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臨危受命-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三六


  然而,對希特勒來說,慕尼黑的結果並沒有使他滿足。他認為征服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只是在東方大規模奪取生存空間和在西方同法國在軍事上決一雌雄的前奏。德軍進佔蘇台德區還不到十天,希特勒就著手軍事部署來併吞默默爾和殘存的捷克斯洛伐克了。

  所有這些,張伯倫視而下見,仍一味相信,只要他親自和兩個獨裁者面商,就可以使世界形勢大力改善。他自以為希特勒「已經被穩住了」,現在需要做墨索里尼的工作。他滿懷希望地建議,他和哈利法克斯勳爵在1939年1月份訪問意大利。意大利拖延了一些時候才發出邀請。會談就在1月11日舉行。從《齊亞諾的日記》中可以看到,意大利人對張伯倫一行是「不屑一顧」的。齊亞諾寫道:「實質上這次訪問的調子是低沉的……彼此之間從來沒有真正接觸。我們同這些人的距離有多麼遙遠!不可能有什麼開誠佈公的會談。我們在飯後向領袖說到這些事,墨索里尼說,「這些人同創造了大英帝國的弗朗西斯·德拉克船長和其他偉大冒險家不是用同樣的材料做成的人,說到底,他們不過是富貴世家的沒出息的末代子孫而已。」

  在張伯倫返回倫敦後,齊亞諾又寫道:「和英國人的會談毫無結果。他們不想打仗,想盡可能退得慢一點……珀思勳爵把張伯倫準備在英國下院發表的演說提綱交給我們,徵求我們的意見,說我們如認為有必要,就可提出修改。領袖對這個演說提綱表示贊同,還說:我認為英國政府首腦把自己的演說提綱送請外國政府核准,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不祥之兆!」在3月份,英國政治舞臺充滿一種顛倒反常的樂觀主義情緒。擁護慕尼黑協定的英國各位大臣和各大報紙,無視捷克斯洛伐克裡裡外外都受到德國的強大壓力、形勢日益緊張的事實,卻對這個使捷克斯洛伐克「萬劫不復的政策」依然信心十足。

  3月10日,內政大臣在他的選區發表演說時就說到他希望有一個五年和平計劃,說是有了這個計劃,不久就會出現「黃金時代」云云。當時,他們還在滿懷希望地討論同德國簽訂貿易協定的問題。著名的漫畫雜誌《笨拙》登出了一幅諷刺畫,畫著約翰牛正從一個惡夢中醒來,剛喘過一口氣,在夜間打擾他的一切惡毒謠言、幻覺和疑慮,都飛出窗外了。

  就在這張諷刺畫發表的當天,希特勒向那個因慕尼黑決議而被奪去邊界防線的搖搖欲墜的捷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向布拉格進軍的德國軍隊,絕對地控制了這個毫無抵抗的國家。

  在這之前,為了想探明這點殘山剩水還能不能挽救,外交部長契瓦爾科夫斯基最後說服希特勒答應於1月21日在柏林接見他。這是一幕極悲慘的景象。雖然對捷克斯洛伐克人來說,接踵而來的下一幕還要更慘。捷外長在這個不可一世的德國獨裁者面前搖尾乞憐,希特勒當時盛氣淩人的樣子達到了極點。希特勒說,捷克斯洛伐克是由於德國的克制才免於慘遭浩幼。雖然如此,捷克人若不改弦易轍,他還是要消滅他們。他們必須忘卻自己的歷史,他們必須唯德國人的命令是從,這是捷克斯洛伐克唯一的自全之道。

  具體他說,捷克斯洛伐克必須退出國際聯盟,大大縮減它的軍隊,參加反共公約,在外交政策方面接受德國的指導,同德國訂立優惠的貿易協定;其中有一個條件是,未經德國同意,捷克斯洛伐克不得建立任何新工業,解雇一切對德國不友好的政府官員和報刊編輯。最後還有,像德國人那樣,根據紐倫堡法律,宣佈猶太人不受法律保護。同一天,契瓦爾科夫斯基又從裡賓特洛甫那裡聽到了新的要求。後者威脅說,捷克斯洛伐克人若不立即悔過自新,並且照辦德國人所要他們做的一切,將有「不堪設想的後果」。

