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
九一 |
|
1943年4月19日,盟軍集中優勢兵力發起總攻。英軍第八集團軍自南向北實施突擊,美英聯軍自西向東發起進攻,經過18天的戰鬥,於5月7日分別攻佔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在這一戰鬥中,盟國空軍又做出了一次十分出色的努力,一天之內竟出擊2500架次之多。幾個星期以來,軸心國空軍已逐漸潰敗,在這一危機面前,只能出擊60架次作為報復。戰事的高潮已近在眼前,在海上和空中已經建立了徹底的無情封鎖。敵人在海上的活動已經停止,空軍的努力亦已告終。 守軍在向德國最高統帥部報告中哀歎道:「守不住了!在敵人的勝利中,英美空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而在突尼斯導致德意橋頭陣地的毀滅。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地步,願上帝保佑!」但是,上帝並沒有保佑他們,在盟軍強烈的打擊下,25萬德、意軍隊由於沒有運輸船只可供撤退,便於5月13日宣告投降。至此,盟軍在北非已全部肅清德、意軍隊,從根本上改變了地中海的形勢,並為爾後在意大利的西西裡島登陸創造了良好條件。 5月19日,丘吉爾應美國眾議院議長的邀請,為「火炬」戰役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在美國國會發表了演說。他說: 「在北非,我們的建樹比我們的預期要好些。計劃得到出人意料以外的助力,因而結果是事半功倍。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感謝希恃勒的軍事知識。如我三個月前在下院預言的,我們這次可以看看這個軍事專家的本領如何了。使馮·保羅斯陸軍元帥和他的部隊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毀滅的無理性的頑強執拗,現在又同樣地使我們的敵人在突尼斯蒙受新的災難。 「兩位獨裁者的非洲遠征,使他們的國家傷亡和被俘的兵士達到95萬人。此外,近240萬噸的船舶沉沒了,近8000架的飛機擊毀了,這兩個數字都不包括船舶和飛機的擊傷數目在內。敵人還損失了6200門大炮,2550輛坦克和7萬輛卡車。在達到戰爭的這一里程碑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挽回了一個大陸的局勢』。」 正是:非洲光復眾歡騰,全球醞釀大反攻! 欲知「火炬」戰役後,英美遠怔軍下一步如何行動,在勝利的情況下他們如何與蘇聯紅軍協同作戰,且看下章分解。 第三十二章 反攻協奏曲 「火炬」戰役傳捷報,反攻協調實必要; 丘氏急忙會總統,目標一致分歧消。 「火炬」戰役的勝利使丘吉爾心花怒放,為了協調盟軍下一步的反攻計劃,戰役還沒有完全結束,丘吉爾就迫不急待地要去美國訪問。 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一旦非洲局勢肯定之後,就有重大的理由促使我非趕往華盛頓不可。勝利了,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勝利的果實只以突尼斯頂端地帶為滿足呢,還是我們應將意大利逐出圈外,並把土耳其拉到我們這邊來?這些至關重大的問題只有由我同總統親自會談才能解決。僅次於這些問題的是在意大利戰場的作戰計劃。」丘吉爾意識到地不僅和蘇聯存在嚴重分歧,就是英美之間也存在不少分歧,如果不加以調整,在本年的未來時日中,會導致困難重重,行動不力。因此,他在征得羅斯福的同意後,決定舉行一次英美最高級會議。 由於健康原因,醫生們暫不讓丘吉爾乘飛機旅行,因此決定由海道前往。 5月4日,丘吉爾一行乘豪華的「瑪麗王后」號離開倫敦。這艘船的設備應有盡有,可以適應首相旅途工作的需要。全體代表團都住在主要的艙位裡,這一部分甲板同該船的其餘各層完全隔離。辦公室、會議室、地圖室都準備好了。他們從上船的時候起,工作一直沒有間斷。 為了掩飾「瑪麗王后」號上乘客的身分,一切聰明的預防辦法都採用了。 許多張用荷蘭文寫的通告貼在各處,暗示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同她的隨行人員就乘本船前往美國。船內上下通道都建有華麗的斜坡道,以便輪椅平坦地進行。這種用意在於引起一種謠言,說美國總統和人數眾多的幕僚將在這艘船返航時前來英國。傳說愈多,安全愈大。掩飾計劃執行得非常成功,以致乘「瑪麗王后」號前往美國參加霍特斯普林斯糧食會議的一些內閣職員在船上看見丘吉爾時,不禁驚愕得發愣。儘管船上還有5000名德國戰俘,但一路安然無恙,順利地抵達彼岸。 5月12日,丘吉爾一行抵達華盛頓,受到了羅斯福總統、霍普金斯和其他軍政官員的熱烈歡迎。英國代表稍事休息後,英美兩國政府首腦及其參謀長們,在白宮舉行了以「三叉戟」為代號的秘密軍事會議。通過討論和充分交換意見,確定了兩國關於戰爭的全面戰略思想。 雙方認為,「同俄國和其他盟國合作,儘早促成歐洲軸心國家的無條件投降;與太平洋的其他有關國家合作,維持並擴大對日本施加不懈的壓力,以便繼續削弱日本的軍事力量,達到可以迫使日本最後投降的地步。在歐洲軸心國家失敗時,與其他太平洋國家合作,如果可能的話,並與俄國合作,充分發揮美國和英國的力量,儘早促成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為了實現這個全面的戰略思想,會議又規定了一些基本任務:打破軸心國潛艇的威脅;加強空中優勢;為了對軸心國根據地實施決定性的進攻,儘早在某一選定地區集中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採取必要而實際可行的措施,援助蘇聯和中國,並使中國成為盟國有效的對日作戰基地。為非洲法軍在對軸心國家的戰爭中起積極作用而準備條件。關於在地中海戰場的作戰任務,會議決定作戰的規模以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為限,因為美英兩國已經商定,要把人力物力資源集中到英國,以便準備於1944年春天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登陸,對德國實施決定性的進攻。 在會上,丘吉爾和羅斯福還分別介紹了各自的生產和軍備情況。美國總統在發言中指出,同盟國在生產上已經勝過德國人和日本人。因此,使大量陸軍和海軍部隊從事積極戰鬥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土耳其,他是樂觀的。該國參戰可以為空軍襲擊德國通往蘇聯戰場的交通線,提供重要的基地。考慮「我們從西西里往哪裡去」是特別緊急的問題。在地中海地區,顯然必須保持20個師以上的英美軍隊。在佔領意大利以後,對於同盟國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必須根據將來在地中海的任何戰役情況來仔細研究。 在太平洋地區,羅斯福說,日本人正在不斷衰弱中。美國人已在阿留申群島登陸,在所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的軍事活動已經展開。特別重要的是集中打擊漫長的日本供應線。自從戰爭開始以來,日本已經喪失了100萬噸船舶,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他們的軍事活動範圍一定要受到限制。為著維持海上的攻勢,在中國建立空軍基地是很重要的。加強在中國基地活動的美國空軍,就意味著對日本航運增加壓力。總統在最後結束時強調說,為著援救蘇聯,我們必須與德國人交戰,基於這種理由,他懷疑,佔領意大利會使德國軍隊脫出身來到別處作戰。他認為迫使德國作戰的最好辦法是開展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攻勢。 丘吉爾在發言中強調在1944年以前,不能進行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作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