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在兩人分別的最後一次約會中,伏爾泰告訴奧令波,如果她能改信天主教,也許可以利用教會的力量使她擺脫母親的管束,到法國和他相聚。奧令波同意這樣做。於是,二人分別開始進行活動,伏爾泰求助於以前的老師、耶穌會教士杜爾納米神甫,奧令波則請求她做主教的表叔戴弗爾給予幫助。他們的計劃幾乎有可能實現了。但這時,夏多紐夫侯爵出面干涉,擔心會因此事而引起法國和荷蘭之間的外交糾紛,影響兩國關係。這樣,他們的努力沒能成功。

  伏爾泰海牙之行的影響並沒有到此結束。夏多紐夫侯爵給老阿魯埃寫了一封信,信中羅列了伏爾泰的種種荒唐的劣跡。老父親這一氣非同小可,老阿魯埃也真是不幸,兩個兒子都與他的希望相距甚遠。大兒子阿爾芒越來越迷信讓森教,虔誠苦修,簡直不近人情;小兒子卻又舉止放蕩,行為不軌,簡直太近人情。

  「我的兩個兒子都是瘋子,一個是散文式的瘋子,一個是詩歌式的瘋子。」老阿魯埃本來就對伏爾泰非常不滿,這一次小兒子在海牙近乎瘋狂的舉止更使他火上澆油。在當時的法國,做父親的要管教自己的兒子,可以請求政府給予一道國王簽署的家庭敕令,可以禁錮或是驅逐兒子。老阿魯埃得到了一道這樣的敕令。

  伏爾泰躲起來,一邊與父親抗爭、周旋,一邊爭取把自己的情人弄到法國。後來,奧令波到法國的計劃沒能成功,於是,伏爾泰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與父親講和。老阿魯埃對兒子畢竟是有感情的。他沒有對伏爾泰行使政府授與他的權力,但條件是:他要繼續學習法律,並且從事法律工作。伏爾泰答應了。

  與奧令波分手的悲哀並沒有影響伏爾泰多長的時間。畢竟他還很年輕,這段戀情在他的一生中只能算是段小小的插曲。隨著時間的流逝,伏爾泰漸漸地把奧令波淡忘了,而奧令波也找到了新的愛情。

  1714年初,伏爾泰在巴黎一個律師事務所做見習律師。他很討厭律師事務所裡的事務和氣氛,沒過多久就溜掉了。之後,他和以往那班聖殿集團的貴族朋友又恢復了密切的交往。儘管有了最近幾年的經歷,伏爾泰已成熟了不少,但他仍然很樂意與這班紈絝子弟在一起高談闊論,諷刺挖苦,反對宗教。同時,他也沒忘了自己心愛的戲劇。為使自己的作品在將來搬上舞臺時能夠更成功,他這時已開始籠絡男女演員,培養與他們之間的良好友誼。其中有一位法蘭西喜劇院的女演員,名叫勒庫弗爾,是位相當著名、很有天賦而溫柔可愛的姑娘。她曾做過伏爾泰一段時間的情婦,並且在她活著的歲月裡,一直是伏爾泰的好朋友。

  1714年伏爾泰寫了一首諷刺詩《反基東》,並把它題獻給了勒庫弗爾小姐。

  這段時間,伏爾泰的生活很是自由散漫,讓老阿魯埃不能滿意。父親為了使兒子浪子回頭,把他打發到德·塞恩侯爵那裡做秘書。這一懲罰對於伏爾泰,正是因禍得福。德·塞恩是一位經歷豐富的政治家,在路易十四的宮廷裡也有一席之地。他自誇對於著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公開或隱密的生活都了如指掌。

  伏爾泰並沒有跟這位八旬老人學法律,而是著迷於聽他講述有關國王的歷史掌故、國王慎重的和有失檢點的事,並且在旁邊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他後來的兩部成功的著作《享利亞特》和《路易十四年代》,都是得益於在這一時期從老政治家那裡得到的啟發和幫助。離開這裡後,他仍時常回來向老人討教。

  就在這個時期,法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太陽王」路易十四去世了。路易十四的統治,對於法國的強盛確實起了不少作用,但在他執政後期的幾次戰爭中,法國連連失利,國庫虛空,民不聊生,再加上教派紛爭、天災人禍,人們對路易十四的統治早有怨言。因此,他的逝世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哀悼,而且正相反,人人拍手稱快。由於路易十五這時只有5歲,不能掌管朝政,路易十四在遺囑中指定奧爾良公爵菲利普為攝政王。人們剛剛從老王的禁錮下解脫出來,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攻擊前朝政制和當朝攝政王的文字非常之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