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
九九 |
|
英國首相向指揮歐洲英美軍隊的艾森豪威爾將軍施加壓力,迫使美國人同意巴爾幹戰略。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寫道,丘吉爾首相的出發點是:「對於建立戰後的世界和平來說,西方盟國在巴爾幹有強大兵力,比俄國軍隊佔領這個地區更加有利。」丘吉爾的意圖是讓在意大利的英美軍隊在適當的時候通過盧布爾雅那通道進入中歐。奧利弗·利特爾頓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堅決主張,由西方盟國而不是由俄國人解放並佔領某些國家的首都,如布達佩斯、布拉格、維也納、華沙等,這樣會有很大好處,因為這些首都是建立歐洲秩序的基礎。」 反對丘吉爾巴爾幹戰略的不僅僅是蘇聯,美國人也清楚,巴爾幹戰略有兩方面的意圖:既反蘇「也反美,羅斯福總統看得很清楚,丘吉爾的計劃一旦實現,必然在東南歐建立英國的統治,而美國人沒有必要為自己的英國朋友人中取粟,丘吉爾非常勉強地同意了盟國從西歐攻打德國,然而,正如美國將軍魏德邁寫的,他「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計劃,把『霸王』行動一直拖到已經喪失了決戰價值的時候才開始。」 然而,1944年底在西線出現了對同盟國非常不利的情況。希特勒利用同盟國在德國邊界地區發動攻勢的機會,在阿登地區進行反撲,德國人的意圖是切斷在比利時和荷蘭的英、美部隊同主力的聯繫,並消滅這些部隊,破壞英、美軍隊下一年的進攻計劃。這樣,德國便可能抽調大量部隊到東線對付蘇軍。德國突破前線並向前推進了90公里。德國人的攻勢雖然制止了,可是他們摧毀第二戰場的威脅依然嚴重存在。 這種情況迫使丘吉爾在1945年1月6日向斯大林告急求援,請求「俄國一月份在維斯拉前線或其他某一地區發動強大攻勢」。斯大林當即決定「加速準備在整個中部戰線向德寇發起的大規模進攻」。1月12日,蘇軍比原定計劃提前8天重創希特勒軍隊,使德寇不得不立即中止西線的攻勢井將部隊調往東線。蘇聯在發動攻勢後的頭三周就在主攻方向上推進500公里,進入奧得河地區,距離柏林70公里,既為盟軍解了圍,又重創了敵人,為奪取最後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已經獲得解放的歐洲各國人民不想恢復舊秩序,希望按民主原則建立新生活。在抵抗運動的隊伍內部,集中了富有鬥爭精神的分子。英國政府為了保存歐洲資本主義制度,不借採用一切手段,甚至動用軍隊解除抵抗運動成員的武裝。例如,丘吉爾宣稱,比利時的抵抗運動戰士準備舉行反對回國的流亡政府的武裝叛亂。並以此為藉口解除了比利時抵抗運動戰士的武裝。據英國報紙的調查,「根本沒有發現丘吉爾作為干涉比利時內政口實的準備叛亂的任何跡象。」丘吉爾武裝鎮壓希臘的愛國抵抗力量,是他幫助反動勢力恢復舊秩序的又一露骨的例證。據G·佩林的文章介紹,希臘的抗戰主力是在山裡打遊擊的共產黨員。丘吉爾對付這支力量的辦法是使他們無法進入雅典奪取政權。 他強迫希臘人民接受反動的國王及其政府,並公開挑起反對人民的戰爭。到1944年12月底,派往希臘的英軍已達6萬人。丘吉爾命令指揮這支部隊的斯科比將軍:「如果你們佔領的城市發生暴動,就要毫不猶豫地行動起來。」英軍向和平遊行隊伍開槍,從此開始了英帝國主義武裝鎮壓希臘人民的長期的血腥戰爭。 丘吉爾對波蘭的未來還表示了「特別的關心」。他積極支持波蘭的流亡政府,這個政府一貫反蘇反共,仇視人民。他們認為,蘇聯是「比希特勒德國更重要的敵人」。丘吉爾所以支持波蘭流亡政府的領土要求,並不是希望波蘭強大,他寫道,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各個年份,「波蘭始終是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先鋒」;他希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建立這樣一個波蘭,成為反蘇反共的橋頭堡。 丘吉爾在戰爭回憶錄中寫了他在1945年3月的政策和策略:「第一,蘇聯已經成為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脅;第二,必須立即建立一條新的陣線來阻止蘇聯向前推進;第三,歐洲的這條新陣線應該盡可能地深入東方;第四,柏林是英美軍隊首要的和真正的目標;第五,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和美軍進入布拉格有重要意義;第六,維也納和整個奧地利必須受西方大國的管制……;第七,必須遏制鐵托元帥的侵略性的要求。