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專制魔王-墨索里尼 | 上頁 下頁
七一


  為了減少犧牲和儘快穩定局勢,在盟軍佔領阿爾及爾後,法國吉羅將軍來到這裡發表了一篇廣播演說,號召北非法軍停止抵抗。盟軍指揮部又與維希政府的武裝部隊總司令達爾朗達成停戰協定。11月10日,達爾朗發出停火命令。12日,阿爾及爾以西的戰鬥全部停止了。13日,盟軍同以達爾朗為首的法國陸海空軍達成了最後協議,法國在北非的軍政官員及和平居民與盟軍合作,盟軍承認達爾朗管理法屬北非的行政事務,吉羅將軍指揮北非的所有法國軍隊。接著,艾森豪威爾又同法屬西非的行政長官埃爾·布瓦松達成協議,把西非也爭取過來了。

  但是,達爾朗這個臭名昭著的附敵分子,繼續任用維希官員,包括那些曾同納粹密切合作而聲名狼藉的人。此外,他還繼續執行鎮壓抵抗運動的政策,把阿爾及爾的戴高樂分子關在監獄,封閉了他們的《戰鬥報》,這就更加激起了法國人民對他的仇恨。自由法國、地下抵抗運動以及英、美報刊群起而攻之,強烈譴責反動透頂的達爾朗。1942年12月23日,達爾朗被年輕的戴高樂分子邦內·德·拉·沙佩勒刺殺身死。此後,吉羅便掌管法屬北非的軍政事務。

  英、美軍隊在北非登陸完全出乎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意料之外。後來證明,德國最高統帥部差不多直到最後才弄清盟軍的意向。在德國潛艇的廣大巡邏圈中,許多地點已被切斷了。但是,當主力艦隊一旦穿過了直布羅陀海峽,它們的目的地就比較明顯了。然而即使到這時,德國人似乎還以為盟軍這支遠征隊可能是想在意大利登陸或是增援馬耳他島。墨索里尼的總參謀長卡瓦萊羅在他的日記中記下了戈林與凱塞林在電話裡的如下一段對話,這段對話是他偶然聽到的。

  戈林:根據我們的估計,這支船隊在未來40到50小時內將駛入我們空軍的航程之內,因此必須做好一切準備。

  凱塞林:元帥閣下,如果有一支船隊企圖在非洲登陸呢?

  戈林:我看它們不是企圖在科西嘉島或撒丁島登陸,就是企圖在德爾納或的黎波裡登陸。

  凱塞林;恐怕在北非一個港口登陸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戈林:不錯,不過不會在法屬的港口登陸。

  凱塞林:只要這支船隊穿過西西里海峽,我就有時間對付它了。

  戈林:如果它不開往撒丁島,它就必然會穿過西西里海峽,因為意大利人沒有在那裡的海面布下水雷,應當對意大利人指出這一點。

  直至11月7日午夜,德國當局和維希之間才有了正式接觸。設在威斯巴登的德國停戰委員會的負責人,于當天晚上召見了駐在該委員會的一名法國軍官,通知他說,目前已駛入地中海的龐大的盟軍船隊的目的地,很可能是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德國當局表示,願意對維希方面提供軍事援助。

  11月8日淩晨,關於盟軍逼近北非的報告不斷傳到維希。德國駐維希的政治代表打電話給住在維希附近的賴伐爾,將他從夢中喚醒,再次向他表示,如果盟軍在北非大舉登陸,德國願意提供軍事援助。賴伐爾慌忙趕到內閣。早晨4時,美國臨時代辦平克尼·塔克先生帶著羅斯福總統的信件到達了貝當元帥的辦公室。這時賴伐爾已經控制了一切。他召集了他的親信,擬好了一封充滿敵意的覆信,以便讓貝當在上午簽字。一小時以後,維希海軍部通知在阿爾及爾的達爾朗說,德國人願意提供空軍援助來抵抗盟軍的登陸。達爾朗在覆信中建議從西西里和撒丁島起飛的德國和意大利的空軍轟炸盟軍運輸船只。

