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伏爾泰 | 上頁 下頁
一四


  18世紀上半葉還有兩部比較有影響的為人的舒適生活辯護的作品,一部是英國作家德·孟德維爾寫的《蜜蜂的寓言》,它否定傳統道德,1736年初,愛米莉將其譯成法文;另一部是讓·弗朗索瓦·梅隆寫的《論商業》。他們都是從經濟基礎著眼,把奢侈生活看成是增長財富,促進商業發展的手段。而伏爾泰則把其看作是藝術上和肉體上的享受工具,認為奢侈生活的歷史發展體現了人是一個有理性的存在物。實際上,伏爾泰是想借此反對宗教禁欲主義,提倡個性解放和嚮往幸福生活的人道主義。

  《摩登人物》寫成後,他謹慎地保存著手稿,只把副本送給少數幾個在他看來最可信賴的朋友,並特別叮囑他們不要外傳。他吃過多次作品貿然外傳惹禍的苦頭了,他再也經受不起這種折騰。然而,一個極為意外的機會,還是使其中的一本流落到了當局手裡。他的朋友呂松主教德比西伯爵突然暴病身亡,人們在清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了伏爾泰這首哲理詩。當局的檢查官認為這是一部惡意中傷、異教的作品,因為它居然敢褻瀆聖靈,暗示什麼亞當從沒有修過鬍子,剪過指甲,皮膚裸露被太陽損害,還享受著與夏娃的肉體關係。

  1736年12月22日,裡舍利厄公爵夫婦的一封告急信匆匆寄給了伏爾泰和愛米莉,公爵夫婦告訴他們,當局對《摩登人物》極為不滿,勸他們要想辦法暫時避避風頭。伏爾泰馬上與正在家中居住的夏特萊侯爵商量對策,侯爵請伏爾泰先出國躲避一下,再慢慢為他想辦法。此時此刻,屋外正大雪飛舞,寒風刺骨,黑夜即將來臨。心急如焚的伏爾泰一刻也不敢耽誤,匆匆搭乘郵遞馬車,連夜趕往荷蘭,愛米莉戀戀不捨地把他送過了法比邊境。在去布魯塞爾的第一站吉維特鎮,對愛米莉牽掛不下的伏爾泰給鄰居尚鮑南夫人寫了一封信,請求她常去看望愛米莉。愛米莉也時刻惦記著他的情人,擔心惡劣的氣候會使他的身體變壞。

  不久,逃亡中的伏爾泰來到了布魯塞爾,在這裡他見到了令他討厭的讓·巴第斯特·盧梭,由於他對布魯塞爾沒有什麼好感,只呆了一晚又匆匆忙忙趕往荷蘭。

  荷蘭海牙是他的初戀之地,對此他還很有幾分親近的感覺,在這裡,他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普魯士的一位大臣在前往倫敦的途中恰好住在這裡,見到大名鼎鼎的伏爾泰,他特意把自己住的舒適房子騰出來,好讓疲憊不堪的伏爾泰好好歇息休養。二十多位正在海牙的英王室成員也前來拜訪這位對英國抱有好感的著名人物。萊頓大學哲學教授、著名的牛頓主義者哥拉夫沙德也熱情地款待了他。伏爾泰出席了哥拉夫沙德的講演會,並和這位教授進行了長時間的親切交談。當地的出版商紛紛要求與他簽訂出版合同,友好地挽留他多呆一些日子。此時,流亡異國他鄉的伏爾泰,一點也不感到寂寞,他甚至忘記了煩惱。在海牙,他又努力工作起來,重新修訂已經發表過的一些著作。豐富的人生閱歷,進步的思想積澱,嫺熟的藝術技巧,使他的作品更加完善起來。

