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三七


  對於這個突然遭受侵略的自豪而英勇的民族,對於這個被剝奪了自由、失去了國家獨立的民族,誰能不感到衷心的同情呢?……這豈不是企圖用武力來稱霸世界的一步嗎?」似乎到現在張伯倫才明白,這是希特勒「稱霸世界的一步」。不過,即便這樣,這番話和他前兩天在下院的聲明所抱的態度比較起來也遇然不同。

  不但如此,張伯倫為了蠱惑人心,也許是為了洗刷自己的名譽,兩周後又轉而對希特勒所要垂涎的第二個小國——波蘭作出了如下的保證「我現在要向議會報告……如果一旦發生顯然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而波蘭政府因此也認為必須發動全國的力量來進行抵抗,那麼,英王陛下政府將立刻認為有義務立即給予波蘭政府以全力支持。英國政府已經向波蘭提出大意與此相同的保證了。我還要申明,法國政府已授權我明確表示,在這個問題上,它與英王陛下政府將採取同樣的立場。」不過,現在的情況已非昔日相比了。如今,英國已失去了空軍優勢,甚至連空軍均勢也丟掉了;德國以武力進佔萊因地區,齊格菲防線已經築成或正在建築;柏林一羅馬軸心成立了;奧地利被德國併吞同化了;慕尼黑協定背棄和毀滅了捷克斯洛伐克,德國佔領了它的防禦工事,它的強大的斯科達兵工廠從此替德軍製造軍火;羅斯福總統想通過美國的干預來穩定或澄清歐洲局勢,也被一手撇開了;而蘇聯多次倡議聯合西方國家竭盡全力援救捷克斯洛伐克,卻沒人理睬;在英國只能提供兩個師來增強法國邊境防務的時候,本來可以對付尚欠完備的德國軍隊的35個捷克師,也被扔掉不要了。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而現在,把所有這些優勢和有利條件丟得一乾二淨的時候,英國卻一手領著法國,邁步前進,要保證波蘭領土的完整。」丘吉爾說,「但在過去,只要有人提到要制止希特勒的侵略擴張,就會被認為不講道理,輕率鹵莽,不符合現代人的思想和道德水平。現在到了最後田地,兩個西方民主國家又宣佈時刻準備為了波蘭的領土完整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歷史,據說其中大部分是人類罪惡、愚蠢和痛苦的記錄。」丘吉爾進一步指出,在東歐方面,任何足以組織抵抗德國侵略的手段,現在差不多都完了。匈牙利已經投入德國的陣營。波蘭起先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趁火打劫的態度,現在又不願意同羅馬尼亞密切合作。不論波蘭或羅馬尼亞都不讓蘇聯軍隊越過它們的領上去反擊德國侵略者。丘吉爾說,「大同盟的關鍵就是同俄國達成諒解。」

  3月19日,深受當時局勢影響的蘇聯政府,再次提出召開六國會議協商共同制止侵略的建議。對於這個問題,張伯倫一直抱著頑固敵視的態度。他在3月26日的一封私人信中寫道:「我不得不承認,我對俄國極不信任。即使它願意,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否有能力維持一次強大的攻勢。而且對於它的動機,我也不予信賴;在我看來,它的動機同我們的自由觀念毫無關係。

  它只是挑撥是非,惟恐天下不亂。」因此,蘇聯的六國會議的建議就這樣受到冷淡的看待並被粗暴地打消了。

  張伯倫政府對誘使意大利脫離軸心的可能性曾寄予很大的希望,現在這種可能性也逐漸消失了。3月26日,墨索里尼發表了一篇措辭激烈的演說,他針對法國進行暄責並提出了意大利對地中海的領土要求。4月7日,危機進一步擴大,這天黎明,意大利軍隊悍然在阿爾巴尼亞登陸,經過很短的戰鬥,就佔領了整個國家。正如捷克斯洛伐克將要成為德國侵略波蘭的基地一樣,阿爾巴尼亞也會成為意大利進攻希臘和迫使南斯拉夫中立化的跳板。英國政府早已對東北歐的和平利益承擔義務。「對東南歐的威脅又怎麼辦呢?」丘吉爾說,「這艘和平的大船已處處出現漏洞了。」4月9日,丘吉爾寫信給張伯倫,希望他「將在議會發表的聲明也能夠像對待波蘭協定那樣,提出聯合戰線的建議」。

