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史迪威 | 上頁 下頁
八三


  吃晚飯時,麥卡錫突然問道:「將軍,您什麼時間離開華盛頓?」「什麼?你這是什麼意思?」史迪威反間了一句。「就是那個……您打算住多久?」麥卡錫有些尷尬,一時語塞了。「這就是說華盛頓不希望我呆在這兒,是嗎?」麥卡錫點了點頭。史迪威接著說:「好吧!我和馬歇爾將軍談過話就離開。」麥卡錫推託說馬歇爾要外出,幾天內不會回來。史迪威斬釘截鐵地告訴他:「我在見到他以前是不會走的。」

  晚上,馬歇爾來了。他們談了1個多小時,馬歇爾也告誡他:「要一言不發,這可是有爆炸性的。」原來,大選的日子定在11月7日,羅斯福擔心因此事而影響他的選票。

  第二天,史迪威夫婦便離開華盛頓,準備經達拉斯返回他們在卡梅爾的家。威妮夫人提前打電報,在達拉斯市內的旅館定了房間。但在飛抵達拉斯的洛夫機場時,前來迎接的希金斯上校告訴他們,華盛頓發來了命令,飛機上的任何人都不能離開洛夫機場。史迪威和隨行人員只好在機場的招待所裡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便飛到了卡梅爾附近的德爾蒙特機場,然後回到家裡。

  但是,事實是封鎖不住的。史迪威在重慶就找去了著名記者西奧多·懷特(白修德)和布魯克斯·阿特金森(愛金生),向他介紹了被召回的內幕經過。阿特金森決定立即趕回國內,向公眾宣佈這些情況。

  10月31日,《紐約時報》在第一版的顯著位置發表了阿特金森的報道。這篇報道尖銳地指出:「史迪威的決裂,起因於蔣介石拒絕全力進行戰爭。」這一事件意味著美國默認「一個垂死的反民主政權的勝利。這個政權更關心的是維持其政治特權,而不是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美國現在至少是在消極地支持著一個日益不得人心並在中國失去信任的政權,一個擁有三種秘密警察機構和關押政治犯集中營的政權,一個壓制言論自由、反對民主勢力的政權。」

  阿特金森的文章像在平靜的水潭裡扔進了一塊石頭,立即激起了一層層漣漪。《時代》、《新聞週刊》、《生活》、《星期六晚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民族》、《新共和》等報刊紛紛發表報道或評論,斥責國民黨政權,為史迪威鳴不平,批評美國政府的錯誤政策。緊接著傳來的高斯大使辭職的消息,更使輿論界一片譁然,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史迪威的召回和高斯的辭職聯繫在一起。

  面對著強烈的輿論反應,羅斯福不得不就此召開了記者招待會,一再聲稱史迪威和蔣介石的衝突完全是性格不合造成的,不涉及政治、戰略和政策問題,與赫爾利、與高斯的辭職都沒關係,也不牽扯「所謂的共產黨」問題。重慶方面由宋子文出面,也廣新聞界散佈同樣的觀點,聲稱這只是「人事問題」、「個人問題」。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專門駁斥了所謂「性格問題」,指出:「說他們(史迪威、高斯)不圓滑,但難以想像,比他們圓滑的代表,能戰勝已使中國的戰鬥力陷入癱瘓的混亂和腐朽嗎?」

  史迪威呆在家裡,一直保持著沉默。門外總有拿著筆記本或麥克風的記者要求見他,但他都婉言謝絕了。他打電報給陸軍部,詢問何時能取消禁令。回答是:「你講得越少,處境會越好。」一段時間以後,經陸軍部同意,史迪威在卡梅爾的家裡接受了一批記者的採訪,但他一句也沒談中國的事。他愛美國,他不想讓美國,包括它的政府、它的總統,在這個問題上過於難堪。他確實想安靜地休息一段了,同妻子兒女歡聚一堂,自由自在地帶著心愛的小狗在海灘上散步。