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民主國家的軍隊離開以前……東西方國家之間必須就歐洲的一切主要問題達成一項解決辦法。」這位英國首相不顧雅爾塔協議,企圖讓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盟國軍隊向柏林緊急進軍,要先于紅軍搶先佔領德國首都。丘吉爾1945年4月5日在致羅斯福的信中寫道:「我們同俄國軍隊會合的地點至關重要,要盡可能向東深入,如果情況允許,我們應進入柏林。」根據當時的軍事態勢,艾森豪威爾不可能實現這個意圖。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杜魯門出任美國總統。丘吉爾認為,現在又可惜機破壞戰爭最後階段的反希特勒同盟。丘吉爾日後坦白他說:「還在戰爭結束之前,當成千上萬的德國人放下武器投降,我們的大街小巷到處是歡天喜地的人群的時候,我就發電報給西歐英軍總司令蒙哥馬利,吩咐他集中收藏好德國武器,一旦蘇軍的攻勢繼續下去,我們便可以很容易地將武器重新分給同我們合作的德國士兵。」過了1/4世紀以後,西德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派評論家哈夫納關於這個問題寫道:「希特勒希望東西方衝突並不是毫無根據的。1945年的春天和初夏,勝利者之間的戰爭確實可能一觸即發。據可靠人士說,至少反希特勒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的丘吉爾已經準備戰爭,甚至想挑起戰爭。」從上面引述的丘吉爾本人的話也可以看出,他公開承認要在戰爭的末期同沒有被徹底擊潰的納粹分子攜起手來,掉轉槍口反對自己的盟友蘇聯! 很顯然,如果丘吉爾的陰謀得逞,將會向全世界展示一幅令人震驚的景象,就是緊跟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沒有任何間隙立即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只是作戰雙方的地位和盟友都發生了變化——過去的敵人成了盟友,過去的盟友成了敵人。希特勒這個盜世好雄幾乎使歐洲陷於納粹分子的野蠻鐵蹄之下,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偉大的反希特勒惡魔的鬥爭成果將化為烏有。正如歷史學家傑列比所說的:「戰爭結束時德國就會像沒有打過仗一樣,安然無恙,它可以很快恢復進攻能力。」丘吉爾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當時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好形勢。他的戰爭回憶錄最後一卷的標題是《勝利與悲劇》,這是因為他看待歷史問題總是從個人的立場觀點出發,所以他認為反希特勒戰爭的結束既是勝利也是悲劇。 英國在同法西斯德國的殊死鬥爭中生存下來了,戰爭開始時英國似乎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失敗,按照法國將軍的形容,德國人會像掐小雞脖子那樣一下子把它掐死。現在英國以反法西斯大國的地位屹立在世界上,這是丘吉爾感到欣慰的。但是,在戰爭行將結束時,特別是戰後歐洲的以及後來亞洲各國的強大社會主義革命浪潮把丘吉爾的喜悅心情沖淡了。社會主義革命摧毀了許多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了眾多的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遭受巨大損失。因此,在丘吉爾看來,對德國的勝利又變成了悲劇。這個自稱力反共的騎士和帝國主義殖民制度的衛士,是不能容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果的,更不能容忍被壓迫的人們砸碎舊制度的鎖鏈,因此他發誓要在有生之年還要妄費心機、徒勞無益地倒轉乾坤。 正是:歷史潮流不可擋,蚍蜉撼樹談何易!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