  現在英國和德國之間所有的關係,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張伯倫終於相信納粹德國是要打仗的。於是,他向四面八方的國家,只要不予拒絕的,都提供保證並訂立盟約,也不管英國對這些國家能否給予有效的援助。除了向波蘭提供保證之外,還向希臘和羅馬尼亞提供保證,接著又同土耳其結盟。

  希特勒對此恨之人骨。4月28日,他在國會發表演說時指出,「今天,既然英國報紙和英國官方都主張在任何情況下都非反對德國不可這樣的觀點,為證實這個觀點還推行我們所知道的包圍德國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英德海軍條約的基礎就不復存在了。」在同一篇演說中,希特勒也宣佈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他把英國對波蘭的保證作為直接的理由,希特勒說,「在某種情況下,如果德國與任何其他國家發生衝突而使英國捲入戰爭的話,這個保證將使波蘭對德國採取軍事行動。因此,這個協定已不復存在了。」

  1934年簽訂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的廢除,是一個極其嚴重和具有極大威脅性的步驟。直到1939年1月裡賓特洛甫訪問華沙時,裡賓特洛甫還對這個條約一再加以肯定。這個條約和英德海軍條約一樣,是按照希特勒的願望經過談判訂立的。它也和英德海軍條約一樣,對德國顯然是有利的。這兩個協定都曾在德國還是弱國的時候使其地位好轉。英德海軍協定事實上等於英國縱容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的軍事條款,因而使斯特雷薩陣線等的決走都歸於無效。德波協定則使德國的注意力得以集中於奧地利,其後集中於捷克斯洛伐克,使這兩個不幸的國家慘遭蹂躪毀滅。德波協定在一定時期內削弱了波蘭與法國之間的關係,並使東歐各國之間不能發展休戚相關的團結,現在,當這個協定已為德國效勞之後,被單方面的行動撕毀了。波蘭得到了暗示,使它知道它現在正處在可能遭受侵略的範圍之內。

  正如丘吉爾所指出的,「英國政府對於它給波蘭和羅馬尼亞的保證,除非納入英國同俄國達成的一個全面協議的體制之內,否則都沒有軍事上的價值。」正是為了這個目的,4月16日,蘇聯外長李維諾夫在莫斯科接見了英國大使,並且正式建議英國和法國同蘇聯締結三邊互助條約,這個條約要求締約國簽訂一項軍事協定來使互助條約具有實效,還要求由簽字國(如果認為合適的話,還可加上波蘭),對中歐和東歐所有認為自己受到納粹德國威脅的國家作出擔保。蘇聯這一建議,竟然在倫敦和巴黎引起了驚愕。張伯倫一心一意要把蘇聯排除在歐洲大國集團之外,就像他在慕尼黑時代所做的一樣。那些頑固堅持反共的波蘭上校們,即使在德國人快要進入他們的大門的時候,也拒絕接受蘇聯的援助。

  丘吉爾5月4日在一篇評論中就此寫道:「最重要的是不要失掉時機。

  自從俄國提出建議以來,已過了10天或20天了。英國人民現在既已犧牲了向來遵守而又很難改變的習慣,接受了徵兵制的原則,他們有權和法國一起要求波蘭不要在共同事業的道路上設置障礙。我們不僅必須接受同俄國的充分合作,而且必須使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參加這個大聯盟。這三十善戰的民族,合起來大概有20個師的精銳部隊。一個友好的俄國給它們提供軍人和其他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俄國的積極幫助,就無法維持一條反納粹侵略的東方戰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