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弗洛伊德傳 | 上頁 下頁
七五


  ※第十八章 二十年代的理論建設

  經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二十多年時間,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得到了發展,但弗洛伊德覺得,他的潛意識理論迄今為止尚未最終解決「潛意識何以能發生作用」這個根本問題。這實際上涉及到潛意識的來源、性質及其發生作用的過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經過周密的思索,弗洛伊德終於發現:「在心理學領域內,為了興建更加高大的理論大廈,再沒有比建立一整套關於本能的基本原理更加重要和更加急切的事情了。」

  關於本能的理論,弗洛伊德的觀點是經歷一段變化過程的。他最早把本能分為兩組:一種是保存種族的「性本能」,另一種是維持個人生存的「自我本能」。後來,他發現這種分類有片面性,容易造成兩者互相對立的跡象。他認為,「性的本能」固然是為保存種族發展所必需的,但同時也應該符合「自我」的利益。總之,他認識到把兩者對立起來的觀念是錯誤的,是不符合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歷史事實的。在現實生活中,種族的存在和個人的存在是相輔相成、互為條件的。因此,個人的本能與種族的本能應該是一致的。

  由此出發,弗洛伊德把本能重新加以科學的分類。必須指出,這一新分類的基礎就是弗洛伊德為精神病人進行治療的臨床實踐以及他研究人類性欲的發展規律所得的經驗。

  他在治療性變態時,發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往往存在兩種對立的衝動——這一衝動的協調和鬥爭的結果,才使個人和種族的存在成為可能。在性變態,這種對立傾向的典型暴露就是性虐待狂和性被虐待狂。性虐待狂是通過強加給性對象的痛苦來獲得性滿足;被虐待狂則是借著本人受到的痛苦以獲得性滿足。弗洛伊德說,人類的一切本能的衝動歸根到底是這兩種本能力量按不同比例的結合。

  被虐待狂,即自虐狂,假如我們抽掉其性的成分,則是一種自我破壞的傾向的存在。在人類的人格發展史上,全部本能原先都是包含于或局限於自我的範圍之內,後來才向外界尋求發展,對外界對象感興趣。所以,自虐狂所代表的自我破壞的衝動,比起虐待狂,即他虐狂來說是更加原始的,也是較早出現的。在他虐狂的情況下,這種破壞的衝動不再內向自己,而是轉向外方。這種衝動在後來就發展成為侵略,一旦這種侵略在外界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礙,它便再度轉向內方。要兔除這一點,就必須在外界尋求它得以破壞的對象。所以,弗洛伊德在一九二一年發表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之分析》一文中說:「我們必須毀掉別的東西和別的人們,免得毀掉我們自己,使我們可以避免那種自我破壞的傾向。」後來,弗洛伊德在致愛因斯坦的信中說:「戰爭就是破壞衝動向外界的轉移。」(見愛因斯坦與弗洛伊德合著《為什麼戰爭》)

  根據這些分析,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能「乃是一個本源,一個意向,和一個目的。這種本源是人體內的一種緊張狀態,而它的目的便是消除這種緊張。在從本源到實現它的目的的過程中,本能在心理上變成為能動的力量。因此,我們把它說成是一種向一定方向沖出的一定數量的力」(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新論》)

  通過對各種衝動及其本源的研究,弗洛伊德才把本能分為兩類——「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在二十年代所發表的著作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研究「本能」、「自我」和「超我」的概念的。這些重要著作包括;

  (一)一九二零年發表的《快樂原則的彼岸》、《一個女性同性戀病例的心理成因》。

  (二)一九二一年發表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

  (三)一九二二年發表的《夢與精神感應》和《嫉妒、妄想症及同性戀之某些心理症機轉》。

  (四)一九二三年發表《自我與原我》、《幼兒的原欲性體系》和《有關夢的解釋與實際》。

  (五)一九二四年發表《心理症與精神病》、《伊底帕斯潛意識情意綜的瓦解》、《受性虐待狂的經濟問題》和《精神分析學概要》。

  在一九二五年發表的《自傳》中,弗洛伊德對這些著作的基本思想作了一個精闢的概括:「在我往後幾年的著作中,如《快樂原則的彼岸》、《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自我與原我》等,我讓自己的那種由來已久的思索方式任意馳騁,並且對本能問題的解決方案作了一番整頓的工作。我把個人的自衛本能和種族保存的本能結合起來,而形成『愛洛斯』觀念,並和默默地進行著的死亡或破壞的本能相對照。一般說來,本能被認為是一種生物的反應,是為保存某一種狀態以免外來的阻擾力的破壞的一種意向或衝動。本能的這種基本保存力的特徵,因反復性的強迫觀念而更形明顯。而生命所呈現於我們面前的景象,正是愛洛斯本能和死的本能之間相合又相斥作用的結果。」

  其實,弗洛伊德的理論成果並不是在那五、六年內短期思考的結果,而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發展而來的。早在一九—一年,弗洛伊德就已在《心理功能兩原則之剖析》一文中注意到人類心智活動中「快樂」和「痛苦」兩原則以及取代它們的現實主義原則的重要意義。後來,在同弗萊斯的通訊中和在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七年期間,弗洛伊德又嘗試建立「超心理學」。據弗洛伊德說:「超心理學把每一種心智過程都用我所謂的『力學的』、『地形學的』和『經濟學的』三坐標來加以衡量。……這種方法無異代表了心理學所能達到的更高遠目標。」這表明,弗洛伊德早就思索著心理學的最一般性的理論,試圖使他的精神分析學建立在更穩固、更廣泛的基礎上,並使自己的理論在社會生活中發生更廣泛的影響。

  正因為經過了這樣長時間的準備,弗洛伊德才有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在社會生活開始逐步安定的情況下,集中精力解決精神分析學理論的核心問題——本能及其與「超我」的關係。

  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論工作並沒有就此結束。他從二十年代下半期開始,把思索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心理學之外的廣闊領域。

  弗洛伊德最感興趣的課題仍然是宗教和文學藝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