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弗洛伊德傳 | 上頁 下頁 |
二八 |
|
※第七章 從自我分析到夢的解析 本章所要論述的,是弗洛伊德在十九世紀最後幾年內為使精神分析學進一步完善化和體系化所作的努力過程。這一時期,是弗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病症研究的基礎上,在創造了最初形態的精神治療法和精神分析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觀察精神和立足於實際經驗的傳統,使精神分析學更穩固地獲得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他的精神分析學由雛型變為更完整的體系的過渡階段。 這一階段經歷了五年的時間。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其成果卻遠遠超過前四十年。如果說以前一切成果都是在緩慢的、默默的努力中取得的,那麼,這五年的果實就是以狂飆突進的形式奪得的。 在十九世紀的最後五年,人類歷史本身也進入了最關鍵的轉折時期。在那五年中,地球旋轉的速度似乎突然加快了,催促著人們在經濟、文化、科學方面加緊創造和勞動;同時,人類本身似乎也不安於現狀,處處顯示出躍躍欲試的競爭景象。社會的加速發展從另一方面加劇了國與國、集團與集團的矛盾。世界大戰的戰爭陰影已經開始出現,在經濟、文化、科學繁榮的背後,醞釀著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作為奧地利的一位猶太血統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一面從事科學研究,一面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種種壓力。這些壓力按其性質來說是帶有根本對立的內容的。這兩種壓力就是種族歧視、反猶太逆流、社會政治經濟氣候的動盪對他的消極的壓力和科學、文化、經濟的進步給他帶來的積極的動力。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壓力集中到弗洛伊德身上,都轉化為一種動力,促使他更發奮地研究和工作。 弗洛伊德極端蔑視種族主義的猖狂活動。當時,在歐洲大陸上,由沙俄統治的領土上首先刮起迫害猶太人的狂熱運動。在俄國和波蘭的領土內的猶太人首先遭到了殘酷的迫害,接著,這種對猶太人的迫害迅速地波及到整個歐洲大陸。弗洛伊德把自己對排猶主義的憤怒轉化為埋頭進行科學研究的力量。在這一時期內,他的研究成果一再地遭到了種族主義的偏見的壓抑和排斥,但他毫不灰心。在這五年中,弗洛伊德以凱旋式行進的姿態,騎著戰馬,直奔真理的王國,而把一切偏見、無理的指責和攻擊都甩在後面。 弗洛伊德在一八九五年發表的《歇斯底里研究》標誌著他的精神分析學的建立。但是,它一旦建立起來,就同時出現了新的矛盾和問題。正如弗洛伊德在《自傳》中所說,《歇斯底里研究》揭示了歇斯底里症背後的那些深層原始意識的根源,但沒有回答「在心智演進過程中,它們何時開始成為病態的現象」;換句話說,「在心智的演變過程中,那些原始意識什麼時候才開始感受到它們自身受壓、受阻而找不到宣洩的出口?」 對於這些問題,布洛伊爾都企圖用生理學的觀點去回答。布洛伊爾認為歇斯底里症在本質上是處於被催眠狀態的不正常的精神的產物。弗洛伊德則認為,歇斯底里症是多種複雜的精神力量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機、目的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也就是說,歇斯底里症是那些正常的受壓抑精神力量在反常的條件下轉化為變態心理的結果。弗洛伊德曾經把他同布洛伊爾的分歧看法概括成「被催眠似的歇斯底里」與「防禦性的神經質」的對立。 為了徹底解決上述基本問題,弗洛伊德從一八九五年後不停地進行探索。他在這一時期的探索線路主要是沿著兩個渠道——自我分析和夢的分析來進行的。這兩種基本方法體現了弗洛伊德的科學研究的一貫作風,即重視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精神現象。 但是,弗洛伊德決心分析自己的精神現象及夢的現象,也是經歷了一段摸索、思考和分析的過程的。在這過程中,他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要把握住探索的方向。 弗洛伊德在出版《歇斯底里研究》以後,一直不斷地發問,病態的心理現象究竟怎麼產生的?在催眠療法中,一個人的許許多多內在的和外在的生活細節、事件,究竟又經由怎樣的機制程序而慢慢地恢復起來?這些問題是解決精神治療及分析精神病病源的關鍵。弗洛伊德一天也沒有停止觀察他的病人。然後,他把臨床獲得的經驗進一步同自我分析和夢的解析結合起來。 弗洛伊德經過詳細的觀察,逐漸認識到:每一件被遺忘的事情,都有其痛苦的一面。如果以該病人的人格標準來衡量,那麼,這些事情就包含著不能令他苟同或使他引為羞恥的觀念。由於這些不能苟同或引以為恥的觀念在不知不覺間形成,所以它會被遺忘,或者說使它不能在意識界中存在。所以,如果想使它重新回到意識界,就必須首先克服某些內在的阻力,以極大的力量去驅逐或鎮壓這些阻力本身。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所作的努力要視病情而定,並和試圖回憶的事情的難易成正比。在這過程中,醫生所需耗費的功力,顯然就代表了病人的內在心理的阻力。弗洛伊德在這方面的發現是繼發表《歇斯底里研究》之後最重要的發展,它構成了弗洛伊德的「抑制學說」。 至此,精神病理過程就進一步明白起來,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某人心裡產生了一種特別的衝動,但被另外一種強而有力的趨勢所反對。我們可以猜想這時所產生的心理矛盾不外走下述一條路線,即兩種活力——「本能」和「阻力」在完全意識的狀態之下相持一段時間,直到「本能」的衝動被駁倒,而使其力量消失為止,這是一般正常人的解決途徑。但是,在患有神經質病的患者身上,由於一種至今尚未明白的原因,上述衝突的宣洩方式就大為不同。在受到一種旨在壓抑上述衝動矛盾衝突之後,「自我」受到震驚而退縮回去,從而阻止該衝動跑到意識界,並不讓它的動力宣洩出去。結果該衝動所帶來的「力量」還是原封不動。這種得不到宣洩的「潛能」就是發生歇斯底里的隱患。弗洛伊德把這一過程稱為抑制作用。 這是弗洛伊德的重要創造。在這以前,還沒有人這樣分析神經質機制。弗洛伊德把這一機制比喻為「防禦機制」。 抑制作用的第一步還包括許多其他的步驟。首先,「自我」不得不長期消耗能量,即「對抗能量」,以對抗那些被抑制的衝動的再現的威脅,因此,「自我」最後必然達到精疲力盡的地步。另一方面,潛伏在潛意識裡的被抑制衝動,也能找到宣洩的方法,或經由迂回的路線,找到適當的替代物,而使得抑制作用的目的化為泡影。在轉換性歇斯底里的病人中,這種被抑制的衝動幾經周折,到達全身的神經分支中去,而從不同的地方「突圍」而出,遂產生特殊的症狀。這些症狀其實是折中協議的結果。因為它們雖然都是替代品,但由於有「自我」的阻力作用,它們都仍然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曾被外來力量所歪曲或改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