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三二


  伏爾泰雖說跟狄德羅有過一些聯繫,但是,他們並未直接見過面。他跟達蘭貝爾已經非常熟悉,伏爾泰向達蘭貝爾表示,他將全力支持《百科全書》的事業。伏爾泰敏銳地感覺到「這項事業將是法國的光榮和它的非難者的恥辱」。狄德羅和達蘭貝爾正在建造一座不朽的大廈,而他本人將不遺餘力地給他們添磚加瓦。

  1751年6月,狄德羅和達蘭貝爾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百科全書》第1卷(A字條目)編纂完畢,並在巴黎出版。儘管他們在編纂中小心從事,儘量避免當局找麻煩,但是貝蒂埃神甫控制的耶穌會機關報《特雷沃爾報》從一開始就與哲人党過不去,千方百計找茬兒,破壞《百科全書》的出版。1752年1月,《百科全書》第2卷(B、C字條目)出版,這時反對派終於找到了攻擊的口實,他們抓住普拉德神甫事件大做文章,《百科全書》的繼續出版面臨嚴重困難。

  普拉德神甫是為《百科全書》積極撰稿的神學家之一,他寫的「確實性」條目曾經引起很大的轟動。他曾在聖絮爾皮斯神學院學習,在學習神學的同時,他也受到英國經驗論者及其法國繼承人的影響。1751年11月18日,他向索爾邦學院提交了自己用法文和拉丁文寫的博士論文《天國的耶路撒冷》。這一長篇論文並沒有明確表明他想抵制宗教,恰恰相反,他在這裡還想證實聖約的可靠性。但是索爾邦學院的一些衛道士仍不滿意,因為普拉德試圖對奇跡作合理的解釋,並把福音書中的神奇醫術同希臘神話中的醫術之神艾斯庫拉普的醫道相比較。尤為不能容忍的是,他闡述了社會的自然狀態思想,並追逐洛克否認天賦觀念。這些觀點恰恰很接近百科全書派的啟蒙思想家的觀點,他的博士論文中有很長的幾段甚至與達蘭貝爾為《百科全書》寫的「序言」非常相同。因而,他的論文不僅得不到通過,還遭到查禁。1752年1月底,巴黎大主教下令將這篇宣傳「異端邪說」的論文燒毀。普拉德神甫被索爾邦學院除名,失去了職位,又遭通緝,他只好匆忙逃往國外避難。

  耶穌會士和冉森派教徒在對普拉德神甫進行打擊迫害的同時,又借機把攻擊的矛頭指向百科全書派,他們對狄德羅、孟德斯鳩和布豐等啟蒙思想家實行口誅筆伐,到處散佈謠言,說普拉德的博士論文出自狄德羅的手筆,連篇累牘地發表誹謗狄德羅的文章和小冊子。在他們的橫加干涉下,已出版兩卷的《百科全書》被當局查禁。

  《百科全書》所面臨的困難,引起了伏爾泰的同情和不安。他雖與這部巨著的前兩卷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他佩服狄德羅和達蘭貝爾的非凡膽識,對他們兩年多來卓有成效的工作非常滿意,他曾在自己剛剛完成的《路易十四時代》中稱他們主編的《百科全書》是「巨大而不朽的著作」。身陷困境的《百科全書》主編沒有忘記這位享有很高聲譽的前輩的支持,當普拉德神甫被逼得走投無路之時,達蘭貝爾給尚在普魯士任職的伏爾泰寫了一封緊急求援信,希望他能為這位遭受厄運的神甫找到暫時的棲身之地。伏爾泰飽受亡命之苦,深知普拉德神甫處境的艱難,他當即決定要憑自己與普王的友好關係來幫助神甫。由於當時弗裡德裡希出巡未歸,伏爾泰焦慮之中只能先斬後奏了。他擅自邀請普拉德來普魯士,保證為普拉德提供食宿和波茨坦圖書館的豐富藏書,並許諾說服普王給普拉德以牧師的俸祿。弗裡德裡希回柏林後,伏爾泰把所發生的事情如實稟報,為神甫爭取到了御前侍讀的職位。1752年夏天,普拉德到達柏林。

