而致於受刑至死也是甘心的。 3.獨身的宣誓。如果不是獨身,以上二種宣誓便差不多不能遵守。不以羡慕的眼睛看著婦女,還是不足。凡是獸的嗜欲,都應根本剷除,使思想上也沒有淫邪的意念。假使入院的教員已經結婚了,便應以他的妻為他終身的朋友,而保持一種純潔的關係。 4.節制口味。食物應當節約,保守清潔。非必需的或是足以刺激性欲的,都不能吃。 5.不偷盜的宣誓。不偷平常被認為是他人的財產,還是不足,假如消費了多於自己份額的東西,就是偷盜。 6.不擁有財產的宣誓。不擁有多量的財產,還是不足,凡是我們的肉欲所不絕對必需的,都不應當擁有,並常常想及簡化我們的生活。 除了這幾種主要的宣誓內容以外,還有下列幾條次要的規則: 1.「沙德希」。凡是帶有欺騙的嫌疑的物品,都不用它。凡是製造的物品,也皆不用,因為工人在廠裡受了無限的苦楚,而製造品是他們勞動的產品。外國的貨物和經過複雜的機器所造成的貨物,都應本著一種愛護真理的精神拒絕它,改用本國土織的粗布。 2.無畏。凡是懷著畏懼之心作事的人,都不能作為真理的信徒。真理的信徒應當不怕帝王,不怕民眾,不怕宗族,不怕家庭,不怕盜賊,不怕凶匪,不怕猛獸和不怕死。一個真無畏的人才能拿出真理的力量或靈魂的力量來抵抗他人。 這些要點擬定後,甘地還注意到了其他必要的條件,其中有二條是針對教員提出的,(一)自己操持體力上的工作,以此為學生做出表率;(二)熟悉印度各種主要的語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