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曼施坦因 | 上頁 下頁 |
五 |
|
兩年之後,在經過了近乎苛刻的考試之後,他又邁進了更高一級的軍校——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高級軍官學校,系統地接受一位稱職的高級軍官和參謀人員所需要的業務知識,儘管在那個時候他自己也不敢肯定自己將來一定會有幸成為一名高級軍官。 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高級軍官學校是德國的一所極富有歷史傳統的軍事學校,它曾經是一座軍營,位於柏林郊區,是柏林通往外省的咽喉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整個校園的圍牆由大塊大塊的堅固花崗岩砌成,上面長滿了青苔,足以顯示其建成年代的久遠。四周有高大的Liao望塔和射擊孔,院子裡教室、宿舍,供實戰演習用的營房、馬廄和儲存彈藥和食物的倉庫一應俱全,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半要塞化的城堡。 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高級軍官學校,不僅有著德國人引以自豪的職業軍官培訓體系,還有一條也是被德國人所津津樂道的工業革命的新奇成果,這就是從軍官學校通往當地火車站的有軌電車——這不僅在德國是第一條,而且在世界也是第一條。 埃裡希·曼施坦因以前只是以局外人的身分,出於好奇才坐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有軌電車。但自從進了這所高級軍官學校,他與它的接觸逐漸地多了起來,對它的瞭解也就更多了。這條有軌電車道,通常為高級軍官學校的學員們津津樂道,說起來,也算是普魯士軍官的光榮。早在1867年,德國電氣界的奇才,也是普魯士炮兵軍官出身的西門子,利用英國人法拉弟電磁感應的原理,發明了大功率直流電機,並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了樣機。 1879年,西門子又發明了能在軌道上行駛、由電動機車牽引的有軌電車並在柏林工商博覽會和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1881年5月l日,西門子把這種榮譽獻給了普魯士軍官的搖籃——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高級軍官學校,從這裡修築了通往車站的有軌電車鐵路,由一台不小於3馬力的電動機車牽引,後掛三節車廂,每節車廂至少可以乘坐六人。當然,現在比起那時,確實有了不少的變化,跟那時的情況不能同日而語。但不管怎樣說,有了這條有軌電車線的嘗試,確實為解決通往高級軍官學校的交通,乃至德國甚至歐洲和世界的交通事業,帶來不少的益處。 1904年,埃裡希·曼施坦因以優良的學業從這裡畢業。畢業之後,由於是貴族出身,按照普魯士王室的傳統,總要從這個軍校的畢業生中,選出一些優秀者,擔任德國皇帝的侍衛。這也是德國皇帝考察軍事人材的一個辦法——新畢業的軍校生往往都要在相當高級的軍事指揮和參謀部門實習一段時間,而不是直接分配到戰鬥部隊去帶兵,一方面使這些初出軍校的新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成熟的軍官是如何帶兵和作好參謀工作,另一方面讓他的上級更好地瞭解這些年輕軍官的才學和品質,以便為將來量才使用打好基礎;這一點也是那時德國軍官的業務素質高於歐洲乃至世界其他各國軍官業務素質的原因之一。埃裡希·曼施坦因於是被選入宮中,作了德國威廉皇帝的一名親隨副官。 1906年,在德皇作宮廷侍衛兩年之後,為了在軍界謀求更進一步的發展,德皇把他派往近衛軍步兵第3團,擔任見習軍官,這一年曼施坦因是19歲。1907年,在見習了一年之後,埃裡希·曼施坦因正式晉升為少尉,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帝國軍官。 近衛軍步兵第3團在德國軍隊中,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團隊,是德皇最為倚重的御林軍。這個團的士兵,也都是一些貴胄家族的子弟。要往前說,曼施坦因的姨丈、後來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共和國總統的興登堡元帥,年輕時也在該團當過下級軍官。 