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經濟騰飛路 | 上頁 下頁 |
四 |
|
印度和埃及不肯給予協助,我於是叫吳慶瑞繼續跟以色列人接洽,但是秘而不宣,保密越久越好,以免引起新馬兩地基層馬來穆斯林的反感。1965年11月,亞克。埃拉紮裡上校率領了一小隊以色列人前來。12月又來了六個人。他們膚色夠黝黑,我們管他們叫「墨西哥人」,以便掩人耳目。 須有一支可靠的軍隊我們必須有一支可靠的軍隊捍衛國家的獨立。東姑對分家改變主意我倒不怕,但是還有賽加化阿巴等其他影響力很大的馬來領袖。賽加化阿巴極力反對分家,連巫統秘書長的職位也辭去了。他可能遊說阿爾薩戈夫準將,告訴他作為愛國者,扭轉分家的局面是他的職責。阿爾薩戈夫和他那駐紮在新加坡的步兵旅,大可不費吹灰之力便使我和所有其他部長淪為階下囚。於是我們保持閉口不言的低姿態。吳慶瑞作為國防部長則狂熱地工作,以便儘快建立一些防衛力量。 新加坡的軍隊和警察的種族成分,使我們還須冒另一種安全風險。獨立了的新加坡不能延續英國人的老一套做法,把一個有四分之三人口是華人的城市的治安,交由馬來族警察和軍人去負責。英國人招募的主要是馬來人,他們多數在馬來亞出生,傳統上到新加坡來人伍。馬來人喜歡當軍警,華人卻避之惟恐不及,那是因為在中國的動亂和軍閥時代,士兵到處搶劫,留下了歷史包袱。問題是,新加坡政府已經不再是英國人或馬來人的政府,而是馬來人眼中的華人政府,軍隊和警察還會不會同樣效忠呢?我們必須設法吸引多些華人和印度人加入警隊和軍隊,以反映實際的人口比例。 分家後不久,應馬來西亞政府的要求,我們派出了新加坡第二步兵營到沙巴執行「對抗」任務。儘管當時兩國還未締結正式的防務協定,我們要表示對馬來西亞有善意,要跟它團結一致。這一來,整個淡馬錫軍營便成了空營。馬來西亞建議派一團馬來西亞步兵到淡馬錫軍營,我們同意了。 我們的第二步兵營定在1966年2月完成在婆羅洲的任務,雙方參謀部談妥,到時馬來西亞軍隊會撤走。但是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卻要求別讓新加坡的步兵營重返淡馬錫軍營,而應把新加坡一營步兵調到馬來亞本土,以便讓馬來西亞步兵團繼續留在淡馬錫軍營。作為國防部長的吳慶瑞不同意。我們要兩個新加坡營都留在新加坡。我們相信馬來西亞之所以改變初衷,是因為他們想在新加坡駐留一營軍隊,以便控制我們。馬來西亞人拒絕離開。 於是回國的新加坡步兵營的先頭部隊必須搭起營帳,暫時駐紮在花拉公園。吳慶瑞急忙來找我,提醒我不能讓我們的軍隊在營帳裡呆太久,食堂和廁所設備太差,很容易引發暴亂或嘩變。他說,他的處境就像一位英國將領統率一支以意大利兵占多數的軍隊。馬來西亞有可能利用這個局面,臨過阿爾薩戈夫準將發動政變。他勸我從歐思禮路的住家搬進總統府園地內的別墅,並安排辜加警衛在四周站崗,以防萬一。在一連辜加警衛的護衛下,我和家人就在總統府園地內的別墅住了幾個星期。 不久之後,英國人騰出了在新加坡北部靠近三巴旺的卡迪軍營。我們把它讓給馬來西亞,他們在1966年3月中旬答應把軍隊從淡馬錫軍營轉到卡迪軍營。馬來西亞軍隊前後在卡迪軍營駐留了18個月,到1967年11月才自動撤走。 馬來西亞這種不講道理的做法加強了我們建立新加坡武裝部隊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制止他們類似的恐嚇。他們的行徑,使我們益發痛下決心,咬緊牙關站穩腳跟,堅持到底,無畏的戰士吳慶瑞在致國防理事會的文件中寫道:「新加坡和鄰國的人口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讓自己因此而六神無主將是愚不可及的。重要的不是人口的數目,而是武裝部隊的戰鬥力……徵兵五年之後,通過動員戰備軍人,我們可以派出一支15萬人的部隊。利用上了年紀的人和婦女負起非戰鬥任務的話,最終我們應能派出一支25萬人的軍隊,由具備戰鬥力的18到35歲的人組成。人數雖然不多,他們卻朝氣蓬勃,受過良好的教育,準備保家衛國,他們的作戰能力是不容低估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