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三二


  讓·梅葉,是法國天主教會的一個鄉村教士。他生活在農村中,目睹農民遭受的種種苦難,開始認識到自己向他們宣傳的那些教義,全是欺騙人類正常理智的胡言亂語。於是,他便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秘密進行著暴露教會內幕的工作,並且經常對教會表現出不敬行為,和大主教也因此而發生衝突。但他一直沒有勇氣向人民公開來承認自己在講壇上的說教全是騙人的謊話,因而感到萬分痛苦。這導致了他於1729年絕食自殺,自殺前,他寫下了一部遺書,指望在自己死後人民能認清教會的真相。這部《遺書》由伏爾泰整理和出版,令世界輿論為之震驚。

  在《遺書》中,梅葉寫道:「當我因向你們傳道而說謊時,我的內心是多麼痛苦啊!你們的輕信引起我心中多少悔恨。千百次我準備當眾懺悔,但是我力不能勝的恐懼心理阻擋了我,使我不得不緘默下來,直到我的死亡。」「我從不輕信,更不肯迷信,我從來沒有愚到認為宗教的神秘和狂妄有任何意義。」他雖然擔任神職工作,但是他內心非常痛恨這個荒謬的職務,自認為完全是在做違反他本意的事。梅葉認為,宗教「是世間無數濫用職權行為和殘暴行為的原因和根源,也是暴政本身的原因和根源。暴政使民間這麼多的人民在痛苦地呻吟著,而外表堂皇、內容虛偽得令人可恨的宗教竟膽敢為暴政打掩護」。宗教也是人們「所有一切禍害、苦難、憂愁和災殃的決定性的原因」。

  只要不徹底批判宗教,人們就不能從暴政解放出來。梅葉認為,世界上窮人的各種迷信及偶像崇拜的欺騙時間已經夠長的了,富人對窮人的掠奪和壓迫的時間也已夠長的了,現在該是打開窮人的眼界,向他們宣傳全部真相的時候了。所以他在《遺書》中揭露了宗教的虛偽性和苦難性,同時也批判了宗教為封建專制服務的反動性。他在《遺書》的序言中說:「我的目的,是要盡我的力量使你們睜開眼睛(雖然晚了一點),看看我們所有的人(我們有多少人啊)不幸的誕生和生活在其中的那些荒唐的謬誤。」伏爾泰為騎士拉·拜爾冤案的平反工作鬥爭了十多年,沒能取得成功。在這同時及其後,他一直關心冤獄,為受冤屈的無辜的人伸張正義。伏爾泰的這些活動和鬥爭給他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法國各地經常有人寫信或登門向他求助。法爾奈成為歐洲輿論的中心。法國人民自願捐款,由國內最優秀的雕塑家為他塑了一座像,人們尊稱他為「法爾奈教長」。路易十五再也無法阻止伏爾泰的鬥爭了。

  §十七、天真漢

  在伏爾泰購買法爾奈之前,這裡是十分落後的。

  人民生活極為困苦。伏爾泰來到這裡做主人之後,對農民的悲慘狀況十分憂慮,立即想辦法改善他們的生活。他在自己的別墅周圍建立工業村,投資興辦工廠,請來有技術的工人,建立繅絲和制裝工廠。為了這項事業,他不惜犧牲自己的演戲嗜好。他的劇院成了車間和養殖場。他把這項事業經營的很成功,許多朋友都高度讚揚他的這項成就。有人稱他是「歐洲的孔夫子」。弗裡德裡希則真誠地說:「照耀世界的光明來自瑞士的一座名叫法爾奈的村莊。」

  伏爾泰在法爾奈的生活過的很舒心。有德尼夫人陪伴,有大量的金錢、眾多的僕人和崇高的聲譽。但在他愉快的生活之中,也不時地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與拉阿爾普的關係,就是這些事情中的一件。

  拉阿爾普是法國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1772年,當伏爾泰的朋友蒂埃裡奧去世後,邀請拉阿爾普擔任他在巴黎的代理人和與弗裡德裡希聯繫的中間人。拉阿爾普與伏爾泰已相識幾年,並曾帶著新娘來過法爾奈訪問。伏爾泰對他們非常熱情,並且非常欣賞阿爾普的妻子。她是演員出身,美麗迷人,隨時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流淚。拉阿爾普稱伏爾泰為「偉人爸爸」,伏爾泰則稱他們是「小孩子」。他們之間關係親密無間,相互尊敬,常常在一起爭論問題或修改詩作。

  但就在他們和平愉快的共同生活中,事情發生了變化。德尼夫人對拉阿爾普十分欣賞,把拉阿爾普視為知已,經常對他講心裡話。法爾奈是個小村莊,雖然這裡的生活很是舒適,但德尼夫人過慣了都市繁華的生活,常常嚮往都市生活。她向拉阿爾普傾吐自己的心曲,拉阿爾普對她充滿同情,不久便成為他的情夫。伏爾泰本來並沒有注意這件事情的發展。他把他的作品《日內瓦內戰》和《回憶錄》等的手稿交給德尼夫人保管。而德尼夫人把《日凡瓦內戰》的手稿交給了拉阿爾普。後來伏爾泰對德尼夫人和拉阿爾普的關係起了疑心,常常斥責她過分地袒護拉阿爾普。拉阿爾普離開法爾奈,前往巴黎,帶走了《日內瓦內戰》的手稿。不久,這部作品便在巴黎流傳開來。其中有一些內容,對伏爾泰很不利。伏爾泰得知這一消息,十分生氣。拉阿爾普回來後,伏爾泰指責他偷竊,拉阿爾普解釋說,他是從巴黎一位雕塑家那兒得到的。

  伏爾泰經過調查,證明拉阿爾普是在說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