埃裡希·曼施坦因25歲這一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13年,由近衛軍步兵第3團的推薦,他終於登上了成為高級軍官所必須攀登的最高一級臺階——被選送到柏林軍事學院學習。他夢寐以求的宿願終於得以實現。 柏林的軍事學院,也叫戰爭學院或戰爭大學,乃是普魯士軍事理論教育的集大成之地,是專門為了培養德國軍隊的高級軍官而設,過去的將帥乃至將來戰爭中的將帥,很多人出自這所軍隊的最高學府。很多有名望的軍事理論家也以在這裡任教為榮。如被稱為近代德國軍事教育的奠基人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被稱為西方兵學之父、著有蜚聲世界的著作《戰爭論》的克勞塞維茨,等等,都曾在這裡任過教。 能進這所軍事聖殿,在當時的德國被視作軍人的極高榮譽;能進這裡深造的,要經過反復的遴選。出身自然是一個條件,但能力也須作為必要的參考。 埃裡希·曼施坦因之所以能進柏林軍事學院,他的貴族出身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另外還要看他在部隊的表現,是不是可堪造就之才。 說到德國軍官的出身和能力,在歷史上也是頗有一番爭議的。德國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化過程中,保留了較多的封建殘餘,非常講究門第出身,這一點在軍隊中體現得尤其明顯。在1786年,也就是德皇弗裡德裡希·威廉二世去世的前三年,普魯士軍官團是由90%的世襲貴族組成,在普魯士的高級將領中,更是沒有一個出身布衣。 軍官被賦予了種種特權,軍隊中實行所謂的「中隊經濟」,軍官們利用每年的部分時間——這段時間少則一月,多則數月——遣散連隊裡的部分士兵,把「節餘」的這部分薪餉裝入自己的腰包,說白了,就是「吃空額」。因此軍官生活優裕,部隊腐敗之風蔓延。 這就引起了平民出身的軍人們的不滿,他們不僅在經濟上受壓迫,而且升遷無望——沒有一個貴族的出身,打仗再勇敢,再有能力,也是不能臍身于高級將領的行列。這就使得德軍選擇高級指揮人才的面顯得十分狹窄,也大大挫傷了平民出身的中下級將領的熱情,降低了德軍的戰鬥力。 於是在1808年8月6日,德國皇帝頒佈了一項法令,取消了貴族壟斷軍官職位的特權。法令明確規定;「從現在起,只有那些在和平時期學習知識、受過教育,在戰爭時期表現出類拔萃的勇敢和能駕馭全域的人,才有權利得到軍官的位置。因此,全民族中一切具備上述特點的人,均有權提出要求軍隊中最高的榮譽職位。軍隊中完全廢除一切迄今為止實行的等級特權,而且每個人均有同等的義務和權利,不得照顧其出身。」 此後,有一段時間,德軍選拔軍官主要以文化水平和本人能力為依據,也確實出現了一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在法令頒佈11年後的1819年,普魯士軍官團中的貴族成分下降至54%,這個比例,看上去仍然是貴族子弟占一多半,實際上已經很不簡單,貴族們已經作了相當大的讓步。前面說過,這些貴族(往往是軍官世家)家庭出身的子弟,自幼受的就是斯巴達式的教育,長大以後也往往選擇軍隊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起點和自身的素質高於一般未經過正規訓練的平民,因此軍官的比例稍大,也是很自然之事。 至於強調軍官,尤其是高級軍官的文化水平,則更顯得當時的普魯士王室對軍隊指揮官素質的重視,在某種程度上要超過對其出身的重視:因為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新的科學技術不斷用於軍事領域,每有一項重要的發明,總是優先考慮用於戰爭目的,因此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確實難以勝任軍隊的指揮職務。 至於說到高級軍官的文化素質,西方兵學界廣泛流傳著英國軍事評論家利德爾·哈特爵士的這樣一句話:「英國人最先發明了坦克,但德國人利用坦克發明了閃擊戰的軍事理論;法國人發明了飛機,而德國人卻最先使用了飛機俯衝轟炸的戰術。」如果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是難於發現和總結戰爭藝術的規律並有所創新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