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山本五十六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倒是全體官兵一時愣住了。當時,日本海軍航空隊的飛行員以有精練的飛行技術而桀騖不馴,加之受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隊的影響,他們多數蓄著長髮,紀律鬆弛。雖然他們對山本的命令感到不滿,卻找不到山本的人影。因而只好在一周後全部剃成光頭。在山本的嚴格要求下,不到1個月的時間,霞浦航空隊的風氣已大為改觀,反對他的現象也無形中消失了。一名當時與山本共過事的人在談到這時期的山本時說:「他寡言少語,不輕易發表意見,但他對他的下屬卻有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魁力。」 山本到任後,抓緊一切機會學習有關航空的知識,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書籍,每天擠時間堅持接受幾小時的飛行訓練。結果40歲的山本終於達到了單飛教練機的程度。 隨著山本對航空知識更詳細全面的瞭解,逐漸使他相信未來的海軍航空兵完全有可能彌補日本海軍主力艦與英美的差距。山本相信他設想的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能夠為日本建立一支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打好基礎。為此,他在霞浦航空隊利用碼頭和模擬飛行甲板的駁船實行了嚴格而近乎殘酷的訓練,訓練標準完全從實戰出發。無論是細雨霏霏的白晝,還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適應各種天候的飛行降落訓練夜以繼日。結果在訓練中發生事故而死亡的事件大幅度增加。山本將死亡人的名字記下來,掛在自己的辦公室,每當有新學員入隊時,都要首先向死亡名單敬禮,以激發隊員的好勇鬥狠性格。1925年10月2日,山本發起創建了霞浦神社。在發起倡議書中山本寫道:「本隊自創建以來殉職者已有20餘名,每年之所以設壇招魂祭祀以迎其在天之靈,不僅出於對犧牲者當然之禮儀,而且還在於繼承已故戰友之遺志,加倍奮起吾人之雄心壯志,以期我航空界之飛躍發展,慰先輩僚友之神靈。為進一步徹底貫徹這一宗旨,茲在隊內創設神社,不論是壯烈殉職者還是不幸病故者,一概合祭其靈魂,如日夜膜拜此神殿得經常維持清新之心志,即足以告慰故友在天之靈。」 1925年12月,山本在霞浦航空隊任職15個月後,又接受了新的委任,再度出使美國,任日本駐美大使館副武官。霞浦海軍航空隊的官兵對他的離任,感到非常惋惜,他們已經習慣了山本的嚴格訓練。如果說在山本之前霞浦航空隊還處於模仿階段的話,那麼山本在其不長的任期內,已大大地改變了這一舊貌,使日本海軍航空兵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1926年1月21日,當山本乘「天洋丸」駛出橫濱港起程前往美國的時候,航空隊的飛行員們駕駛整整一個中隊的飛機,出現在「天洋丸」上空,並作俯衝動作掠過船頭,以示同他們副隊長的惜別。據說以這樣隆重的儀式同一個人告別,在日本海軍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山本作為一名擁有航空知識的海軍軍官,此時來到美國可謂正逢其時。20年代的美國,飛機製造業在世界居領先地位。自1918年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的全金屬飛機問世後,強度大和重量輕的鋼鋁鎂合金在整個20年代繼續迅速發展,將這些成果付諸實用的時機已經成熟。新式飛機的不斷問世,導致航空事業異常興旺。就在山本來美國的前一年,世界航空界競速賽和遠距離飛行賽的最興旺時期開始了。這一年,吉米·杜利特爾駕駛的一架美柯蒂斯R3C—2型飛機在競速賽中獲勝,平均時速達232.5英里。1926年一架意大利產的馬基浮筒式水上飛機獲勝。1927年5月,年輕的美國人查爾斯·林德伯格(舊譯林伯)駕機征服了大西洋,首次進行了一次單人從西向東飛越大酉洋的中途不著陸飛行,全程3600英里,歷時33個半小時。