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弗洛伊德傳 | 上頁 下頁 |
四四 |
|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否有借著意識中的代用名字而表現出來,似乎與兩個因素有關:第一,注意力;第二,附著于心理上的內在決定因素。 在分析了專有名詞的遺忘之後,弗洛伊德又分析了外國字的遺忘。這對大多數正在學習外文的青年學生來說,顯然是有指導意義的。 有一年夏天,弗洛伊德在出發旅遊途中遇到一位老朋友。這兩位猶太人很自然地談論起猶太人的遭遇,這位朋友深感懷才不遇。他以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著名詩句來結束這席頗有感觸的談話:「Exoriare……」。這是維吉爾的著名史詩《伊尼特》中的一句話。 維吉爾生於農民家庭,很善於仿希臘忒俄克裡托斯詩體作《牧歌集》,描寫田園生活。後來,他又寫《農事詩集》,繼繼以農業生產為題材,論述節令對農業生產的關係,介紹了相當多的農業知識。但他的代表作,是弗洛伊德經常提到的《伊尼特》史詩。這首詩歌頌了羅馬歷史,讚揚帝國制度,企圖以此鼓舞人民,鞏固奧古斯都大帝的統治。這首史詩描述了特洛伊城王子阿伊尼阿斯的故事。阿伊尼阿斯是維納斯的兒子,于特洛伊城淪陷後漂泊海上,後來在意大利建國,遂成羅馬人的祖先。在阿伊尼阿斯漂落到迦太基的時候,他同迦太基女王黛朵相戀。黛朵保護了他,但他卻駕船而去,拋棄黛朵。黛朵含忿自焚,臨死前就說了上面那句話:「Exoriare……」 但是,弗洛伊德的那位老朋友沒有準確地記起黛朵說的整個句子,他說:「Exoriar (e) ex nostris ossibus ultor!」(必有復仇者來自朕之骨肉!)弗洛伊德加以矯正說:「Exori ar (e) aliquis nostris ex ossibus ultor!」(必有人來自朕之骨肉而成為復仇者!) 顯然,弗洛伊德的那位朋友漏掉了「aliquis」(「有人」)這個詞,這是不是因為那位朋友不熟悉這句話呢?經弗洛伊德瞭解,並不是這樣。他的遺忘是有心理上的原因的。 弗洛伊德抓住了這個難得的例子進行分析。他請這位朋友毫無顧忌地把自己在說出上面那句話以前的全部思路講出來。他發現,他所以遺忘「aliquis」這個詞是同他在最近的一些經歷有密切聯繫。 在這以前,這位朋友曾到意大利旅行,在意大利旅遊時,他與陪同他遊那不勒斯的意大利女郎發生了性關係。因此,他最近以來一直焦急地等待著關於那位女郎的月經情況的消息。所以,一切與婦女月經有關的詞都可能會引起他的神經過敏。根據弗洛伊德以往建立的潛意識理論,一切「痛苦的」、「不幸的」經驗,往往是被人們「潛抑」著,壓在心裡底層。但它越是被壓抑,越要千方百計地尋找機會表現出來。 這些潛意識衝破「潛抑」的普遍途徑,是乘意識不備時,借助意識中出現的有關聯的因素,把自己「化裝」成類似的因素,然後把自己的「潛能」轉移出去,從而達到潛意識自我表現的目的和願望。 由於借助「轉移」、「化裝」的手法,所以,潛意識因素的「溜」出,必然會連帶阻止意識界中其他有關因素,致使那些熟悉的,甚至到了舌尖上的事情被擋了回去——也就是說,迫使意識反而把不該被壓抑的因素壓制下去。這種心理機制同上面說的Signorelli的遺忘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同這位舊友的談話中,由於他有一段不願想起的不愉快事情——與意大利女人的來往,使他也時時把這段醜聞和自己的顧慮壓抑著。但是,當他談到這一代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時,由於他想起維吉爾的那首《伊尼特》史詩,使他觸及到了他的上述「心病」。他要說出的那句話:「Exoriare……],很明白地表示那位黛朵女王把復仇的希望寄託在她的下一代——「必『有人』來自朕之骨肉而成為復仇者!」「有人」(原文為aliquis)二字直接與那位朋友多日來思慮的「孩子」問題有關——他最怕那位意大利女郎不來月經而懷孕。此外,「aliq uis」這個字,從字面上可以分割成「a」(無)和「liquis」(液體)兩部分,而「液體」一詞與「月經」的「血」有關。上面「復仇」一事又與那位朋友記憶中的特連特(Trent)教堂上擺設的聖者西蒙的遺物相關。他說:由聖者遺物,使他「想到往昔的迫害如今複施於猶太人身上……」。 但是,「聖者」又使這位朋友想起最近一本意大利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聖奧古斯丁論女人》以及另一位聖者——聖詹努阿裡斯的「血液」的事蹟。在這裡,有幾個因素已經與這位朋友的性醜聞發生了關聯:①聖詹努阿裡斯和聖奧古斯丁的名字與「一月」和「八月」有關,即與「月份」有關,因而也與「月經」有關。②聖詹努阿裡斯的血放在一個小瓶子裡,每到一個節日,神跡顯靈,血就會「液化」,這又與「月經」有關。弗洛伊德在分析中指出,這位朋友在談論猶太人的悲慘命運時,由於在他的潛意識中潛抑著自己的性醜聞,很怕提到與此有關的「月經」、「孩子」、「月份」、「液化」,也怕與此間接有關的「聖者」等字眼,才使他遺忘掉「a—liquis」(無——液體)這個字。 那位朋友在聽了弗洛伊德的分析後,一方面佩服弗洛伊德在分析過程中的認真作風,另一方面則說一切聯繫不過是「巧合」而已。他的這種看法恰恰很典型地反映了一般人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觀點。一般人往往認為,弗洛伊德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巧合」,甚至帶有相當嚴重的「牽強附會」。 弗洛伊德怎樣回答這類懷疑和反駁呢?弗洛伊德說:「究竟你能不能用巧合來解釋所有這些關聯,只有留待你自己決定了。然而我卻可以告訴你,每一個類似的例於,只要你著手去分析它,都會得到這樣一些奇特的『巧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