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山本五十六 | 上頁 下頁
一三


  然而,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勢力卻並不到此為止。他們攻擊日本政府對英美實行投降外交,在國內發起了一場攻擊政府的運動,指責政府不顧軍令部的反對,是侵犯天皇對軍隊的統帥權①。5月20日,軍令部參謀草刈英治少佐企圖暗殺海軍大臣財部未成,為喚起國內右翼注意而剖腹自殺。6月20日,軍令部部長加藤寬治向天皇提出辭呈,一時國內鬧得紛紛攘攘。雖然最後條約簽字生效,但濱口雄幸首相本人也于當年11月14日在東京車站被殺,這預示了法西斯逆流在日本的崛起。目睹這一變局的山本五十六,回國後深受刺激,遂在家閉門謝客,重新考慮日本的出路。於是外界謠傳山本五十六將要辭職。

  ①明治憲法第十一條規定,日本陸、海軍的統帥權歸天皇所獨有。——作者

  好友堀悌吉明白這是謠言,遂到山本家去拜訪。彼此寒暄之後,倔軍務局長隨即言歸正傳:「因為你未向海軍報到,大家都謠傳你將引咎辭職。」

  「怎能就這樣辭職呢?回國後我一直在思索如何來彌補此次會議的缺憾。國人只知道一味地批評條約的不是,這根本無濟於事。」

  「所以又要發表你的飛機論了?」

  「在這種軍備比例下,假如有一天和強勁的美國海軍作戰應該怎麼辦?假如我們不理會裁軍條約而建造主力艦,他們也同樣會造,何況美國的工業技術又超出日本一籌。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在開戰之初以空襲痛擊對方,使對方和我國的比例趨於相等。因此當務之急,日本必須做的是發展空軍。」山本非常清楚地看到,裁軍條約對海軍航空兵的發展方面沒有加以任何限制。這可以說是山本在第一次倫敦裁軍談判期間獲得的最大收穫。

  4年之後,山本五十六又一次踏上英國國土,來到了倫敦。山本此次倫敦之行是參加討論廢除「華盛頓條約」和修改「倫敦條約」的預備談判的。

  雖然距上次倫敦之行僅僅過去了4年時間,但在這4年中,日本的形勢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29年至1933年席捲全世界的經濟大危機,日本也未能倖免。在空前的經濟危機的衝擊下,經濟結構本來就十分脆弱的日本,工廠倒閉,百業蕭條,由此導致階級矛盾空前尖銳激化。日本的法西斯勢力利用國內階級矛盾激化的機會,大大膨脹起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在經濟危機的高潮中紛紛出籠。1930年夏,軍內最大的法西斯組織——櫻會宣告成立,這是一個由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中佐至大尉級軍官組成的法西斯團體,其宗旨是「以改造國家為最終目的,如為此需要行使武力,亦在所不辭。」與對內「改造國家」相適應,在對外政策中極力鼓吹:「戰爭乃創造之父,文化之母」,主張以武力解決所謂的「滿蒙」問題。1931年3月,櫻會策劃右翼法西斯勢力發動政變失敗以後,隨著主要幹部被調到駐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發動對外戰爭又成為日本陸軍的主要目標,並在1931年9月18日,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3個月的時間內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

  日本少壯派法西斯在中國東北得逞之後,法西斯軍人在國內身價立時倍增,軍部法西斯的權勢日益顯赫,法西斯勢力空前膨脹,法西斯分子的罪惡活動也更加肆無忌憚。由他們發動的一連串的暗殺事件,給日本法西斯運動塗上了一層血淋淋的斑跡。1932年2月9日,以井上日召為頭頭的「血盟團」,開始實施「一人一刀」計劃,暗殺了前藏相井上准之助,3月5日,又暗殺了三井財閥的董事長團琢磨。接著5月15日,一批法西斯青年軍官與農本主義者橘孝三郎所領導的愛鄉塾學員合謀,襲擊了首相官邸及內大臣官邸、政友會本部、三菱銀行、首都警視廳、變電站等處,妄圖製造混亂,乘機實行政變。結果首相犬養毅被暗殺,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五一五事件」。1933年7月,法西斯分子又搞了一次未遂政變陰謀。他們搞政變是為了在日本建立直接的法西斯專政,為其推行戰爭政策掃清道路。儘管日本政府逮捕了他們,但在隨後對他們的審判中,他們的這些暗殺活動,非但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反而得到鼓勵。狂熱的法西斯分子一致擁戴那些造反的謀殺者為英雄,使謀殺者全都被判得較輕的刑罰,無一人被處決。這種情況導致後來上演了更大規模的血腥兵變。