第2年,一個德國人反向飛越了大西洋。同年5月和6月,一名英國人又駕機飛越了太平洋。競速和創紀錄飛行,既使全世界的航空界在沸沸揚揚中獲得不斷發展,又昭示了飛機在征服空間距離方面無比廣闊的前景。山本五十六正是在這樣一個時刻來到了美國。 據三和義勇著《回憶山本元帥》一書,山本到了美國以後,就一直以敏銳的目光注視著美國航空事業的發展。當時,美國航空界正試圖飛越大西洋。不久林德伯格獲得成功,這一航空事業上的壯舉震動了世界。接著巴德也飛越了一次,雖然他曾幾次水上著陸,但事實上也基本獲得成功。日本航空界的技術水平較之美國明顯落後,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因此山本命三和義勇全面瞭解和研究美國航空界的這一新動向,並要求他拿出比較接近實際的觀點和意見。三和寫道:「經深入調查和研究之後,我認識到:做這種跨越海洋長距離的飛行,按儀錶飛行和實施天體導航是至關重要的。美國早已注意到了這一點,而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製工作。巴德在飛越大西洋的過程中,就應用了這種先進的飛機導航設備。然而,在日本,海軍航空界仍墨守英國『聖培爾』飛行團的舊規,完全依靠飛行員的直觀感覺、」因此三和向山本提交了一份報告,強調日本海軍航空兵如不擺脫飛行中完全依賴飛行員的直觀感覺的舊框框,轉而注重研究和使用導航儀器的話,將勢必陷於絕境,並提出了進行這一新的航空技術改革所應採取的各種措施。 山本看過這份報告後說:「很有道理,我完全同意。報告暫留在我這裡,我打算進行一些修改。」他著重修改了結論部分,使言詞更加具有說服力,理由更加充分。然後將報告發往國內,刊登在海軍內部發行的月報上。給三和義勇的印象是,山本對這種導航設備性能的認識非常深刻,對日本學習這種先進技術的意義看得更重。 1928年3月,山本五十六在美國的武官任期期滿回國。經過幾年對海軍航空事業的關注,他已為自己開闢了一條航空之路,從而也為日本海軍迅速發展航空兵種開闢了一條道路。1928年回國後的山本五十六先擔任了「五十鈴」號艦長的職務,不久,在12月例行的職務調動中被任命為「赤城」號航空母艦艦長,第一次正式率領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正當山本作為一名艦長指揮他的部下進行嚴格的訓練時,山本再次受到政府徵召,參加國際海軍裁軍談判。此正是:航空事業方興未艾,艦炮專家再辟新路。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第五章 「倫敦之鷲」 擴張步伐邁得狂,無奈條約身被綁; 兩次談判急先鋒,一意孤行蠻對抗。 20年代中後期,隨著當時世界上帝國主義列強實力對比的變化,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所確定的對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分割瓜分再也難以維持了。在歐洲,德國和意大利不斷提出修約要求;在亞洲,日本則充當了修約的急先鋒。1927年4月,長州軍閥田中義一上臺執政,他責備前一屆內閣屈從華盛頓會議的決議,並宣佈對中國實行「鐵血」政策。為了研究侵略中國的政策,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召開了臭名昭著的「東方會議」。參加會議的人除外務省、陸軍省、海軍省、參謀本部的有關人員外,還有日本所有的殖民總督、駐中國公使館各情報站的人員。 這次會議全面討論了把中國東北置於日本統治之下的侵華政策,其目的在於,就日本在中國大陸應遵循的方針統一思想。會議幾乎一致認為,應當把「滿洲從中國分離出來,置於日本政府統治之下」。「這就要求日本的全部政策,包括國內政策、外交政策和軍事政策集中一致,促其實現。」對田中內閣這樣一個殺氣騰騰的侵華計劃,即便是關東軍總司令武藤信義也感到擔心。他說:「如果這樣一個殺氣騰騰的計劃付諸實施,日本必須準備面對一次世界大戰。首先美國不會容忍,如果美國不同意,那麼英國和歐洲其他列強也都不會同意。你要準備對抗美國和終將引起一場世界大戰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