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弗洛伊德傳 | 上頁 下頁
四七


  在弗洛伊德看來,童年的回憶所以朦朦朧朧、殘破不全,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記憶力本身的毛病,而是因為人的實踐經驗逐年增長的結果。他說:「童年以後的諸種強烈力量往往改塑了我們嬰兒期經驗的記憶容量。可能也就是這一種力量的作用,才使得我們的童年生活回想起來朦朧似夢。」所以,所謂童年期的回憶,實際上已經不是真正的記憶的痕跡;在那上面早已打上往後種種經驗的烙印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裝。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它是「後來潤飾過了的產品,這種潤飾承受多種日後發展的心智力量的影響。」

  童年回憶的這一特點,給神話、傳說和詩歌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它是作家和民族神話的浪漫主義的想像力的源泉之一。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個人朦朧的童年回憶不惟更進一步擴展了遮蔽性記憶的意義,同時它也和民族神話、傳說的累積有令人注目的相似之處。」

  弗洛伊德還舉了一個童年的遮蔽性記憶的例子,說明這一記憶所隱含的內在意義。

  有位二十四歲的青年,記起了一幕五歲時的情景:在花園的涼亭裡,他坐在姑姑身旁的一個矮凳上。她正教他認字母,他覺得自己很難分清字母「m」和「n」。所以他要求姑姑告訴他如何區別二者。姑姑說,「m」這個字母整整比「n」多了一筆。

  這段完整的記憶意味著什麼呢?是不是表明這個青年從小就好學,而且即使到長大後也仍然有很強烈的求知欲,以致念念不忘早期學習的那段印象?可是為什麼他只偏偏記住了這一段?為什麼記得如此完整而清晰?就連這位青年自己也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弗洛伊德認為,這段記憶遮蔽了童年時期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即兒童想要瞭解男人與女人的區別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幾乎為大多數兒童所共有。顯然,這位青年在童年時也有這種好奇心。弗洛伊德說:「就象他想分清m和n這兩個字母一樣,後來他也想知道男孩和女孩究竟有何不同,真希望姑姑在這方面也能教教他。一旦他發現,兩方面的差別很相似——男孩也只是比女孩多了那麼一部分,他才記住了孩童時期的那種好奇心。」

  弗洛伊德對日常生活心理的分析是很仔細、根認真的。他在分析過程中,注意材料的來源、內容,瞭解材料發生的背景,而且,也注意吸收別人對這些心理現象的分析經驗和理論結論,使分析不斷地深入下去,呈現出他的理論發展所顯示的那種層層波浪前進的強烈特色。

  他在研究日常生活中的語誤時,充分地考慮了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馮特(1832—1920)的研究成果。這位實驗心理學的奠基人在當時出版了一本有關語言發展的著作,論及語誤的表現。依據馮特的意見,這一類現象是有心理學上的根源的。他說:「首先,已經說出的聲音可以引發一串聲音與字詞的聯想流,這乃是促成語誤的最大宿因。平時,我們心中原有一股意志的力量在壓制著這種聯想流;它一旦鬆弛或低沉,語誤也就容易發生了。此外,注意力如果不專注在某一方面,有時也可能造成語誤。這種聯想的作用,也許因其表現互不相同而造成不同的語誤形式,有時不應該出現的語音提早來臨,或者說過的語音又再重複,有時一個常見的聲音嵌入其中,更有的時候,在替代和被替代的詞之間不存在發音方面的相似之處——以上種種原只在方向上有所區別,或頂多也只是聯想發生的情況有所不同,至於其根本性質,則是一樣的。」

  馮特的這一結論,對於弗洛伊德富有啟發性。弗洛伊德進一步說,促成語誤的因素(如未受抑制的聯想之流,或壓制力的鬆弛等)通常是同時發生作用。所以,這兩種因素不過是同一歷程的不同宿因而已。伴隨著這一鬆弛,或者更確切地說,經由這一鬆弛,注意力不再受抑制,聯想的思潮遂能無羈地馳騁。

  弗洛伊德還認為,語誤的原因不能單純地全然歸之于馮特所說的那種「聲音的觸發作用」,還往往可以在語句的原意之外找到某些影響。弗洛伊德說:「干擾可能來自某一潛意識思想,只在這一次語言謬誤裡透露出蛛絲馬跡。唯有經過分析的努力才能把它帶到意識界來;或者它也可能來自一種更為廣泛存在、而又同這整句話有矛盾的心理動機。」

  由此可見,弗洛伊德把馮特的研究成果向前推進了一步,終於在潛意識中找到了語誤的真正根源。

  有一次,弗洛伊德看到自己的女兒貪婪地咬著一個蘋果,於是他想引用一段詩來嘲笑她:

  好可笑的猿猴啊,
  當他咬一口蘋果的時候。

  (The ape he ia a funy slght,
  When in t5e apple he take a bite。)


  但是,弗洛伊德一張口就說走了嘴,他不念「The aPe ……」,卻念成「The apel……」。這似乎是「猿猴「ape」與「蘋果aPPle」的混淆——兩個字發生衝突而妥協形成為「aPel」,也似乎是心中擬用的aPPIe「提早前移」。弗洛伊德認為,這些分析只停留在表面上。弗洛伊德說:「事情的真相是:起初我已經念了一遍,並沒有念錯。但是我的女兒被旁邊的事分了心,沒有聽到,於是我不得不再念一次,這一來錯誤就出現了。我想,在重複時的不耐煩,希望快點念完它,便是這次語誤的動機,而它遂表現為凝縮作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