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史迪威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揚城少年 「陽光地帶」海風吹,沃倫出世天作美; 南遷北棲旅歐洲,品學兼優「淘氣鬼」。 在鄰近美國東海岸的帕拉特卡附近,有座種植園。從紐約州揚克斯城遷來的本傑明·史迪威博士在這裡興辦木材業,他和妻子瑪麗·福勒,還有他們剛剛兩歲的女兒住在一所綠蔭掩映的房子裡。 1883年3月19日,房子裡傳出「呱,呱」的嬰兒啼哭聲,聲音很洪亮。新生嬰兒是個男孩,本傑明夫婦非常高興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這孩子就是本書所要記述的主人公——約瑟夫·沃倫·史迪威。 63年以後,已成為美國四星上將的約瑟夫·沃倫·史迪威走完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在美國西海岸舊金山市的萊特門陸軍醫院辭世。由於他對中國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稱他是美國的一位偉大將軍,中國人民的一位偉大朋友。周恩來也說:「中國人民將永遠把史迪威的名字銘記心中。」 他的故事,還是讓我們從頭講起吧。 第一個迎接小史迪威出世的,是他父親本傑明的朋友——醫學博士約瑟夫·沃倫。在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市,沃倫醫生以高明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贏得人們的信賴和尊敬。早在本傑明住揚克斯期間,他們兩個人就是要好的朋友,這次本傑明的兒子出世又得到沃倫醫生的精心照料,他們的友情更加深厚了一層。他用沃倫醫生的名字給自己的兒子命名,一來希望他們的友誼能在下一代延續;二來希望兒子能像沃倫醫生那樣學業有成,給史迪威家族增添榮譽。 沃倫醫生是個言行一致、有責任心的人。後來,他到陸軍服務。有一次,部隊處境險惡,他拒絕在後方擔任軍醫署長,卻甘願冒生命危險挑起在前線指揮作戰的重擔。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英勇衝殺,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以身殉職。此後,約瑟夫·沃倫的名字,在本傑明心目中有了永恆的位置。沃倫醫生的美德和同他的友誼,成了他對兒子進行品行啟蒙教育的珍貴一課。 約瑟夫·沃倫·史迪威,是1638年從英國遷到美國的尼古拉斯·史迪威的第八代子孫。自1638年到1883年的近兩個半世紀裡,尼古拉斯·史迪威的後裔已繁衍到1600多人。在斯塔騰島、長島、曼哈頓等地,都有他們的足跡和置下的產業。據史書記載和家庭史料證實,史迪威姓氏可以上溯到1456年。就是說,史迪威家族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在尼古拉斯的後裔中,有不少人當過兵,其中的佼佼者是理查德·史迪威和加勒特·史迪威。他們都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有過光榮的戰績,一個曾任上校,一個成為將軍。 約瑟夫·沃倫·史迪威的母親的祖先姓福勒,也是17世紀30年代遷到美國的。福勒這個姓氏的後裔,世世代代都沒有脫離定居美國的殖民者主流,一直生活在英國人、法國新教徒和荷蘭人的群體當中。 由此看來,約瑟夫·沃倫·史迪威是個土生土長的地地道道的美國佬。1904年,當他從西點軍校畢業時,他毅然在畢業生登記表上填寫了:「祖先是美國人」。當時盛行的習俗是,填寫自己的祖先,只寫是來自哪裡的移民,不願說祖先是美國人。史迪威則相反,他以作為美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走在了破除;日習俗的前列,顯示出他不肯人云亦云而敢於據實說話的剛直性格。學校領導理所當然地把他這種有勇氣的表現,載入了西點軍校的《年鑒》,使他一直引為驕傲。 約瑟夫·沃倫·史迪威的祖父,叫約翰·史迪威,早年是綢緞商。他熟諳生意經,品性良好,善於交往,積累起一定財富後改為從事房地產投資,而且連連獲得成功,有了相當可觀的資產。最後在紐約市近郊正發展製造業的揚克斯城定居下來。 揚克斯位於流經紐約灣匯入大西洋的哈得孫河東岸。約翰·史迪威在可以俯視哈得孫河的高處,建造了非常漂亮的住所。他成了揚克斯銀行的董事以及監理會和當地教派的核心人物。 約翰·史迪威的兒子本傑明·史迪威,在揚克斯城長大,上了名牌大學——哥倫比亞大學,21歲畢業,獲得法學學位。但他沒有在法律界謀職,而是帶著妻子、女兒遷到了美國南端的佛羅里達,想在那裡開創自己的事業。佛羅里達被稱作「陽光地帶」,那裡的氣候條件和生活習俗同北半部大不一樣。所以,當他們的兒子約瑟夫·沃倫·史迪威出生以後又舉家返回揚克斯。本傑明在這裡繼續攻讀醫藥學且獲得了博士學位,然而他並沒有在醫藥界工作,而是仍然保留著美國傳統的好動和渴望瞭解外部世界的習性,又於1892年遷到了伯克郡的一個農場,當了4年的鄉村紳士。有個短時期,沃倫也轉學到了那裡。這時,他們算上新添的二兒子約翰、二女兒瑪麗,已是6口之家。眼看沃倫到了該讀高中的年齡,本傑明這才帶著全家於1896年回到揚克斯城並定居下來。 本傑明·史迪威博士這次返回揚克斯確實成了一位儀錶堂堂的紳士,待人接物顯得聰明、機敏、有教養,使人感到格外可親。他已掌握了多種本領,又擅長言辭,而且凡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因而深得人們信賴。他在公用事業系統的西切斯特照明器材公司得到一個職位,由於他的才智出眾,不久便榮任了這家公司的副總經理。 他是一個具有清教徒傳統道德心的人,認為「一個人不幹工作就是罪過」。他榮任副總經理後,一門心思為公司辦事,加上他從父親約翰·史迪威那裡學得的生意經,以致天天可見新的成績。於是轉眼之間,他成了一個受人稱讚的揚克斯的傑出公民。人們先是推舉他擔任了公立中學董事會會長,接著又要他在西切斯特幾家銀行和公司裡擔任了董事之職。他的一家人都為他而高興,他也越發顯得躊躇滿志,以充沛的精力經營著各項事業。儘管他的才智後來沒有在更大範圍施展過,但在揚克斯上層社會,他確實成了受人愛戴和有很大影響力的知名人士。 對於回到揚克斯最感到高興的莫過於約瑟夫·沃倫·史迪威。家裡人都叫他沃倫;在公立學校裡,同學們直呼他史迪威。1888年他5歲時進入這所學校,4年後和父親一起遷居外地。這次回來,他已是13歲的翩翩少年。同學們和他別後重逢,彼此都喜出望外。特別使他開心的是,幾個愛好體育的同學很快又聚攏到他的周圍,他們或打網球,或到哈得孫河裡划船比賽,玩得非常痛快。 小同學們沒有忘記,1889年史迪威二年級時,大家常常圍住他,聽他講坐船過大西洋,到歐洲旅行的有趣故事。 那一年是美國建國100周年。他父親帶著他和他的母親、姐姐,過大西洋,在法國登陸,先到巴黎,接著到英國,返回來又在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家旅行。一路上,他們看了許多名勝古跡和新奇的城市,聽他父親講了許多有趣的神話,腦子裡裝滿了五彩繽紛的印象。當時,他父親寫了一系列迷人的遊記,寄回美國在《揚克斯政治家報》上連載。由幹他的文筆出色,揚克斯人都喜歡看,而且過了十來年人們仍記憶猶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