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經濟騰飛路 | 上頁 下頁
三六


  ※12、城在花園中

  派駐新加坡的外國通訊員找不到涉及貪污和其他營私舞弊行徑的大醜聞來報道,於是便報道新加坡經常落力推行這類「勸人向善」。的運動,冷嘲熱諷,說我們是個「保姆之邦」。他們可以笑我們,可我深信最後開懷大笑的人會是我們……

  1976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主人同我們見面的會議室裡擺著痰盂,有些中國領袖還用它。於是,1978年鄧小平到新加坡訪問的時候,我們在會議室內他的座位旁邊放了一個明代的藍白色痰盂,他卻沒用,也許是他發覺新加坡華人跟中國人不一樣,不隨地吐痰。1980年我再次訪問北京,發覺北京人民大會堂裡的痰盂已經拿走了。幾年後,我在新加坡設宴招待主管經濟的國務委員谷牧,提到人們改變了習慣,不再在人民大會堂裡使用痰盂。他笑著說,會議室裡的是拿走了,辦公室裡卻還用,老習慣改不了。

  從60年代開始,我們便展開反隨地吐痰運動。儘管如此,到80年代,還有許多的士司機向窗外吐痰,一些人也仍然在巴刹和熟食中心裡照吐不誤。我們通過學校和媒體傳播信息,肺病等疾病會因隨地吐痰而傳染。現在很少看到人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我們都是移民,離鄉背井而來,但卻準備擯棄陋習,在一個新的國家脫穎而出。這個運動成功了,促使我再接再厲把人民的其他陋習也改掉。

  獨立後,我千方百計要找出引人注目的辦法,以向世人顯示新加坡跟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不一樣。最後,我選定了一個使新加坡成為清潔又蔥翠的城市的計劃。我的策略之一是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的綠洲,達到第一世界的水平,使來自發達國家的商人和旅客,把這裡當成是到本地區進行商業和旅遊活動的基地。改善有形的基礎設施要比改變人民的習性容易。他們原本住棚屋,要方便不是在地上挖個洞,就是到放在屋外廁所的木桶去解決。如今搬進裝置了現代衛生設備的高樓,他們的習慣卻沒有改變。我們設法使人民改變亂丟垃圾、喧嘩吵鬧、粗野無禮等壞習慣,並使他們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講究禮貌。

  我們從很弱的基礎做起。60年代,部長和國會議員接見選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時段總是大排長龍。妻兒陪伴在旁的失業人士前來找工作,或要求的士或小販營業執照,或要求在學校食堂售賣食物。這正是失業數據背後的現實情況。數以千計的人在人行道和大街上售賣熟食,完全不理會交通、衛生和其他問題。結果街道垃圾成堆,造成堵塞,腐爛的食物散發出惡臭異味,四處淩亂污穢不堪,市區的許多角落都變成貧民窟。

  許多人當上霸王車司機,不但沒有執照,也沒保險。把破舊汽車租給他們的商人,趁機剝削他們。霸王車的收費較巴士車資高一些,卻比有執照的的士收費便宜多了。要在哪裡停車讓乘客上下車,都由乘客決定,這樣卻對其他公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從最初的數百輛到數千輛,霸王車堵塞街道,也妨礙了巴士服務。

  取締非法小販和霸王車司機我們無法取締這些非法小販和霸王車司機以整頓市容。必須等到1971年以後,當我們能夠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時,法律才得以執行,街道才得以整頓。我們發出熟食小販執照,把小販從人行道和馬路上移到附近嚴格建造,備有輸水管、陰溝和垃圾處置系統的熟食中心。到80年代初,所有小販都獲得徙置安排。他們當中有好些廚藝一流,遊客聞風而至,幾個還成了百萬富翁,開馬賽地,雇用傳應生。正因為有這些具有企業精神、衝勁和才幹的人民,新加坡才會成功。至於霸王車司機,在我們重組巴士服務,並且提供其他就業機會之後,他們才從公路上銷聲匿跡。

  我們還未脫離馬來西亞時,在1964年7月和9月發生了種族暴亂之後,整個市區十分混亂,民眾士氣低落,紀律鬆弛。有兩件事使我採取了行動。1964年11月的某天早上,我從政府大廈的辦公室向窗外眺望,視線掃過大草場,看到幾頭牛在海濱公園的草地上吃草!幾天之後,一名律師驅車經過市區邊緣的一條主要公路時,撞到一頭牛,不幸身亡。養牛的印度人把牛趕到市區,在路旁放牧,甚至把牛帶到海濱公園。我召集公共衛生處的官員開會,訂下立即解決這個問題的行動計劃。我們給牛羊的主人規l定了一個到1965年1月31日為止的寬限期。此後,這類走失的牲畜將被送往屠宰場,屠宰後的鮮肉將送給各個收容所。到12l月,共有53頭牛被逮著送往屠宰場。不久,所有牛羊都很快地回到棚裡去。

  為了在這個第三世界地區凸顯我們的第一世界水平,我們著手把新加坡發展成為熱帶的花園城市,終年清潔翠綠。每逢民眾聯絡所開幕,到各個機構訪問參觀或在交通圈主持公路竣工儀式時,我都會種樹做紀念。所種的樹有些長得茂盛,但是多數都枯萎了。要是我再到某個聯絡所,負責人會在我訪問之前補種上一棵。我的結論是,樹木種下後必須有個部門來管理,於是便在國家發展部設立了一個署負責這項工作。

  取得一些進展之後,我會見了各個部門和法定機構的所有高級官員,要他們大力推動綠化運動。我告訴他們,我到過將近150個國家和地區,也在接近同樣數目的政府賓館裡住過,留下好印象的不是建築物的大小,而是保養的水平。從建築物無人照顧的情形一一臉盆破裂、水喉漏水、抽水馬桶發生故障、建築全面失修以及花園荒蕪——我就能知道一個國家和它的行政人員士氣低落。到新加坡的貴賓同樣會做出這種判斷。

  我們種植了上百萬棵樹,有棕櫚樹和灌木,教導人民如何愛護它們,而不是加以摧殘和破壞。這個綠化行動提高了人民的士氣,使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產生自豪感。我們沒把中產階級區和工人階級區劃分開來。英國人過去把東陵和總督府一帶列為白人區,這個地區的環境比本地人地區整潔、乾淨和青翠。民選政府這樣做可得付出慘重的政治代價。我們也致力於消滅蒼蠅和蚊子,疏浚臭氣熏天的溝渠和水道。不到一年,人們便覺察到公共場所明顯地變得更加整潔了。

  人們的壞習慣是長期養成的,如隨意踐踏植物和草地,破壞花圃,有時又偷竊樹苗,或把腳踏車和電單車靠在樹身上,把樹木壓倒。要革除這些陋習,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有這種毛病的不光是窮人。一名醫生看上了一棵頗有價值,剛剛種下的南美杉,把它從中央分道堤上移走,想把它移植到自己的花園裡,被逮個正著。為克服一開始人們對綠化所採取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我們讓孩子們在學校裡親自栽種並照顧樹木,辟設小花園,希望他們把綠化的信息帶回家讓父母也瞭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