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
五六 |
|
然而,正當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英國高射炮與德國飛機之間進行肉搏時,另外一場鬥爭也正在一步又一步、一月複一月地進行。這是一場秘密的戰爭。人類從來沒有進行過這樣的戰爭。30年代一位有才智的科學家寫道: 「思想界的先進人物已經到達了人類理智的極限,可是各種有線通信都不中用了,他們只能用無法理解的信號同我們通訊。」然而,當時大不列顛民族的命運和其他許多事情都取決於對這種信號的領悟,取決於針對所獲得的印象採取正確和及時的行動。 自從1939年以來,雷達每個部分的技術一直在繼續不停地發展。但是,儘管如此,從1940年7月到9月進行的不列顛之戰,主要還是靠人的眼睛和耳朵打仗的。在這幾十月裡,丘吉爾曾用這樣的希望來安慰自己:「英國冬季常有的濃霧和密雲,會像一件披風似的遮住我們這個島嶼,至少可以給我們相當大的掩護,不致在白天,尤其是不致在夜間遭受準確的轟炸。」有一個時期,德軍轟炸機主要是靠無線電定向信標來導航的。在大陸上的許多地點建立了幾十座這種像燈塔似的定向信標,每一個定向信標有不同的呼叫信號,德國人利用普通的定向無線電臺,就能根據傳來的這種電波的任何兩束的角度來確定他們的位置。作為反措施,英方很快建立了一系列的電臺。這些被稱為「梅康」的電臺拾取了德國電臺的信號,並加以放大後再從英國某地放送出去。結果,常常把這些試圖利用他們的定向信標導航的敵機引入歧途,有許多敵機就這樣損失了。的確曾有一架德國轟炸機自動地在德文郡降落,以為那裡是法國。 「然而,我在六月間受到了一次很大的震動。」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林德曼教授向我報告說,他認為,德國人正在製造一種儀器,不論白天或黑夜,也不論天氣好壞都可惜助於這種儀器進行轟炸。目前似乎德國人已經發明了一種無線電射束,這種射束就像是看不見的燈光,能夠相當準確地把轟炸機導向它們的目標。」戈林元帥把他的希望寄託在這種「克尼克拜因」裝置上,並使德國空軍相信,不論陰天、下霧或黑夜,都能對英國城市進行轟炸,並且還可使進攻的飛機免遭高射炮火和戰鬥機的截擊。德國空軍最高統帥部的將領依恃他們「有條理的頭腦和經過深思熟慮的大規模計劃」,把他們空戰勝敗的賭注押在這麼一種新發明上。他們認為,這種新發明也像磁性水雷一樣,可以打敗他們的對手。 丘吉爾聽了科學家們的介紹,覺得這種秘密武器的魔力,真比福爾摩斯或勒科克的故事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他聽科學家們介紹的時候,感慨頗多,不禁誦起《英戈耳斯比傳奇》中的詩句: 現在來了一位瓊斯先生,他發誓證明,15年前,他去斯通(去考察已故約翰·索尼爵士書中描述的石頭),在路上曾聽到一陣呻吟,他隨著嗚咽的悲聲尋找,他看到一隻烏鴉正在啄食一個少年鼓手的骸骨! 隨後,丘吉爾根據科學家們的建議,立刻採取行動,及時在國內建立於擾電臺,使敵人經常發生誤差;另外,還在一定的地點設置了一種重複發射器,加強分裂射束的一半信號,而不加強另一半信號。這樣,試圖在分裂射束兩半邊的信號都相等的航線上飛行的敵機駕駛員,就要逸出正確的航線。 可炸毀一座城市或至少可嚴重破壞一座城市的大批炸彈,便會落在距離城市15或20英里以外的曠野裡。 大約在8月23日,德國人在迪埃普和瑟堡附近新建的一批「克尼克拜因」電臺的射束射向伯明翰,同時開始了大規模的夜間空襲。開始幾天,敵人十分猖狂,破壞力極大,但自從受到這種反措施的干擾後,在以後的兩個月,即最危險的9月和10月,德國轟炸機在英格蘭上空繞來繞去,盲目投彈,命中率最多不超過1/5。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經過內部的一番鬥爭後,德國人終於修改了他們的萬法。他們很幸運的是,他們有一個大隊,即「第一百作戰小組」,使用的是它自己特有的一種射束。他們稱之為「X裝置」,這是一個神秘的名稱。敵人利用這個小組引路,在目標地區投擲燒夷彈,引起大火,起火的地方便成為其餘的已經不再受「克尼克拜因」信號指揮的德國空軍轟炸的目標。 到了1941年初,經過刻苦鑽研,英方科研人員終於治服了「X裝置」。 後來敵人又使用了一種稱為「Y裝置」的新裝置,英國科學家又緊迫不放,隨即發明了一種「反Y裝置」的干擾手段,將敵機引入迷途。因此,德國空軍人員對這一新發明的信心,從一開始就喪失無餘,經過多次失敗之後,便不再使用這個方法了。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就這樣,法國淪陷後敵人企圖征服不列顛的三次重大嘗試,都彼英方成功地擊敗或阻止了。第一次是德國空軍在7、8、9月的不列顛之戰中遭到了決定性失敗。敵人不但未能毀滅英國所賴以生存的空軍、機場和飛機工廠,反而使自己遭受到難以忍受的損失。 第二次的勝利是德軍未能取得制空權,因而未能實現其橫渡海峽入侵英國的計劃。英國戰鬥機的功績,同350年前德雷克和他率領的無畏的小型艦隻和勇敢的海員所作的功績完全一樣。當時,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潰後,帕爾瑪公爵的強大的陸軍也是在低地國家無可奈何地等待橫渡海峽的船隻。 第三次是德國空軍對英國城市在夜間不分青紅皂白地進行大規模轟炸。 英國戰鬥機駕駛員的無限忠心和他們的技術以及人民群眾的堅韌下拔的毅力,又戰勝並挫敗了敵人的企圖。但是,如果沒有英國科學家們所起的令人難忘的決定性的作用,那未在高空和烈火熊熊的街上所作的種仲巨大努力也是徒勞的。 「倫敦精神」在戰爭中得以發揚光大,使英國人民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正是:人民戰爭威力無窮;奸詐敵人未能得逞。欲知丘吉爾下一步如何動作,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一章 爭取美援 抗戰艱難力又單,首相告急要美援; 「租借法案」及時雨,英明決策受稱讚。 為了堅持抗戰,丘吉爾除了動員國內人力、物力一切資源外,還積極設法爭取新的盟友。丘吉爾懂得,德國是可怕的勁敵,所以新的盟友必須具備同德國旗鼓相當或者超過它的實力。當時只有美國和蘇聯具備這樣的條件。 在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丘吉爾的主要注意力轉向了美國。 丘吉爾積極設法說服羅斯福,要他相信英國取勝對美國有利,而德國取勝必將給美國帶來不幸和災難。他千方百計鼓動美國參加抗德戰爭。他經過多次交涉,終於同羅斯福談妥,英國以租讓西印度群島的基地來換取美國的50艘舊驅逐艦。這一交易與其說使英國海軍得到補充,莫如說在推動美國參戰的路程上取得重大進展。同時,美國在1940年下半年和1941年上半年,給予英國道義上和物質上的援助,是對處於困難時期的孤軍作戰的英國最有力的支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