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
六七 |
|
這期間,日本又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從年初開始的糧荒逼得人們走投無路,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示威。從5月1日勞動節起,在全國範圍內要求供應糧食的示威運動不斷高漲。5月12日,東京要米大會的遊行隊伍湧進皇宮,向天皇上書,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儘快結束"政治空白期"及社會動盪局面,吉田茂被推舉為自由党領袖,準備與進步党聯合組建"糧食內閣"。 吉田茂是個老牌外交家,戰前曾任外務省次官和駐英大使,不贊成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政策。戰爭期間,作為主和派因主張與盟國早日媾和而於1945年6月被捕,坐了一個多月的班房。同年9月17日,他接替重光葵就任外務大臣,與盟軍總部多有來往。他不靠一團和氣、有求必應來籠絡人心,也不靠唯唯諾諾、有令必行來取悅佔領當局。他甚至有時也和麥克阿瑟頂牛。據說在任外相不久後的一天,吉田茂與麥克阿瑟因意見分歧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氣得麥克阿瑟在房間裡邁著大步走來走去。 吉田見到這一情景不禁想到動物園中關在籠子裡的獅子,於是忍俊不禁笑出聲來。這一笑更激怒了麥克阿瑟,他厲聲質問:"笑什麼?"吉田大膽地如實招來:"我感到像是在獅子籠裡聽教誨,忍不住就笑了。"自進佔日本後,麥克阿瑟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不遜的日本人。他目瞪口呆地緊盯著吉田,終於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吉田那天非常開心,回到家裡就笑著問女兒:"你見過獅子笑嗎?"從那天起,他們兩個人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誼和工作關係。麥克阿瑟信任吉田茂,欣賞他的才能,喜歡他那種不加粉飾的詼諧和機智。因此,他對吉田能出任首相感到滿意,並希望他儘快組閣。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9日,東京25萬群眾在皇宮前廣場舉行"糧食五一節"集會,作出成立民主人民政府的決議,並進入皇宮交涉。皇宮前的事態震動了佔領當局。第二天,麥克阿瑟發表聲明:"我認為有必要提醒日本國民,這種有組織、有領導的群眾性暴力活動和人身威脅行為日益增加的傾向,將嚴重威脅日本未來的發展。……今後不再允許不法分子的暴力行動。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有秩序的政府的威脅,也是對盟軍佔領日本的目的及其安全的威脅。如果日本社會中少數分子不能保持現階段和當前形勢下所要求的自製和自重,為了管制和糾正這種值得憂慮的狀態,我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手段。" 麥克阿瑟的聲明對吉田茂組閣無疑是一個巨大鼓舞,但他並不急於求成。他明白,在組閣之前必須首先解決糧食問題,否則他的內閣是站不穩的。他也清楚,遊行示威雖不是好事,但也可以利用它向佔領當局施加壓力,讓美國向日本出口糧食。他對手下人說:"如果全國的老百姓打著紅旗示威遊行一個月,美國人就會很快把糧食運來的。"果然,麥克阿瑟面對日本內閣遲遲不能組建再也坐不住了。5月21日夜,他派車去接吉田茂,當面向他保證:"只要我當最高統帥,就不會讓一個日本人餓死。"20分鐘後,吉田回到首相官邸,臉上帶著微笑對左右說:"這樣組閣的條件就具備了。"次日晨,吉田內閣宣告成立。 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向華盛頓要求調運太平洋地區美軍的庫存糧到日本。但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對把軍糧用於援助前不久的敵國表示異議。作為回答,麥克阿瑟申訴了自己的理由,並警告說:"給我麵包,要不就給我子彈。"他得到了麵包,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也贏得了日本人的敬佩和信任。從5月底起,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日本。至9月份,這些糧食幾乎占了日本居民全部配給量的80%以上,使日本度過了艱難的糧食危機期。從這時起,日本國民,特別是城市居民開始感到有了希望,並漸漸把麥克阿瑟當作他們心目中的神來祟拜。據說有一天,有個老樵夫來到東京,在盟軍總部前停下來。他先朝麥克阿瑟的將旗深深鞠了一躬,再轉過身來朝皇宮方向深鞠一躬。這位老人代表了大多數日本人的心態。在他們眼裡,天皇是他們永恆的精神支柱,而麥克阿瑟則是:他們敬畏的"幕府將軍"。 麥克阿瑟在日本所取得的另一個重大成就是進行土地改革。戰前日本的土地制度是寄生地主制,約有一半耕地集中在少數靠收取高額地租過活的地主手中。麥克阿瑟稱這種所 有制為"實質上的奴隸制"。這種制度一方面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在農村中的發展,造成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民生活極為困苦;另一方面又嚴重加劇了農村中的階級矛盾,引起農民的普遍不滿和反抗,租佃糾紛比比皆是,攪得社會動盪不安。麥克阿瑟從進佔日本之初,即確定了解放農民的方針,並就此向日本政府發出過指令。幣原內閣曾於1945年12月提出一項農地改革方案,但該方案所制訂的改革措施極不徹底。它允許地主把土地分成若干份給家屬,並有權以自耕名義收回出租土地,因此,它實際上是一個保護地主過關、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的方案。對這樣一個方案,佔領當局及盟國方面顯然不能接受。 1946年5、6月問,對日理事會的蘇聯和英國代表先後提出各自的改革方案。在此基礎上,麥克阿瑟于6月向日本政府提出自己的土改方案。該方案規定,由國家徵購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土地,然後以分期付款方式轉賣給佃農;在村地主保有的土地為l町步(約合0.4英畝),超過部分也由國家收購;每一農戶的自耕地不超過3町步;殘存出租地的地租改以貨幣支付。這場徹底的革命性改革,堪稱戰後日本最成功的改革。至1950年,共有約500萬英畝的土地被徵購,475萬余戶佃農(相當於農戶總數的%75)買到了土地,85%以上的可耕地轉到自耕農手中。 這樣,日本農村中的階級關係通過改革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在地主階層被完全消滅了,純粹的佃農僅占600萬農戶的5%。租佃關係已不再是農村中的基本生產關係,而代之以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體制。麥克阿瑟稱他的土改是"佔領當局所取得的最有深遠意義的成就之一"。的確,日本戰後的土地改革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它徹底完成了清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歷史使命,打破了使日本農民處於奴隸化地位的經濟桎梏,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日本農業的發展開闢了真正解放的道路,為日本經濟的重建確立了新的基礎。土改後,日本的農業生產很快恢復到戰前水平,到1960年農產量增長了60%。 在經濟領域,麥克阿瑟還對曾充當軍國主義侵略戰爭工具的日本銀行體制、財政體制和稅收制度等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建立起一系列使經濟正常而健康運轉的配套設施。他把日本銀行變成不受各種勢力所左右的自主性中央金融機構,把財政大權完全置於國會和國民監督之下,並確立起以直接稅為主、間接稅為輔的新稅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