  面對著形勢突變,希特勒最初作出的反應是混亂的。他曾下令立即加強克裡特島的守軍,而該地距離新的戰場十分遙遠。他解釋說,採取這項措施的重要性並不亞于向非洲運送增援部隊。他命令秘密警察把魏剛將軍和吉羅將軍帶到維希那裡監視起來。他要求馮·倫斯德元帥準備執行「安東計劃」,但在他給予新的指示之前,不要越過法國的分界線。他要求墨索里尼和現任維希法國總理皮埃爾·賴伐爾第二天在慕尼黑見他。

  墨索里尼老奸巨猾,鬧不清底細,托故沒有前往,派他的外長齊亞諾前去探聽。然而,賴伐爾接到主子的召令後,卻十分積汲,於次日清晨乘汽車出發。但是由於遇到大霧,直到11月10日晨才到達慕尼黑。因此,正當達爾朗在阿爾及爾和盟國談判的時候,正當這個談判的消息給維希方面希望貝當元帥倒向盟國的一些人帶來一線希望的時候,賴伐爾正在途中。魏剛特意到維希來勸說貝當元帥不要向德國人屈服,海軍部長奧凡海軍上將也竭力勸阻貝當。他們甚至說服了貝當,擬好一封致達爾朗的電報,同意達爾朗的行動。賴伐爾在慕尼黑獲悉了在阿爾及爾和維希所採取的這些行動以後,勃然大怒;他以辭職為要挾,迫使年邁昏聵的口當元帥收回了那封給達爾朗的電報。

  希特勒在這24小時中,一直沉湎於這種想法:力求與法國結成聯盟,使它參加對英、美的戰爭,目前要盡力加強貝當政府反對盟軍在北非登陸的決心。11月8日上午,這個老朽不識時務的法國元帥口當,與美國斷絕了外交關係,並對美國代辦發表聲明,表示法國部隊將抵抗英、美的入侵。口當的這些行動,助長了希特勒上述的想法。納粹最高統帥部在那個星期天的大事日記上強調說,希特勒一心想達成「與法國的全面合作」。

  這天晚上,德國駐維希代表克魯格·馮·尼達向貝當提出一項建議,要求德、法結成緊密的聯盟。但是,當希特勒聽到阿爾及爾發生的一切之後,他又改變了主意。他告訴齊亞諾,他毫不幻想法國會有什麼作戰的願望,他已決定「全面佔領法國,登陸科西嘉島,在突尼斯建立一個橋頭堡」。這一決定在賴伐爾乘汽車於11月10日抵達慕尼黑後就通知了他,但沒有告訴他執行的時間。這個法國賣國賊連忙答應說服貝當接受「元首」的要求,他建議德國方面可先按計劃行事,無需等待那個衰老昏庸的老元帥的同意。這當然正中希特勒的下懷。

  齊亞諾在那天的日記中,根據自己現場目睹的情況,對這個戰後以叛國罪處決的維希總理,有如下一段描述:

  「賴伐爾打著白領結,穿著法國農村中產階級的服裝,在大廳中許許多多身著制服的人中間特別顯眼。他極力用親切的語調談他這次旅行的情況,說他在車上睡得很久。但沒有人理睬他這些話。希特勒對他保持了冷淡的有禮態度……

  「這個可憐蟲想也沒有想到德國人將把怎樣的既成事實擺到他的面前。當賴伐爾在隔壁房間裡抽著香煙同各式各樣的人交談時,德國方面正在發出佔領法國的命令——關於即將採取的行動,一句話也沒有對他講。馮·裡賓特洛甫告訴我,要到第二天早晨8點鐘才會這樣通知賴伐爾:由於夜間接到的情報,希特勒迫不得已著手全部佔領法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