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山本五十六 | 上頁 下頁
一二


  「我準備迎接這個後果。」田中回答說。

  「你確信你此後不會動搖,是嗎?」武藤問道。

  「我為對付這一最壞情況作了充分準備。」田中答道。

  會後田中根據會議通過的《東方會議宣言》和秘密決定,向天皇呈交了一份奏摺,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田中在這份奏摺中稱:「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滿蒙』權利果真歸我所有,那麼,就可以用『滿蒙』作基地,假借貿易來征服中國四百餘州,就可以利用『滿蒙』的權利作為司令塔來攫取整個中國富源,再利用中國的富源,征服印度及南洋群島,並進而征服中亞細亞及歐洲。」這份包藏著其稱霸亞洲和世界野心的奏摺,還將美國視為其侵略中國的主要障礙。正如田中在會議期間回答武藤質問時所說,他準備迎接因對抗美國而引起世界大戰的後果,顯示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瘋狂的侵略野心和欲望。

  作為日本軍國主義向外擴張工具的「帝國海軍」,要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目標,就必須在艦隻建造上與英美進行競爭,並爭取修改華盛頓會議所定的主力艦5:5:3的不利於日本的限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在1930年、1934年兩次參加了在倫敦召開的海軍裁軍會議。

  華盛頓會議主要討論了主力艦的造艦標準,但對非主力艦並沒有加以限制。華盛頓會議之後,1927年又在日內瓦召開了各國裁減海軍軍備會議,主要討論限制非主力艦問題。然而由於各方心懷鬼胎,日內瓦會議毫無結果。為確定各巡洋艦以下輔助艦的比例,打擊競爭對手,1928年9月,英國首相麥克唐納赴美與美國總統胡佛磋商,決定於1930年1月在倫敦召開海軍裁軍會議。

  1929年7月,山本五十六在探視皇后的父親久邇宮時得知,他將作為日本代表團的隨員參加倫敦海軍裁軍會議。得知這一消息後,作為「條約派」一員的山本陷入了沉思。

  海軍裁軍問題在日本是一個很複雜的政治問題。許多日本人都不贊成1922年華盛頓會議所確定的造艦比例,因為這個比例以法律的形式承認了日本在海軍上對美英的劣勢地位,是日本的恥辱,因此堅決要求修改這一比例,在輔助艦上則堅決要求對英美的優勢地位。然而,作為一名敏于思考的軍官,山本卻清楚地知道,正是這個比例把日本建造主力艦的經費省了下來,使日本在1922年以後,能進行秘密的海軍發展計劃,建造了4艘最新式的航空母艦。山本認為,未來的海戰將有賴於這種軍艦,而非各國正趨之若騖地建造的大型戰列艦。此外,日本還正在建造速度和武器裝備都勝過西方國家的驅逐艦、袖珍戰列艦,潛艇部隊之大也居世界第三位,超出美國9000噸以上。

  山本在海軍航空兵建設方面的經驗,使他意識到日本應避免同經濟實力雄厚的美國在建造戰列艦方面進行耗資巨大的競爭,而應該繼續發展非正統的武器,特別是飛機,它可以保證日本必要時打一場進攻性的戰爭。但是作為一名大佐,山本還不能自由地選擇,無權制定談判的政策,他得到的命令是必須爭取對美7:10的比例。

  1929年11月,日本赴倫敦參加會議的全權代表團正式宣告成立;前首相若(木規)禮次郎、海相財部彪大將、駐英大使松平恒雄等4人為全權代表,代表團成員有顧問安保清種,首席隨員左近司政三中將,海軍隨員有山本五十六大佐(出發後晉升為少將)、豐田貞次郎大佐(後曾任內閣商工大臣、外務大臣)、中山龜三郎大佐、岩村清一大佐、山口多聞中佐,陸軍隨員有前田利為大佐。木本兵太郎中佐,內閣外省派出了齊藤博、賀屋興宣等人。

  11月30日,代表團從橫濱啟程,取道美國前往英國。山本在華盛頓住了3周,企圖利用他的活動能力,在會前同美國達成一個非正式的協定。代表團成員在白宮受到了胡佛總統的宴請,山本在虛偽地為兩國友誼乾杯的同時,出色地完成了他此行的第一項任務,摸清了美國的底牌,他通過胡佛總統的海軍副官、他的老相識艾倫·市坎南上校,同華盛頓的上層人物打交道。山本憑他的魅力、「誠懇」和幾小時的橋牌,就從那些美國人那裡獲知,日本將獲得一個接近它所要求的比例。懷著這樣一種滿意的心情,日本代表團乘船渡過大西洋,來到了英國。

  到達倫敦後,日本代表團下榻於當地的旅館,並在日本大使館的對面租了一棟房子作為辦事處。一切就緒,英國亦援例展開了會前的摸底工作,他們派出的對日交涉委員是英國外交官中有名的日本通克萊棋,後來他擔任了駐日大使。

  「克萊棋的父親以前是英國遠東艦隊的艦長,因此他自幼就隨父親來到東方,對於日本的文化、環境自然是了如指掌。」習慣於洞察別人而又有準確判斷力的山本,再次顯示了他在代表團中的存在,一眼就看出了英國的意圖。他繼續說道:「這次英國竟然派他擔任交涉委員,分明是在表示英國反對我們所提出的保留7成軍力的要求。」山本五十六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分析了英國的企圖,雖然話語不多,但句句打動代表團成員。作為一名海軍普通軍官,對國際事務有如此透徹的理解,使他們大感驚奇。

  1930年1月21日,倫敦海軍會議正式開幕。日本代表團提出了事先經內閣批准的三大原則:(l)日本水面輔助艦總噸數為美國的7成;(2)大型巡洋艦為美國的7成;(3)潛水艇保持現有的7.8萬噸。日本的提案遭到英美的強烈反對,美國堅持非主力艦的噸位比例應按照主力艦的比例,並提出廢除潛水艇的建議。於是又出現了10年前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時的6:10與7:10之爭。這一次由於日本事先摸清了情況,因而拒不讓步,雙方爭執不下,會議幾瀕於破裂。英國雖然表面上居於調停地位,但由於麥克唐納事先也已與胡佛達成協議,美英的意見基本上是一致的。

  這種複雜的情況使會議進行得十分困難。山本五十六在這期間寄給海軍省軍務局長堀悌吉少將的信中提到:「這次會議真如同老牛拖車,未來的結果實令人擔憂。」

  為了不使會議破裂,日美經過一系列幕後交易,于3月達成了一個妥協方案。這一方案在海軍艦艇總的比例上接受了日本方案,准許日本輔助艦的總噸數為美國的69.75%,但大型巡洋艦的比例仍維持6:10,潛艇的比例與美國相等。山本作為海軍隨員對此提出異議,要求征得國內同意。在山本的堅持下,日本的4名全權代表經協商後,於3月14日將上述方案向政府請示。

  日本當局接到請示電文後,海軍部門的意見分裂為二:海軍省認為採取妥協態度是迫不得已,但軍令部卻表示反對,理由是該案對日本的兩大重點即大型巡洋艦和潛水艇極力加以限制,要對美作戰,日本的潛艇絕對需要達到7.8萬噸,5.27萬噸是無法進行對美防禦作戰的。當時的首相濱日雄幸經過仔細考慮後,同意海軍省的看法,並於4月1日複電通知了日本代表。4月2日,日本全權代表若(木規)與英美代表交換了備忘錄,4月22日簽署了《限制和裁減海軍軍備的國際條約》。根據這個條約,日本基本上達到了7:10的目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