  通過普拉德神甫事件,伏爾泰與百科全書派的關係進一步密切起來,他也開始更多地考慮《百科全書》的前途。他認為《百科全書》事業不能半途而廢,既然在法國遭到查禁,就應該重新尋找戰鬥的陣地。他準備邀請達蘭貝爾和狄德羅到柏林繼續編輯出版《百科全書》,他認為,在普魯士的宮廷,可以避免狂熱的宗教衛道士和嫉妒成性的文人的騷擾和迫害。但是,由於普魯士缺少從事這項事業的基本條件,狄德羅又不願向反對派低頭,拒絕出國,伏爾泰只能放棄這一念頭。

  狄德羅和達蘭貝爾留在巴黎,並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百科全書》已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不顧當局的禁令,繼續編輯出版新的《百科全書》。1753年8月至1757年10月,《百科全書》已經出版到了第7卷。伏爾泰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著《百科全書》的事業,他一方面儘快完成自己承擔的一系列條目的撰寫,另一方面,積極為《百科全書》的編輯出版出謀劃策,他和達蘭貝爾在這個時期的通信中幾乎全都是談的《百科全書》的問題。

  隨著《百科全書》的陸續出版,百科全書派在社會上的影響和知名度越來越高,巴黎當局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1756年1月21日,由於多方面的努力,在同情百科全書派的蓬巴杜夫人的幫助下,國王頒佈了允許《百科全書》繼續出版的特許詔書。儘管詔書要求《百科全書》出版前必須通過檢查機構的嚴格審查,但百科全書派總算贏得了一個回合的勝利。

  正當《百科全書》的事業峰迴路轉,剛剛步入柳暗花明之境的時候,《百科全書》第7卷中的一個條目卻引起了百科全書派的內訌。

  達蘭貝爾承擔了《百科全書》「日內瓦」條目的撰寫任務。為了寫好這一條目,1756年8月,他親自到洛桑拜訪伏爾泰,聽取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對日內瓦的看法。伏爾泰有目的誇張地描繪了日內瓦的寬容風氣和新教牧師的理性主義態度,達蘭貝爾把這些看法寫入了「日內瓦」條目中。1757年,《百科全書》第7卷一出版,立即引起日內瓦當局、法國當局和百科全書派內部對這一條目的強烈反對。通常,列入《百科全書》的地理條目一般只占一欄,而「日內瓦」條目卻佔有四欄之多。達蘭貝爾極力讚揚日內瓦,使人懷疑他可能是別有用心,即是想通過吹捧日內瓦而貶低巴黎,以此批評巴黎的時政。大概是伏爾泰的要求,達蘭貝爾還在條目中批評了日內瓦的文化生活。日內瓦由於歷史的原因,不設劇院,不准演戲,這使戲迷伏爾泰不能忍受。達蘭貝爾在他撰寫的條目中認為,日內瓦沒有劇院,並不是那裡的人們不喜歡舞臺演出,而是害怕演員的生活習慣對年輕人產生不良的影響,他建議設立劇院和劇團,並通過法律來防止出現那裡的人們所擔心的後果。達蘭貝爾還斷言,日內瓦的一些牧師是完美的索齊尼主義者,他們反對一切屬￿神秘的東西,相信真正宗教的第一原則是不提出與理性相對抗的信仰的。

  伏爾泰認為,這一條目高度讚揚了日內瓦的寬容。但是日內瓦的部長們認為他們受到了誹謗,議會專門召開會議,考慮要向法國政府提出正式抗議,牧師協會則指定一個委員會鄭重起草一份抗議聲明。日內瓦掀起了一個反對百科全書派的浪潮,報刊上也經常出現一些諷刺詩,指責狄德羅、達蘭貝爾和伏爾泰。伏爾泰忍無可忍,被迫奮起反抗,用他的詩抨擊日內瓦的狂熱分子。達蘭貝爾厭惡「日內瓦」條目引起的激烈爭吵,打算退出《百科全書》的工作。伏爾泰為了《百科全書》的事業,極力勸說達蘭貝爾保留編輯職務,並給狄德羅寫信,請他設法挽留達蘭貝爾。然而,達蘭貝爾仍然表示忍受不了法國政府的敵意行動及反動文人的誹謗和攻擊,不顧伏爾泰的勸告,毅然放棄了《百科全書》的職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