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晚飯將近結束,侯爵急不可耐地想同愛米莉親熱一下,她卻假裝吃驚,不相信這位名義上的丈夫還有這份「雅興」,她想故意吊一下他的胃口,她沒有馬上同意丈夫的要求,而是要他陪自己跳舞。夏特萊侯爵在眾人的歡呼中摟著自己的妻子滑入了舞池,伴隨著輕快的樂曲,他們如醉如癡地翩翩起舞。在璀璨閃爍的燭光下,夏特萊侯爵看著含情脈脈的妻子似乎更加顯得儀態萬方,他實在忍受不了這種從未有過的誘惑,當客人們仍在開心地旋轉的時候,他帶著愛米莉悄悄退出了客廳。這樣,他們又開始了第二個蜜月。一個多月後,愛米莉告訴丈夫,她懷孕了,侯爵聽後異常高興,立刻向客人們宣佈這一喜訊。客人們熱烈向他表示祝賀,誇獎侯爵又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個難題就這樣解決了,人們都皆大歡喜地各奔前程。伏爾泰和愛米莉到巴黎,聖朗貝去南希,夏特萊侯爵又回第戎軍營服役。 在呂內維爾和西雷穿梭旅行期間,伏爾泰又創作了兩部劇本,一部是喜劇《納尼娜》,劇中有伏爾泰和聖朗貝在科摩爾西衝突的影子。另一部是悲劇《得救的羅馬》,伏爾泰在政治生活上的挫折,使他把自己的理想傾注到了主角西塞羅身上。他希望通過歷史上的文人行為來展示現實生活中文人的理想。他認為這一劇本是寫給有教養的、博學的人看的。他在劇中塑造的平民形象都比貴族高大。但是,它的主題是法律和秩序,而不是革命,他反對那些國家、法律、道德和宗教的破壞者,專制的強權統治勝於宗教狂熱。伏爾泰非常喜愛他所塑造的西塞羅的形象,在後來的一些家庭即興演出中,他常常親自扮演這一角色。 1749年6月初,伏爾泰和愛米莉來到巴黎。伏爾泰出席《納尼娜》的公演,愛米莉則和她的合作者最後完成牛頓著作的譯稿。愛米莉肚子越來越大,行動愈來愈不方便了,他們要找一個能有利於孩子出生的地方,原來準備去西雷,後來覺得那裡生孩子可能不方便,7月初,他們來到了呂內維爾,愛米莉做好了在這裡分娩的準備。 愛米莉在懷孕以後的幾個月中,儘管妊娠反應嚴重,常常頭重腳輕,心情鬱悶,但是她仍然堅持著翻譯牛頓著作的工作。她克制自己不與聖朗貝見面,以便能安下心來完成每天的計劃。她甚至還有一種死的預感,她每天加班加點,經常在書桌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地忙碌,她盼望能早日把手邊的工作做完。 9月3日晚上10點左右,愛米莉像往常一樣,正坐在書桌旁寫關於牛頓的東西,突然,她感覺到有些不適,可能是孩子要出生了。她大聲喊貼身女僕的名字,可是僕人還沒有進門,一個小女孩已經生下來了。女僕慌慌張張把小女孩放到一本幾何書上,趕緊扶愛米莉上床休息。44歲的愛米莉順利分娩,這使一直緊張兮兮的伏爾泰終於松了一口氣。他高興而詼諧地向朋友們通報了喜訊,他說自己創作一部悲劇要比這位幸福的母親生一個孩子困難得多。 這年夏天,天氣出奇的熱,產床上的愛米莉更感酷熱難受,她堅持要喝冰凍大麥茶降溫解渴,而這正是產婦的大忌。四五天后,她突然高燒不退,國王的御醫來給她診治,不見效果。9月10日,又從南希請來兩位婦產科醫師,他們給她開了些鎮靜藥,準備讓她先服下再想別的辦法。服過藥後煩躁不安的愛米莉漸漸安寧下來,似乎已經入睡。伏爾泰和夏特萊侯爵沒有那麼擔心了,他們決定抽時間出去辦點事,留下聖朗貝、朗格曼、女僕和愛米莉的朋友蒂爾小姐照看。伏爾泰他們剛走不久,照看的人突然聽到愛米莉大叫一聲,等眾人趕上前去,她的呼吸已經非常微弱。人們迅速把伏爾泰和侯爵追回來,可是一切努力都已無濟於事了。 伏爾泰絕望了,他發瘋似地搖著他情人的身體,希望她能蘇醒過來,哪怕再和他說上半句話。一輩子受過無數磨難和打擊的伏爾泰還從來沒有這樣悲慟過,他恍恍惚惚地離開城堡,跑到郊外,跌跌撞撞地倒在了路邊。聖朗貝怕出意外,匆匆尾追而來,一把將他扶起。他看到是聖朗貝,悲憤交加,他一邊啜泣,一邊怒吼:「就是你殺死了她……你怎麼敢給她一個孩子!」第二天,他把自己緊緊關在房裡,悲切地給朋友寫信,連續幾晚他不能入睡,他像幽靈一樣,從這個房間穿到那個房間,淒涼地呼喚著他心愛的愛米莉的名字。他告訴德尼夫人,「我失去的不是一個情人。我失去了半個自己;失去了構成我的靈魂的那個靈魂,失去了20年的朋友」。 愛米莉對伏爾泰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在她的影響和幫助下,伏爾泰研究的領域空前擴大,創作的激情奔湧不息,在他們共同生活的16年中,他完成的著作要遠遠超過其他時期。雖然有些傑出的著作是在她死後發表的,但是這些作品在他們西雷生活中已經醞釀成即將開放的蓓蕾。愛米莉勤奮、刻苦,鑽研問題鍥而不捨,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這些都時刻鞭策、鼓勵著伏爾泰埋頭刨作,筆耕不止。愛米莉利用自己的出身和社會地位,為伏爾泰提供保護傘,一次又一次地幫助他擺脫困境,轉危為安。伏爾泰痛苦地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侶,失去了患難與共的朋友。 葬禮結束後,夏特萊侯爵帶著孩子在聖朗貝的陪伴下返回西雷。沒有愛米莉,伏爾泰不想再見到曾經給自己帶來無比快樂和幸福的西雷。他要永遠離開西雷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