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曼施坦因 | 上頁 下頁 |
九 |
|
在近代歐洲各國的軍隊中,凡是帶有「近衛」字樣的軍隊,都是被皇帝所器重的精兵,各國都是如此。曼施坦因任職的部隊是陸軍中的一支具有悠久歷史的團隊,而普魯士的軍事傳統中,是把陸軍引以為自豪的。他在軍校時就時常聽教官說,陸軍是戰場上的王后,蓋流行於西方的國際象棋中,以王后的棋子威力最大之故。以後凡是在德國陸軍中任職的軍官,無不把這句名言掛在嘴邊。 陸軍在此時對戰爭的勝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德國陸軍分為基本兵種和輔助兵種兩大類:步兵、騎兵和炮兵為陸軍的基本兵種;工兵、鐵道兵、舟橋兵、通信兵、有線電報兵、無線電報兵,加上航空兵、浮空兵,構成了陸軍的輔助兵種。步兵在陸軍系統中占的比重最大,平均約有70%,炮兵占15%,騎兵占8%,其他輔助兵種占7%。 曼施坦因所在的團由三個營組成,每營約由1000多名士兵組成,分為四個連,每個連由四個排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揮。團以上的建制依次為旅、師、軍、兵團和集團軍,每個旅下轄兩個步兵團。陸軍中的師為戰術兵團,步兵師通常由兩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團),配屬2至3個騎兵連和一些特種部隊,一個師的總兵力在1.6萬至2.1萬人之間。擔負戰略任務和戰役任務的最大作戰單位是集團軍,一個集團軍編成包括3至6個軍、騎兵兵團、工程兵部隊和集團軍直屬炮兵。一個軍的編成中有2至3個步兵師以及其他配屬分隊。 這樣,德軍形成了統帥部指揮集團軍、集團軍指揮軍、軍指揮師、師指揮旅或者團、團指揮營、營指揮連、連指揮排、排指揮班的完整的指揮系列;各級指揮官軍銜也從元帥到將官、校官、尉官,尊卑有序,不至於亂了方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的初期,曼施坦因只是團裡的一名副官,主要負責照顧團長的飲食起居,後來才改任作戰參謀,輔助團長制定作戰計劃,不需要到連隊中直接帶兵。而且他所在的團也井非第一個波次的進攻團,只是跟在主攻團後面收拾一下殘局而已。因此在戰爭初期,並無多大的生命危險。 埃裡希·曼施坦因人雖然在團裡,但心早已經飛到了德軍總參謀部,這裡才是指揮戰爭的神經中樞,能到這裡工作,才不枉為軍事學院的高材生。德軍的總參謀部是近代軍事史上的一個效率比較高的機構,由19世紀後期任德軍總參謀長的老毛奇勳爵創建,成了各國效仿的榜樣。隨著歐洲局勢的日趨緊張,這個神經中樞的任務就是把早已擬定紙上的戰爭計劃,變成現實。 德國總參謀部制定的戰爭計劃,出發點就是:必須避免在西線對法國和在東線對俄國兩條戰線同時作戰。腹背受敵,向來是兵家之大忌,更何況法國和俄國合在一起的軍事力量已經超過了德國。 俄國龐大的軍事官僚機構工作效率非常低下,軍事動員工作進展緩慢。德軍參謀總部推算,俄國要完成動員和集中至少需要六個星期的時間;趁俄國軍事力量尚未在邊境集結完畢之機,迅速解決法國,然後借助發達的、事先修築好的鐵路線,把大軍轉到東方,與奧匈軍隊合兵一處,再解決俄國。德國統帥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就是以在六至八周的時間內,結束對法國的西線戰爭為依據。在此期間,只需用少數部隊監視俄軍動向。 奧匈陸軍總共有150萬兵力,約合110多個師,分屬三個大的軍事集團。其中最強大的一個集團稱之為「A梯隊」,編成四個集團軍,在戰爭開始後對俄國執行戰鬥任務。第二個集團稱為「最小的巴爾幹集團」,主要對付南斯拉夫國家,只取守勢。第三個軍隊集團稱為「B梯隊」,這個集團的使命是對付塞爾維亞,在得到另外兩個集團的加強後,從西面和北面迂回包抄塞爾維亞。 1914年8月3日晚6時45分,德國駐法國大使向法國政府遞交了一份宣戰照會,指責法國飛機破壞了比利時中立,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和紐倫堡兩座城市上空飛行,並對上述鐵路線投擲炸彈,同時還指責法軍在幾個地點侵入德國領土。由此德國對法國宣戰。 