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經濟騰飛路 | 上頁 下頁


  ※3.英軍撤退

  英國一手承擔本區域安全的時代結束了,今後維護安全的責任須由我們自己挑起。然而安全並不是我們唯一關注的問題。我們必須能養活自己,說服投資者把資金投在新加坡,設立製造廠和從事其他生意。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在少了英軍庇護和沒有腹地的情況下生存下去。

  1966年10月,我和吳慶瑞在倫敦要求希利賣給新加坡一中隊的霍克獵人型戰鬥機,他搖著手指問我們到底有什麼意圖。他說英軍會照顧我們。離開倫敦的時候,我們消除了疑慮,皇家空軍將會留駐新加坡。

  我們很需要英國駐軍帶來的信心。如果他們在我們還沒有能力保衛自己的國土時突然撤離,我們恐怕難以生存。他們的留駐給人們帶來安全感。沒有這種安全感,我們便無法爭取到外國的投資,更談不上輸出我們的貨品和服務了。爭取外國投資是我們能夠製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以吸收我們的離校生和防止大批人失業的惟一方法。早在同年1月,我跟英國首相威爾遜就在拉各斯舉行的緊急共和聯邦總理會議上,討論了在新加坡英軍的前途,那次會議是為了商談羅得西亞單方面宣佈獨立的問題而舊開的。威爾遜告訴我,他可能要調走駐守馬來西亞的5萬名英軍之中的2.5萬人。雖然他說他還沒做出任何決定,但是這番話顯示他正在減少駐軍。

  為了更瞭解英國的意向,1966年4月,我到倫敦去跟他們討論防務計劃。我發現,在工黨、保守黨以及在英國最著名的主筆和評論員當中,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張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這使我感到不安。希利(在英國報界支持下)說,內閣裡有人極力主張迅速分階段撤退,帶頭的是地位僅次於威爾遜的第二號人物喬治·布朗。《新政治家》週刊主編保羅·約翰遜甚至透露了撤軍日期,那就是1968年。這個主張極易爭取到工黨和工党議員的支持。保守黨前部長,現任影子內閣財政與經濟事務部長的伊恩·麥克勞德告訴我,黨內有許多「歐洲人」(主張英國同歐洲結成一體者)渴望撤軍。

  我相信威爾遜已經做了承諾,至少在任期內會讓英軍繼續留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美國必定提出了交換的條件,要求英軍留下來。一些友好國家的大使告訴我,美國正在協助英國支持英鎊的幣值,條件是英軍繼續留在蘇伊士運河以東。美國大有理由希望英軍繼續留下來。到1966年1月,派到南越的美軍人數達到了15萬名,美國空軍正在轟炸選定的北越目標。後來,布朗向我證實,有關的條件是美國扶持當時估值過高並且面對壓力的英鎊。

  希利才智過人國防部長希利是繼威爾遜之後我必須會見的一位最重要的領袖。

  我很欣賞這個人。他有過人的才智,有如電腦那樣,當你給他更多資料時,他就會源源不斷地提出新的解決方案,隨時可以放棄自己原先的基本立場。他能言善道,頭腦靈活,很詼諧,有很多有趣和我想多瞭解一點的人物的有用傳聞,同他共進晚餐的人都會感到很愜意。但是,他對人的評斷往往也很人骨。有一回談起一位共和聯邦國家的總理,他邊指著自己額頭兩端邊說道:「他從這裡到這裡都是木頭。」

  他向我介紹了工党每個部長的立場。他說,英國政府要把遠東駐軍維持到70年代是可能的,不過會相當困難。在內閣中,多數部長主張今後五年內分階段撤退,只有威爾遜、斯圖爾特和他本人——「一個很難應付的組合」,盼望在今後十年內,繼續在蘇伊士運河以東駐軍。我見過外長斯圖爾特,發覺他為人穩健可靠。

  希利說,工黨內部有一派強烈主張英軍完全撤退,不再承擔海外的義務。駐紮在遠東的英軍與其說是維持和平與安全的工具,不如說是成了區域政府互相爭吵時可以利用的工具。在這樣的背景下,希利警告說,英國的遠東軍事政策可能改變,甚至會在現任工黨政府任期內就改變。英軍駐紮期限不定,一直使我擔心我離開倫敦不久,工党便向威爾遜施加壓力,要求削減海外的防務負擔。

  在1966年6月舉行的工党國會議員會議上,威爾遜不得不力圖打動會眾的社會主義情感:「坦白說,只需要考慮自己的話,我們將樂於儘快離開新加坡。然而我們不能像在亞丁那樣說,當地政府和當地人民不需要我們。作為跟這個房間裡的任何人同樣優秀的左派民主社會黨人,李光耀肯定要我們留在那裡。讓我們記住,在共產黨人渴望控制的東南亞,他在這個地區的政治鬥爭和他本人的選舉鬥爭中,顯示出跟共產主義進行鬥爭的巨大勇氣。

  「按照我們對民主社會主義政府的瞭解,我們所認識的新加坡政府是東南亞惟一的民主社會主義政府。

  「他的社會記錄,例如建屋計劃,是最先進的民主社會主義社會過去的一切努力都無法比擬的。」布朗主張撤離東南亞離開倫敦後,我到斯德哥爾摩出席社會主義國際大會,同英國和歐洲的社會主義党領袖交流。我跟布朗共進午餐。他直率地說,他主張撤離東南亞,越快越好。他承認自己屬￿少數,卻準備堅持到底。他說,威爾遜和希利頗能體恤我和新加坡政府的處境,他卻對以此為藉口留在蘇伊士運河以東,感到十分厭惡。在1965年10月發表的防務報告中,他主張明確地宣佈撤軍,表決的時候卻被挫敗。我爭辯說,如果他們真的撤軍,美國當時就不會支持英鎊,這將造成英鎊的貶值,工黨會在第二次選舉中失敗。他不滿地嘟嚷說,長遠來看,約翰遜一威爾遜協議對英國沒有好處。

  1966年7月,希利訪問新加坡,告訴我駐新馬的英軍人數將削減到對抗之前的水平。他到過吉隆坡。他正經八百地說,他告訴了報界,吉隆坡沒有反英情緒,英國之所以沒有援助馬來西亞,除了因為英國遭遇經濟困難之外,並沒有其他原因。

  他眨眨眼睛說,馬來西亞人發現,他們所謂馬來西亞的「憎恨英國月」造成了壞印象,收到了反效果。馬來西亞領袖氣惱英國媒體批評他們的種族主義和語文政策,因此對英國人板起面孔。到他抵達的時候,已是「熱愛英國月」。他心情愉快,態度溫和,叫人安心。有些時候,我覺得英國將能繼續逗留十年,直到進入70年代。

  有些時候,我又感到威爾遜和希利時日無多。英國工党國會議員當時都是極力主張削減海外防務開支,把資源集中到英國本土的。

  1967年4月22日,希利第二次訪問新加坡。他表明到70年代末期英國將撤離亞洲大陸。我促請英國設法讓人們對本地區的安全保持信心,不應有突如其來的變化。

  希利表明,撤軍決定是基於經濟的考慮,不是基於軍事,因怕不大可能改變。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英國的財政問題。人們擔心英國會被卷人「越南式」的戰爭,越南的流血把英國人民嚇壞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