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二七


  盧梭認為,文明的發展並不能促進人類和社會的進步。他以中國為例,證明他的「文明否定論」,中國古代科學和藝術都很發達,文明很進步,但文明進步並不能糾正中國人的惡習,也不能使中國免遭異邦的侵略和征服。在中國,文藝是受人尊崇的,如果科學和藝術能夠淳化風俗的話,文明的進步就應該能鼓舞中國人的勇氣和鬥志,中國人民就應該是聰明、自由而不可征服的。可是事實是,中國眾多的文人學士並未給中國的進步與發達帶來什麼幫助,中國仍舊遭受異族的統治。

  伏爾泰收到盧梭寄來的第二本書後,給盧梭回了一封信,信中沒有提及對盧梭這本著作的看法,而是和盧梭討論了他的第一本書的內容,指出反對盧梭文中所謂的文明否定論及原始主義,並且說不願意像動物那樣用四條腿走路。他還說,大的罪惡都是著名的無知之徒犯下的。

  盧梭收到信後立即給伏爾泰一封回信,信中提出,如果一個作家的作品不是為了反對政府的腐敗,反對惡行而寫,那麼他就沒有必要去寫了。如果他不曾讀書或寫字,也許會比現在生活幸福。他還寫道:「人類的一切罪惡都是來自錯誤而不是來自無知,一無所知對我們的傷害要少於自以為知。」

  由於伏爾泰和盧梭有著完全不同的觀點,而盧梭在文中以中國為例證明自己的文明否定論,因此伏爾泰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產生了研究的興趣,並且把中國的哲學和倫理道德作為啟蒙運動的有力武器。他選擇的著眼點是中國古代悲劇《趙氏孤兒大報仇》。

  《趙氏孤兒大報仇》,或稱《趙氏孤兒》,是中國元朝劇作家紀君祥作的雜劇,其取材於《史記·趙世家》。大概內容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權臣屠岸賈殘殺趙盾一家,並搜尋趙氏孤兒趙武,想要斬草除根。

  趙家門客程嬰與公孫杵定計救出趙武,並由程嬰將孤兒養大成人,最後報仇雪冤。

  伏爾泰在一些書上看到譯成法文的《趙氏孤兒》,覺得很受啟發,決定以這部元劇為原本,寫一部悲劇《中國孤兒》。但中國元代雜劇的原劇情十分複雜,不易改寫,並且缺乏戀愛情節,這樣的悲劇在歐洲劇壇恐怕不會受歡迎。因此,伏爾泰對原劇大加刪改,使之符合歐洲戲劇的審美觀。改編後的悲劇《中國孤兒》的大致情節是:成吉思汗率領韃靼軍隊滅金之後,侵入中國,佔領了中國黃河以北的地區。他回到北京,發現他所心愛的女人依達姆嫁給了一個高官盛悌。盛悌曾從入侵者手中救出王室最小的王子免遭侵略者的殺害。成吉思汗讓依達姆作出選擇,要麼與丈夫離婚嫁給他,要麼與丈夫及那孤兒一起被處死。依達姆和盛悌寧死不屈。最後成吉思汗被他們所感動,放了他們及那個孤兒。

  伏爾泰的《中國孤兒》雖然是從中國戲劇改編而成,其實與中國原劇已有極大的不同。他把故事的背景從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往後推移到1700多年後的元朝,又把一個諸侯國家內部的文武不和的故事,改編為兩個民族之間的文野之爭。在藝術上,他按照「三一律」的戲劇法則,把劇情的時間從20多年縮短到一晝夜,刪掉原劇中的弄權、作難、搜孤、除奸、報仇等情節,突出托孤、救孤兩個情節,再加進去一個愛情故事,就佈局成了一部標準的古典主義五幕悲劇《中國孤兒》。

  伏爾泰一生中對戲劇的熱愛都非常濃厚,並且創作過不少很成功的戲劇。這次改編的《中國孤兒》,也如他所希望的那樣,獲得很大的成功。這種把中國的戲劇故事搬上法國舞臺的作法,在伏爾泰之前的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還沒有發生過。伏爾泰改編的成功,激發了不少英法等國家的戲劇藝術家們對中國戲劇的興趣,隨即,有更多的中國戲劇被引入歐洲,改編成歐洲式的戲劇。伏爾泰也因這次的改編的成功而獲得更高的聲譽。當時的《愛丁堡評論》曾寫道:「伏爾泰先生也許是法國最有名望、最有才華的作家在他最近的悲劇《中國孤兒》裡,他的創作天才尤為突出。我們讀了這部作品,一方面覺得高興,一方面又覺得奇怪,因為他把中國道德的嚴肅與韃靼野蠻的粗獷一齊搬上了法國舞臺,而同時與法國人最講究的嚴謹細緻的種種規矩毫無抵觸之處。」

  《中國孤兒》改編的成功,使伏爾泰從事戲劇的熱情更加濃厚。專門在快樂園建造了一個小劇場,排演自己的劇作。每當新戲上演時,周圍的群眾就會蜂湧而至,快樂園裡熱鬧非凡,伏爾泰為此而感到興奮。

  但那時,日內瓦是禁止戲劇娛樂的,伏爾泰的行為違反了政府的規定,當局便發出禁令,嚴禁日內瓦居民到快樂園看戲,並勒令伏爾泰停止戲劇活動。伏爾泰不甘示弱,與日內瓦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鬥爭。

  正當這時,另一位啟蒙思想家達蘭貝爾來到快樂園,向伏爾泰請教《百科全書》中關於「日內瓦」條目的撰寫問題。伏爾泰便建議達蘭貝爾在辭條中寫上要求在日內瓦建立公共劇場的內容,達蘭貝爾遵照伏爾泰的授意寫下了這一條目。關於這個問題,也涉及到各個啟蒙思想家之間的分歧。盧梭反對這一內容,便寫了一篇名為《達蘭貝爾談戲劇書》的文章,批駁達蘭貝爾的觀點。伏爾泰因此與盧梭展開辯論,盧梭又用《中國孤兒》一劇攻擊伏爾泰。於是,在當時就開了一場針對社會實質性問題的,遍及整個法國的大論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