  風波漸漸平息,史迪威回到華盛頓。1945年1月23日,他被任命為美國陸軍地面部隊司令,職責是負責國內部隊的訓練工作。

  兩天以後,從中國傳來消息,他曾經付出巨大艱辛的中印公路於1月25日正式通車。從印度利多開出的第一批105輛卡車,滿載著武器、彈藥、油料,拖曳著重炮、山炮、高射炮,轟轟地開進中國雲南。兆日,雲南的門戶畹町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2月4日,車隊開抵昆明,10多萬群眾湧向路旁,揮舞著標語和小旗夾道歡迎。

  蔣介石發表了講話,他說:「我們已經打破了對中國的封鎖。為了紀念約瑟夫·史迪威將軍的卓越貢獻,和在他領導下的盟軍以及中國部隊,對緬甸戰役和這條公路的修築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我把這條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中緬印戰區的美軍已一分為二,魏德邁任中國戰區美軍司令,索爾坦將軍任緬印戰區美軍司令。索爾坦根據蔣介石的決定,正式發佈命令,宣佈了對「史迪威公路」的命名。他在給史迪威的來信中說,打通這條道路的是「您不可征服的意志」。據統計,從1945年2月至8月,共有386支車隊沿著史迪威公路向中國運送了8萬多噸物資。

  廣播電臺的陸軍節目邀請史迪威為此發表講話。他對著話筒,仿佛就面對著曾在叢林裡作戰和築路的士兵與勞工們,他稱讚了他們的偉大貢獻,向他們致敬。但他沒提自己,好像他根本就沒去過那裡似的。2月10日,美國政府為表彰史迪威的功績,授予他一枚榮譽軍團勳章和一枚優秀眼役勳章。

  在這段時間裡,史迪威用很大精力整理在中緬印戰區的各種文件。他組織了幾名曾在這個戰區工作過的軍官,編寫了作為正式史料的《中緬印戰區史》。這部史料共3個部分48章,包括了緬甸戰役、蘭姆加爾、中印公路、空軍、租借物資等各方面的報告和文電,並加上了說明和概述。書中在闡述他的職權問題上認為,由於蔣介石的干涉和插手,致使他的指揮權有名無實,他既不能制定戰略,也不能發號施令和指揮作戰。書中指責了英國人,也批評了美國的政策。他認為,由於美國在支持蔣介石的同時,沒有要求他承擔作戰義務,因此造成了「浪費公共資金和搖擺不定的政策」。

  按照參謀部的指示,為了方便保存和使用,書的內容壓縮、削減為不到700頁。但後來又提出,必須把嚴厲批評英國人和蔣介石的內容刪掉。史迪威拒絕了,他不能違背事實,應當讓人們瞭解這個戰區中複雜的同盟關係。結果,這本書始終未能出版。現在,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和斯坦福大學的胡佛圖書館,各保存了一份原書的副本。但一些涉及實質性內容的章節,已被抽空或刪節。史迪威試圖留下的一部真實歷史,。已經殘缺不全,面目全非。

  戰爭仍在激烈地進行。1945年1月,太平洋西南戰區的美軍部隊,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下進攻呂宋島,隨即向馬尼拉進軍。2月,海軍上將尼米茲率領的太平洋中部戰區部隊在琉黃島登陸。史迪威密切注視著戰場形勢的變化,仍盼望著有一天能指揮美國軍隊對日作戰。根據第二次魁北克會議的決定,盟軍已把太平洋作為對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同時準備在中國沿海登陸,以消滅大陸上的日軍。美聯社2月7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曾在評述這一計劃之後,分析了能指揮中國沿海登陸作戰的軍官人選,其排名順序依次是史迪威、麥克阿瑟和尼米茲。

  4月,美軍對太平洋上的指揮系統作了調整,麥克阿瑟任太平洋美國陸軍總司令,尼米茲統率太平洋地區的所有海軍艦隊。同月,羅斯福逝世,副總統杜魯門繼任。5月,馬歇爾安排史迪威到麥克阿瑟的太平洋前線視察,順便也看看那裡有沒有合適的指揮位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