  在對外關係上,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了偽滿洲國。儘管國聯①在對日本侵略中國問題上極盡其妥協綏靖之能事,但由於一方面日本的侵略野心不局限于中國東北,另一方面日本要獨霸中國的企圖與英美發生了矛盾,所以國聯仍在1933年1月的特別大會上通過了譴責日本侵略和要求日本退出滿洲的決議。3月29日,日本宣佈退出國聯,從此日本走上與英美武力對抗的道路。

  ①全稱國際聯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第一個世界性國際組織。1919年4月在巴黎和會上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1920年1月正式成立。——作者

  在這一形勢下,1935年華盛頓條約即將到期,急於擴大侵略的日本海軍迫不及待地要擺脫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因此對海軍裁軍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放棄「比例主義」,主張軍艦總噸位一律平等,只規定「不威脅,不侵略」的標準。事實上是借此以徹底打破國際裁軍條約對其的束縛。

  1934年9月7日,山本五十六被任命為倫敦海軍裁軍會議預備會議日本方面的海軍首席代表。內閣給山本的方針是:(1)反對現行各國軍艦按比例限定的辦法,(2)主張軍艦總噸位一律平等,(3)規定「不威脅、不侵略」的兵力標準,(4)退出現有條約。事實上就在任命山本為談判代表的當天,日本內閣已決定廢除「華盛頓條約」,並決定向法國、意大利呼籲共同行動。山本五十六的倫敦之行,不過是日本統治集團利用「頑強的山本」,對英美實行愚弄和欺騙而已,因為他們期望山本既能使日本達到廢除條約的目的,而又不背上輿論和道義上的不利壓力,達到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目的。

  一個星期之後,山本啟程執行他的使命。出發之日,東京車站和橫濱港擠滿了送行的人群,一些狂熱的法西斯分子對山本之行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山本在寫給堀悌吉的信中說:「臨行時,不論在東京火車站,還是在橫濱碼頭,都聚集有很多面目不清的人。他們或稱某某同盟或某某聯合會,宣讀決議或宣言以壯我行,實感不快。這樣的憂國志士實在令人擔心。」

  山本再次取道美國,仍然期待在美國會有所收穫。當時有美國「杜黑」之稱的比利·米切爾將軍正訴諸于輿論界,急切要求美國用空軍武裝自己,以作為最終用於對抗日本的手段。山本雖然十分關注他的美國同行的理論,但卻極力掩飾自己。當有記者問他有關日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時,他用日語宣稱:「我從來沒有認為美國是潛在的敵人,日本的海軍計劃也永遠不會包含日美戰爭的可能性。」在說完這句話之後,哈佛大學畢業的山本藉口不會英語,拒絕再說別的話。然而,當他乘「貝倫加里亞」號郵船到達英國時,他用十分標準的新英格蘭口音,給英國的記者提供了一條頭版新聞:「日本再不能屈從于海軍比例制的約束。在這一點上,我國政府沒有任何妥協的可能。」

  10月25日,會議正式開始。參加談判的英方代表是首相麥克唐納、外交大臣西蒙、海軍大臣蒙塞爾、參謀長查特菲爾德和外交部參事克萊棋,美國方面的代表是戴維斯大使和參謀長史坦德。

  會議開始,山本五十六便提出修改主力艦日本對英美3:5:5的比例,認為過去在華盛頓和倫敦兩次會議中所決定的比例並不恰當,主張應按日本方面提出的新方案達成三國間的協定。英、美兩國自然不肯同意。雙方遂展開了一番唇槍舌劍的鬥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