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在8月14日一次關鍵性的會議上,伏羅希洛夫元帥強調指出,根本的問題是,波蘭是否願意允許蘇聯軍隊進入它的領土去迎擊德國入侵的問題。如果不願意的話,盟國又怎麼能阻止德國軍隊迅速席捲波蘭呢?他問道:「英國和法國的參謀總部是否認為蘇軍可以越過波蘭,特別是越過維爾那山峽和加利西亞去同德軍接觸?」這是問題的核心。最後,如坐針氈的英法代表認為,伏羅希洛夫提出了他們所沒有資格處理的政治問題。 在8月21日的會議上,伏羅希洛夫根據聯共中央和斯大林的指示再次重申,蘇聯代表團的願望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同意組織三國武裝部隊的軍事合作,蘇聯同德國並無共同邊界,只有蘇聯軍隊在有權通過波蘭和羅馬尼亞領土的條件下,它才能給英、法、波、羅以援助,如果不允許蘇聯軍隊進入波蘭和羅馬尼亞的領土,他們就無法同英法軍隊合作。蘇聯軍事代表團無法設想英國和法國的政府和總參謀部,在派出代表團到蘇聯來的時候,怎麼會在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上不給他們以指示?這只能使人懷疑,他們是否有同蘇聯進行認真而有效的合作的願望。 杜芒克和德拉克斯要求本國政府指示回答蘇聯關於波蘭的問題,等了3天都沒有回音。在8月17日,杜芒克曾給巴黎打電報說,「蘇聯是想訂軍事條約的。它不想要我們給它一張沒有具體保證的廢紙。伏羅希洛夫宣佈,只要他所說的那個關鍵性問題解決以後,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杜芒克要求巴黎設法使華沙接受蘇聯的援助,卻遭到英法和華沙統治集團的粗暴拒絕。與此同時,英法領導人還背著蘇聯同德國進行秘密談判,鼓勵納粹反蘇反共。在此情況下,斯大林下一步如何行動,就成了全世界所注目的問題。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十四章 權宜之計 人妖顛倒是非淆,綏靖逆流助桀虐; 為破禍水東引計,蘇德條約簽訂了。 世界風雲變幻急驟。但是,蘇聯和英法所進行的談判,仍遲遲沒有進展,一直陷入僵局。後來,莫斯科突然獲悉,英國政府已經在同德國商談一筆5億或10億英鎊的軍事貸款。這表明西方國家正力圖把戰爭推向東方,實現他們「禍水東引」的目的。 對此,斯大林十分擔心。如果西方國家這一陰謀得逞,蘇聯不僅是同希特勒單獨作戰,而且是同得到英國乃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支持的希特勒作戰。這種戰爭是可怕的。英國大多數人受到張伯倫的矇騙,以為英法蘇三國協議正在趨於達成。勞合·喬治眼光比較敏銳,他說:「世界正在巨大的懸崖邊上顫抖著。」莫斯科曾兩次向英國人民示意:談判毫無進展。第一次是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在5月3日的辭職。 10年來,對全世界來說他已成為一個象徵,他象徵著一個通過反侵略的集體協議來建立和平的計劃。斯大林用李維諾夫的辭職來說明這個計劃已經失敗了。在中國,在阿比西尼亞,在西班牙,在奧地利,在阿爾巴尼亞,在捷克斯洛伐克,在麥默爾,它都失敗了——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首腦對侵略者的綏靖或鼓勵,這個計劃歷經8年而告失敗。這就是李維諾夫辭職所給予的信號。但是,西方報紙慣于把蘇聯的事務等閒置之,以致認為李維諾夫必然是因為某些莫須有的罪名而「被清算了」。 6個星期後,莫斯科又發出另一信號。最高蘇維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日丹諾夫,7月29日在《真理報》發表文章說,英法同蘇聯進行的談判毫無進展。他認為不論英國或法國都不想同蘇聯結盟,也不準備制止希特勒。7月底,所有歐洲國家的外交部都知道希特勒打算在一個月內奪取波蘭走廊。 這時蘇聯作了最後一次努力,建議英法兩國派軍事代表團到莫斯科以便規劃共同保衛東歐事宜。伏羅希洛夫建議,假如希特勒攻打波蘭,由蘇聯派遣兩支軍隊,一支在北部攻打普魯士,一支通過波蘭南部攻打德國的中部。英法代表團回答說,他們必須徵求華沙對這個建議的意見。後來他們通知說,波蘭政府拒絕了蘇聯的援助。曾經不惜用威脅手段迫使捷克斯洛伐克人向希特勒屈服的英法政府,現在倒不肯想點辦法來促使波蘭人接受蘇聯的援助。談判就此破裂了。伏羅希洛夫在8月召開的最高蘇維埃會議上報告時,把英法的做法稱為:「輕浮的假談判。」這樣,斯大林不得不採取權宜之計,作出自己的決定。 正好,這時希特勒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欖枝。8月15日晚上8時,德國駐莫斯科大使舒倫堡奉命進見莫洛托夫,並按照柏林的指示,向他宣讀了德國外交部長表示準備到莫斯科來解決蘇德關係的急電。蘇聯外長「以極大的興趣」聽取了這位大使的陳述,並且表示「熱烈歡迎德國想改善對蘇關係的願望」。為了試探對方的意圖,莫洛托夫進一步問道:德國政府是否有興趣在兩國之間簽訂一項互不侵犯的條約?是否準備發揮它對日本的影響來改善蘇日關係並消除邊境衝突?如果蘇德聯合擔保波羅的海國家安全的話,德國以為如何呢?他最後說,所有這一類問題「都必須具體討論,那樣,在德國外交部長來到了這裡以後,就不會僅僅是交換意見,而是能作出具體規定。」莫洛托夫的這些建議,正好是希特勒所希望的東西;而且,他比蘇方提出的更具體、更痛快。因為這個條約將使蘇聯置身於戰爭之外,從而能使他放心大膽地進攻波蘭,而無需害怕蘇聯干涉。而如果蘇聯置身事外的話,他深信英國和法國是會不寒而慄的。納粹獨裁者無條件地接受了蘇聯的建議。 舒倫堡大使奉命再次進見莫洛托夫,並且通知他: 「德國準備同蘇聯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而且,如果蘇聯政府也有同樣願望的話,這項條約的期限可定為25年,期滿以前不得廢除。除此而外,德國還準備同蘇聯一起對波羅的海各國作出擔保。最後,德國也願意發揮影響來改進並鞏固蘇日關係。」德國政府表面上裝作不急於同莫斯科「做交易」,其實是非常急迫的。 裡賓特洛甫在這封電報的後面加上一段「附言」,作為他個人給大使的指示: 「我要求你再一次把這一指示逐字讀給莫洛托夫聽,並且要求立即知道蘇聯政府和斯大林先生的意見。為讓你心中有數起見,再告訴你一句要絕對保密的話,如果我能在本週末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話,對我們將特別有利。」第二天,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高居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頂上,十分焦急地等待著莫斯科的回答。這次會談的結果使納粹頭目感到失望。聯共中央和斯大林不但知道希特勒在著急,而且無疑也完全知道他為何著急,因此想出種種辦法對付他。在德國大使向蘇外長讀裡賓特洛甫的電報的時候,莫洛托夫並不怎麼關心它的內容,聽完了以後,他就拿出了蘇聯政府對德國外交部長8月15日第一次來信的書面答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