  不出兩個多月,捷克斯洛伐克悲劇的下一場果然開幕了。3月14日,老態龍鍾、不知所措的哈查總統,被希特勒召到柏林,在刺刀的逼迫之下寫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賣身契。在所謂雙方發表的會談公報上寫著:

  「元首和總統(希恃勒和哈查)在會談中,以坦率的精神研究了最近幾個星期以來,在目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上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嚴重局勢。

  雙方一致認為,必須盡一切努力來保全中歐的這一部分的安寧與和平。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宣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並為了實現最後和平,他滿懷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捷克國家的命運交給德國元首手中。元首接受了這一宣告,並且表示他願意把捷克人民置於德國保護之下,並且保證他們的民族能夠生活在自治的條件下,按照合乎他們的特定的方式得到發展。」至此,希特勒的詭詐伎倆也許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狂妄地宣告: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據他的一個女秘書說,希特勒在簽字以後,沖進他的辦公室,擁抱了在場的每一個女人。他高聲叫道:「孩子們!這是我生平最偉大的一天!我將以最偉大的德國人而名垂青史!」德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不久,希恃勒就從捷克斯洛伐克掠奪了95億馬克的金錢和100多萬枝步槍,4.3萬多挺機槍,1500多架飛機,2100多門大炮,500多門高射炮,300多萬發炮彈,10億發子彈和400多輛坦克。佔領了當時最大的軍火工廠斯科達。並把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青年男女擄去當兵和服勞役。由此大大加強了希特勒德國的戰略地位,增強了它的戰爭實力。

  正如納粹二號頭目戈林一個月後對墨索里尼所講的:「由於捷克斯洛伐克巨大的生產能力轉歸德國而產生的經濟因素,它顯著加強了軸心國對付西方國家的能力。不僅如此,如果發生更大的衝突,德國現在毋需保留一個師的兵力去防禦那個國家了。」就在希特勒宣佈把捷克斯洛伐克併入德意志帝國後,3月15日,張伯倫首相不得不向下院說:「德國軍隊在今晨6時開始佔領波希米亞。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已奉政府命令不加以抵抗。」

  於是,他接著說,他認為他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已不再生效了。五個月以前,在慕尼黑會議之後,殖民地事務大臣英斯基普爵士在提到這項保證時說:「英王陛下政府感到有道義上的責任來保持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所以,假使發生無故侵略行為,英國政府當然不得不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採取行動,以保證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完整。」到現在,張伯倫卻說道:「這項保證直到昨天仍然生效的;但是,由於捷克斯洛代克發表了這個宣言,我們要保證其邊界完整的這個國家不存在了。所以,英國政府就不受這個義務的約束了。」這似乎已成定局。張伯倫在末尾說道:「我對於現在所發生的事情,當然應該深以為憾,但是我們決不可因此離開軌道。我們應該記得,世界各國人民的意願仍然是集中在和平的希望上。」丘吉爾對張伯倫的講話十分反感。他說:「首相的反應使我大吃一驚。

  他向來認為他自己特別瞭解希特勒的性格,能夠精確估計德國行動的限度。

  他滿懷希望地相信慕尼黑會議是一個推誠相見的會議,他和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已把世界從戰爭的無限恐怖中解救出來。現在好像一個突然的爆炸把他的信念以及由他的行動和言論所造成的一切都炸得粉碎了。他對事實作出了嚴重錯誤的判斷,不但欺騙了他自己,而且還把這些錯誤強加給唯命是從的同僚和不幸的英國輿論,這對他來說,當然是責無旁貸的。」在嚴酷的事實面前,在丘吉爾等人的抨擊下,張伯倫只好一反常態,轉而批評希特勒了。他說:「我相信,在慕尼黑會議之後,大多數英國人民都和我一樣,衷心希望這種政策將推行下去,但是在今天,我和英國人民都感到同樣的失望,同樣的憤怒,覺得那些希望被對方肆無忌憚地破壞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