1914年8月4日,英國政府獲悉德國已經入侵比利時領土,馬上向德國政府遞交了最後通牒,限其在柏林時間8月4日24時,也就是格林威治時間8月4日晚23時以前做出明確答覆:要麼退出比利時領土,要麼與英國開戰。 德國並不買英國的帳,馬上拒絕了英國的最後通牒。德國外交大臣答覆說,入侵比利時是出於軍事上的戰略考慮,而軍事上的需要高於一切。看到沒有任何希望,英國於格林威治時間8月4日晚11時,宣佈與德國處於戰爭狀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首先破壞比利時的中立而拉開了帷幕。曼施坦因上尉跟隨自己的團隊,一路向比利時殺將過去。作為作戰參謀人員,他對一個早有耳聞而又不知其詳的德軍作戰計劃,有了大致的瞭解,並在戰爭初期親眼看到了這個計劃的威力——這個計劃就是著名的「史裡芬計劃」,日後曼施坦因上尉賴以成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就受到了這個計劃不小的影響。。 不知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所謂「史裡芬計劃」,給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曼施坦因提供了什麼借鑒,且聽下章分解。 ◎第四章 塹壕鏖兵命險喪 攻法先侵比利時,列日要塞受遲滯; 取勝哪顧壞道義,出師未捷命險失。 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之所以首先進攻中立的小國比利時,與一個戰前就制定好的對法國作戰計劃有關,該計劃就是著名的「史裡芬計劃」。這個計劃在德軍總參謀部的影響極大,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有人把這個計劃重新揀起。 曼施坦因是反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繼續使用這個計劃的,因為這個計劃太經典了,對於德國職業軍人和法國職業軍人來說,都已作為步兵教科書中的內容而爛熟於心了,再照方抓藥,恐怕難以奏效。 在反對這個計劃再次使用的同時,曼施坦因提出了自己的計劃,被採納後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可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裡芬計劃」相媲美,故這個計劃被稱之為「曼施坦因計劃」。但反對繼續使用「史裡芬計劃」也使曼施坦因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他由當時一個集團軍的參謀長,被降為一個二線步兵師的師長,此是後話。 那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成功,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曼施坦因所極力反對的「史裡芬計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史裡芬計劃」是以1891年至1906年任德國參謀總長的史裡勞伯爵的名字而命名,該計劃是他的嘔心瀝血之作,主要是為了在未來的戰爭中打敗法國。 「史裡芬計劃」是受1870年普法戰爭的啟發而制定的。在普法戰爭中,德國軍隊在德法邊境戰鬥中摧毀了法國軍隊,然後長驅直入,攻陷了法國首都巴黎,迫使法國訂立了城下之盟。為了奪取鐵礦石,同時也是為了消除法國邊界的屏蔽,德國又強行吞併了與德國界相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企圖使法國無險可守,暴露在德國的強大軍事鋒芒之下。 法國丟失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後,法國的軍事工程師以四個邊境城市為中心,沿150英里長的法德邊界構築了一系列堡壘。東南起自阿爾卑斯山,經貝爾福、厄比那爾、土爾、凡爾登,到盧森堡和比利時邊境以及阿登森林一線展開,鋼筋混凝土建築林立,火力配備周全,以這條天然加人工的障礙來防止德軍的進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