  夏特萊侯爵也沒有食言,在伏爾泰出逃後,他在西雷不斷給國務秘書弗勒裡紅衣主教寫信,請求設法使伏爾泰得到赦免。裡舍利厄公爵夫人也為伏爾泰四下活動,疏通關係。由於多方面的努力,逐漸有了些眉目。這個案子被交給警察總監埃羅經辦,他看在老同學的面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1737年2月,伏爾泰在眾多朋友的幫助下,得到了返回西雷居住的許可。3月初,他終於又回到了他的「世外桃源」,恢復了三個月前平靜、幸福的生活。

  與愛好自然科學的愛米莉朝夕相處,伏爾泰也潛移默化,逐漸對自然哲學發生了興趣。早在他逃往荷蘭的一個時期內,他就開始與愛米莉一起潛心研究牛頓的物理學和自然哲學。然而,許多朋友對他的興趣的突然轉變表示遺憾和不解,都不贊成他放棄自己擅長的詩歌和劇本。有些朋友甚至還氣憤地質問他:「你知道了土星的重要又能得到了什麼呢?」達讓松侯爵要他慎重考慮,他說有很多人投身研究物理科學的世界,結果到頭來一無所獲。法蘭西喜劇院的演員也給他來信,強烈要求伏爾泰為他們寫新劇本。伏爾泰習慣於我行我素,他認為這些都是目光短淺的表現,他根本不予理睬,他的頭腦中正裝滿了牛頓的物理學思想。他經常躲在暗室裡,參照牛頓的光學理論,用朋友送來或自己購買的儀器做光學試驗,並開始邊試驗邊著手撰寫《牛頓哲學原理》。

  當時,英國以外的國家,還很少有人能理解牛頓的科學理論,他的著作是用拉丁文和代數寫成的,深奧晦澀,普通人根本不能理解。《牛頓哲學原理》是伏爾泰把牛頓思想通俗化的一種嘗試,他聲稱寫該書的目的是要把牛頓原理解釋得像拉封丹的寓言故事一樣清楚明白。他還說,他的這部著作不是為聰明人寫的,而是為他自己也榮幸地屬￿的那個無知平民階層而創作的。他的一生並沒有在科學上作出什麼新的創造和發現,因而他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家,他的興趣主要集中在於關心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像愛米莉講的那樣,他太愛歷史了。伏爾泰在西雷的科學研究並不像他的巴黎朋友們所認為的那樣是浪費時間,虛度年華。恰恰相反,這些研究卻有益於他開拓眼界,探求真理,激發思辨靈感。使他後來的文學創作和哲學研究站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738年,《牛頓哲學原理》首次在荷蘭出版,伏爾泰把它題獻給了他心愛的愛米莉。她愉快地接受了這個榮譽,因為她是受之無愧的,伏爾泰是靠她的幫助才真正走出牛頓科學思想的迷宮的。愛米莉關於牛頓科學思想的知識雖然最早來源於伏爾泰和莫伯都依,但是她的自然科學知識尤其是數學、物理學和光學的知識基礎要勝過伏爾泰,伏爾泰能完成《牛頓哲學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愛米莉的鼓勵、幫助和直接參與。

  1737年6月,法國科學院宣佈舉行一項有獎徵文,主題是關於火的性質及其有關知識的普及。伏爾泰和愛米莉相互保密,分別悄悄地準備論文,伏爾泰寫的是《論火的性質》,愛米莉準備的是《關於火的性質和火的傳播》。伏爾泰白天躲到實驗室裡做試驗,測試火是否有重量;愛米莉則利用夜間抓緊工作,在最後突擊的八天中,她居然堅持每晚只睡一個小時。可是,在他們充滿希望把精心撰寫的論文寄到科學院後,卻如泥牛入海,一直得不到任何消息。後來才知道科學院通過無記名投票已經把獎金授予其他三位參賽者,而他們根本就沒有做什麼實驗,只不過是根據笛卡爾的原理進行了一番推論和演繹。伏爾泰和愛米莉聞訊後感到非常氣憤。當時,在法國科學界是笛卡爾派占統治地位,牛頓的引力理論被視為異端邪說,競賽評選被笛卡爾派所操縱,伏爾泰和愛米莉的雙雙落選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