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民主集中派」反對黨政機構的權力集中化而要求更多的黨內民主自由;他們還反對在工業中實行一長制,而堅持在工業領導方面事事都實行「集體領導」。列寧把民主集中派稱為「叫喊得最響亮者」的派別組織,把民主集中派的綱領稱為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的綱領。 在關於工會問題的爭論時期,斯大林同列寧站在一起,積極參加了這場鬥爭。他號召全國黨組織團結在列寧的周圍。當時莫斯科黨組織的鬥爭來得特別緊張,反對派在這裡集中了他們的主要力量,打算把首都的黨組織奪歸己有。但是,反對派的這種陰謀詭計受到了莫斯科布爾什維克的堅決回擊。 當時在烏克蘭黨組織中也發生過尖銳的鬥爭。在烏克蘭中央書記莫洛托夫的領導下,擊潰了托洛茨基分子和施裡亞普尼可夫分子。烏克蘭共產黨仍然是列寧党的忠實可靠的支柱。在巴庫,奧爾忠尼啟則領導南高加索黨組織擊潰了反對派。在中亞細亞,由卡岡諾維奇領導進行了反對反黨集團的鬥爭。當時斯大林把地方組織中的爭論總結材料交給《真理報》發表,這些材料表明,党獲得了勝利,而各個反對派遭到了失敗。 1921年1月19日,斯大林在《真理報》上發表了《我們的意見分歧》一文。他指責托洛茨基的態度鼓勵了國內外的一切反革命分子。形形色色的反革命分子都懂得在白匪口號下的公開的反革命活動是註定要失敗的,因此他們企圖採用冒牌的革命口號來打擊蘇維埃政府。他們開始裝著像個共產黨員,以便利用黨內的分歧。 1921年3月8日,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了。出席這次大會的有694名有表決權的代表,代表著73.2萬多黨員。代表大會對工會問題的爭論作了總結,並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列寧所提出的政綱。列寧在代表大會開幕時說,爭論是一種不可容許的奢侈品,敵人是滿心指望共產黨內部出現分裂的。鑒於黨內派別組織的存在,代表大會斥責了一切反對派集團,並指出它們事實上是在幫助無產階級的敵人。代表大會責成立刻解散一切派別組織。委託各級黨組織嚴格注意禁止任何派別活動,並說,凡不執行代表大會決議的人,都應立刻毫無條件地開除出黨。代表大會給了中央一種全權,凡遇有中央委員違反紀律,以及凡遇有恢復或進行派別活動的事情發生時,均得採取黨內一切處罰辦法,直到開除其中央委員資格和黨籍為止。所有這些決定,都寫進了由列寧提出而經代表大會通過的《論黨內統一》的特別決議中。 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從餘糧收集制過渡到糧食稅,過渡到施行新經濟政策的極重要的決議。決議說,所有超過稅額的剩餘糧食,完全留歸農民自己支配,農民可以自由出賣這種剩餘糧食。列寧在其報告中指出,貿易自由,在開始的時候,會使國內資本主義成分有某種活躍。儘管如此,還得允許私人貿易和准許私人工業家開設小企業。但這用不著害怕。列寧認為少許的商品流通自由能造成農民努力經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使農業迅速高漲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國家工業將會恢復起來,而私人資本則將被排擠出去;積蓄了力量和資財以後,就可以建立強有力的工業——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然後就轉為堅決進攻,以便消滅國內資本主義殘餘。第十次代表大會關於施行新經濟政策的決議,保證了工人階級和農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堅固聯盟。 代表大會關於民族問題的決議也是服從於這個基本任務的。斯大林在代表大會上作了《論當前黨在民族問題上的任務》的報告。斯大林說:我們已經消滅了民族壓迫,但是這還不夠。現在的任務是要消滅舊時代的沉重遺產,即過去的被壓迫民族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後狀態。必須幫助他們在這方面趕上俄國中部。斯大林指出了民族問題上的兩種反黨傾向,即大國(大俄羅斯)沙文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大會譴責了這兩種傾向,並集中主要火力打擊了當時的主要危險——大國主義,即大俄羅斯沙文主義。 新經濟政策的施行,遇到了黨內兩種人的反對。一種人是「左」的叫喊者,如洛明納澤和沙茨金等人,他們力圖「證明」說,施行新經濟政策就是放棄十月革命所獲得的成果,就是退回到資本主義,就是使蘇維埃政權趨於滅亡。這些人不懂得經濟發展規律,不懂得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意義,而陷入驚慌失措狀態,並在自己周圍散佈灰心失望的情緒。另一種人則不相信俄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可能,匍匐拜倒於資本主義「威力」之前,並且為了要鞏固資本主義在蘇維埃國家中的陣地,居然要求對國內和國外的私人資本作巨大的讓步,來把蘇維埃政權在國民經濟中的許多經濟命脈讓給私人資本。俄共中央對這兩種人都加以揭露並使其陷於孤立,在對黨內反對派進行堅決回擊的同時,根據列寧的指示將「欺騙分子、官僚分子、不誠實分子、不堅定的共產黨員,以及雖然改裝過『門面』,但內心裡仍舊是孟什維克的那些人」清除出黨,從而改善了黨的成份,提高了群眾對党的信任。 新經濟政策實施的第一年,就證實了這個政策的正確性。由於貫徹了新經濟政策,使得工農聯盟在新的基礎上大加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更加堅強有力。富農和白匪的叛亂差不多已全被肅清。餘糧收集制取消後,在反對富農叛亂的鬥爭中,中農幫助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權把操縱國計民生的大工業、運輸業、銀行、土地、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都掌握在國家手中。國民經濟出現了新的高漲。 1922年3月間,俄共中央召開了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對新經濟政策進行了總結。列寧指出,新經濟政策乃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殊死鬥爭。 「誰戰勝誰」的問題就是這樣擺著的。為了勝利,就要保證工人階級與農民之間,社會主義工業與農民經濟之間的結合,其方法就是極力發展城鄉之間的商品流通。為此就必須學會管理經濟,就必須學會文明經商。在這個時期,商業是黨面前所有各個任務鏈條中的基本環節。不解決這個任務,便不能擴展城鄉之間的商品流通,便不能鞏固工農經濟聯盟,便不能提高農業,便不能使工業走出破壞狀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以後,經濟工作更加沸騰起來了。 國家所遭遇的歉收後果,已經順利地解決。農民經濟正在迅速地恢復起來。 鐵路運輸工作已有進步。重新開工的工廠數目日益增多。 列寧因在1918年被刺受傷,以及積勞成疾,健康大不如前了。從1921年末起,列寧已不得不時常間斷自己的工作。於是領導全黨的日常工作就落到斯大林肩上了。 1922年4月3日,斯大林當選為黨中央的總書記。從那時起,斯大林就一直擔任這個職務。 1922年12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這次代表大會上,根據列寧和斯大林兩人的提議,成立了各蘇維埃民族自願成立的國家聯合,即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最初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南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不久後又在中亞細亞成立了3個獨立的加盟蘇維埃共和國,即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蘇維埃共和國。現在,所有這些共和國都按自願和平等原則聯合成一個統一的蘇維埃國家聯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