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經濟騰飛路 | 上頁 下頁
一三三


  會見董建華香港回歸前一個星期,我身在香港,還會見了董建華。當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半年來,他在候任期間經歷了很大的轉變,從一個把畢生精力投入家族船務業,生活非常低調的人物,一躍成為傳媒注目的焦點,經常要應付刁鑽記者拋來的尖銳問題。他同意,要香港成功,中國必得先成功。這是治理香港一個合情合理的原則。我發現商界和專業界的精英開始在心理上進行調整,接受香港將要成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事實。香港中文媒體的態度變得溫和起來,即使是一份禁騖不馴的華文報紙也收斂了很多。新聞界開始懂得拿捏分寸。

  惟有彭定康繼續跟北京糾纏到最後一刻。臨時立法會的宣誓就職儀式,英方領導人以不符合聯合聲明為由,採取抵制行動。中國領袖沒有受邀出席英國的告別儀式,其實他們根本不打算出席。中國原想安排軍裝筆挺的解放軍,在江澤民於6月30日午夜抵港主持移交儀式之前進駐香港。英方起初反對,最終同意讓500名攜帶輕型武器的解放軍在晚上9點提前進入香港。在移交期限前一天,中方宣佈將在7月1日淩晨四點另派4000名解放軍到香港,末代港督就這個「駭人聽聞的消息」進行譴責。但是一切已經無濟於事。香港終究會在6月30日午夜12點整回歸中國。

  奇怪的是,香港人的情緒是淡漠的。自19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以來,香港人有足足13年的時間為這一刻做好準備。無論是在告別檢閱儀式上,或者是在皇家遊艇不列顛號收起鐵錨,載著末代港督徐徐駛離碼頭的時刻,都沒有人為英政府的離去表現出哀傷之情,人群中也不見有人依依不捨地向前殖民主子告別。彭定康在英政府統治的最後五年裡經常同中國針鋒相對。中方本來同意遵守「直通車」協議,讓1995年選出來的立法局於1997年香港回歸後繼續運作,但是彭定康卻把這列「直通車」弄出軌。

  1997年7月1日,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和他的領導班子接管香港時,跟東南亞金融危機撞個正著,只是他們要到1998年才真正領略到。泰幣在7月2日貶值,頹勢一發不可收拾並蔓延到整個區域,繼而擴散到俄羅斯,以至巴西。由於港幣和美元掛鉤,迫使香港不得不提高利率。房地產、股票,一切不動產的價格隨之狂跌,導致經濟衰退,帶來失業。香港爆發由罕見病毒引起的禽流感,老年人和兒童尤其受到生命威脅。當局不得不宰殺上舊萬隻家禽,雞農鴨農要求賠償,結果如願以償。紅藻破壞漁民的生計,漁民同樣要求賠償,也同樣得償所願。接著當地一家投慣公司破產倒閉,把股票存放在公司的投資者,照樣得到賠償。

  彭定康企圖鞏固通過民選途徑成立的立法局,結果失敗了。香港還在英殖民統治下選出的立法局被解散。受過高等教育的精天之問對如何而進、如何便現有制度發揮功能,有著極大的分歧。過去英國人治港的舊制度被削弱後。根本無法應付新的政局。一方是務實派的商人和專業人士,他們希望同北京政府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強烈反對彭定康的政策:另一方是學者、媒體和另一派專業人士,他們要建立一道憲制防線,越穩固越好。但是沒有幾個人肯站出來當群龍之首,因為這麼做就得面對現實:香港領導人必須調整政策和立場去爭取北京的支持,惟有這樣才能促進香港的利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